分享

陶瓷知识 —— 陶瓷时代知识7

 臭又香五车书居 2011-11-21
陶瓷知识 —— 陶瓷时代知识7 [引用 2011-11-07 05:39:56]   
我顶 字号:
辽代


辽三彩器

 简称辽三彩,是辽代(947~1125年)仿唐三彩工艺而烧制的多彩低温釉陶。辽三彩的釉色有黄、绿、白、红、黄褐等颜色,不见蓝色。根据近年考古发掘发表的资料得知。内蒙古昭乌达盟的赤峰缸瓦窑、林东窑及辽宁辽阳江官屯窑在辽代均生产三彩器。辽三彩是以瓷上为胎。胎土中含有砂及其他杂质,胎色呈淡红色,较松软,比唐三彩、宋三彩质量略差。辽三彩为了弥补胎质差这一缺欠,在制作成型后往往都要施化妆土,并且入窑先素烧胎,然后再挂釉第二次低温烧成。近些年在内蒙古发掘出不少辽三彩器,根据质地、釉色、制作工艺可将出土物分为粗细两种,粗者胎质松软呈红色,釉色昏暗混浊不透明,施釉不到底,釉层极易剥落。细者胎质细软呈淡红色,施釉比较讲究,除底外周身挂釉,釉色娇艳光亮可与唐三彩媲美。辽三彩釉色以黄、绿、白为主,也有红、黄褐等色。一般黄、绿、白色同施一体,也有施单色的。因此辽三彩又有多彩器与单彩器之分。单彩器以黄绿色居多,釉厚重典雅。多彩器一般根据器物不同部位施不同颜色的釉彩。辽三彩釉经低温烧造后不流动浸润,也不见交融与流釉现象,犹如一块块补钉,显得呆板,缺乏自然协调。辽三彩器形较少,多限于生活用器,随葬的雕塑冥器模型几乎不见。已发掘出的器物主要有鸡冠壶、鸳鸯壶、长颈瓶、海棠式长盘、八角圆盘、八角圆盒等。辽三彩的装饰受中原陶瓷装饰艺术的影响,手法主要有印花、刻花、划花、浮雕以及釉色装饰等几种。印花是以瓷土烧成印模压印而成,一般用于碗、盘内底,纹饰浅,显得模糊。刻花、划花一般施于壶、瓶之腹部,刻花线条粗且深,有明显的刀锋。划花线条纤细柔和流畅。浮雕一般施于盒的外壁,轮廓清晰,但浅薄不甚突出。釉色装饰是以多种釉色描画器物的不同部位,力求鲜艳,以鲜艳的颜色为器物添姿加彩、是辽三彩刻意追求的一种装饰手法。辽三彩的纹饰题材主要以花卉为主。常见的有莲花、菊花、牡丹等。也有少量人物、狮兽纹等。纹饰结构严谨,布局醒目,手法简洁。辽三彩纹饰注重轮廓,细部刻划缺乏精巧,不求清晰,人物走兽欠生动,是辽三彩的普遍风格。
辽瓷

 辽政权(947~1125年)控制范围内生产的陶瓷器。大约在10世纪中叶,辽代陶瓷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辽瓷生产可分为二大区域;东北地区的内蒙赤峰林东上京窑、南山窑、白音戈勒窑、赤峰缸瓦窑和辽宁辽阳江官屯窑;华北地区的山西浑源窑、大同窑,北京龙泉务窑,河北隆化窑等。辽瓷与关内汉族政权——宋朝陶瓷工艺关系很密切。主要学习定窑和磁州窑,生产的白瓷有明显的定窑特点。辽瓷常见的器形,有碗、盘、杯、碟、盒、壶、瓶、盂、罐、瓮、鸡腿坛、缸、香炉、围棋子等。一般日用器皿与汉族地区宋代定窑、磁州窑类型器皿没有区别。尤其是山西浑源地区的瓷窑,几乎全由汉人工匠操作,工艺传统和审美情趣也纯属磁州窑风格。东北地区的各瓷窑生产许多带有浓郁北方草原民族特点的器皿,如穿带壶、皮囊壶、筒式壶、鸡腿坛、海棠式长盘、长颈瓶、暖盘、三角形碟等。皮囊壶、鸡冠壶辽人称“马盂”。这些器物不但形象似皮囊,而且还作出革条缝合的针线痕迹。海棠式长盘、多边形暖盘、方碟则具有北方草原民族银器的特点。辽代陶瓷也受唐三彩釉陶工艺的影响,生产大量精美的铅釉陶器。釉陶的器物数量和种类都没有瓷器多,但艺术水平很高。辽代瓷器釉色主要为白釉、黑釉、褐黑釉和茶叶末釉。白釉仿定窑、磁州窑白瓷,釉层较薄,釉面不够光润,质地比较粗。黑釉、黑褐釉和茶叶末釉都很凝厚,施在胎体较厚重的瓷器上。装饰手法主要有划花、刻花,在胎体表面釉层上刻划出图案和壮丹、卷枝蔓草等花纹。釉陶器物还有贴花和印花。辽瓷中比较独特的有雕釉、剔粉、填黑3种工艺。雕釉是生坯挂釉以后再雕花;剔粉是施化妆土后再进行雕刻,花纹茎脉露出粗糙胎色,色调对比强烈;填黑是刻划花纹以后,在花纹以外的部位填以漆黑光亮的黑釉。山西浑源窑即用剔花手法作出大面积的装饰图案,在硕大的黑釉罐上,肩腹最圆鼓的部位刻划出大朵缠枝牡丹、芍药、折枝花草等,沿花卉的边沿,以犀利的刀法剔除花纹周围的釉层,露出粗糙灰褐的地色,花纹釉面光滑明亮,好像镶嵌在粗毛毯上,枝叶繁茂,生机盎然。(见下图)

金代


金代陶俑

 金代(1115~1234年)制作的陶俑。金代社会流行墓室墙壁上画出壁画,将墓主人生前所做所为和死后希望都生动描绘出来,所以陶俑陪葬很少。很多墓葬用质地精良的灰砖雕出俑人形象,有人称为砖雕陶俑,这些陶俑附着于砖体,镶嵌在墓壁上。最为典型的是河南焦作西冯封村金墓出土的18件砖雕俑。其中侍吏俑,高38~40厘米、头戴幞头,有的幞头前部为方形,穿圆领宽袍大袖袍服,腰系带,下微露双足,双手捧物,似执圭,作端立姿态;有的头戴卷脚幞头,前额高而圆肥,后面尖翘,身穿圆领窄袖短袍,腰系带及护围,足穿靴,作行走状;有的头戴圆形毡帽,脑后梳长辫,身穿束袖长袍,腰系带,足穿靴。男侍俑、高49厘米,头梳螺状发髻,身穿窄袖长袍,腰扎带,袍下微露双足,双手抱—长颈带柄执壶。女侍俑,高46.5厘米,头梳双髻,外罩窄袖开襟衫,内衬袄,下着裙,微露脚尖,双手捧八瓣形果盒。持排箫俑,高38厘米,头两侧梳长辫,身穿窄袖上衣,下着宽管短套裤,内穿长裤,腰系围裙,足穿尖靴,眉目清秀,昂首作吹奏状。持三弦俑,高38厘米,头绾发,服装同待排箫俑,坐姿,一腿下垂,一腿盘屈高抬,一手上扬扶住三弦,一手作弹拨状。吹笛俑,高38.5厘米,头戴多边尖顶帽,头发结成双辫,垂于胸前,腰系带,两侧挂如意形饰物,脚穿靴、头微侧作吹笛状。吹哨俑,高37厘米,头戴软帽,身穿圆领窄袖长抱,腰束带、足登靴,左手持板,右手作吹哨状。舞蹈俑,一类高43厘米,头发梳于头顶,身穿窄袖长衫、下摆宽肥如裙,腰系带,两手上扬作跳跃状;一类高42厘米,头发盘结于顶,着圆领长衫,内露花边短裤,足穿靴,一脚着地,一脚抬起作舞蹈状。还有—类头戴尖顶帽,身穿方领窄袖长袍,胸腹扎护胸,以4条带相结于前,右臂上举,左臂后甩。其他还有说唱俑、持节板俑、侍童俑等,高度在42~43厘米之间,表现的是官僚地主的生活情况。
金代陶瓷

金政权(1115~1234年)统治区域生产的陶瓷器。金建国之初,以黑龙江阿城县白城子为首都、1153年都城迁至燕(今北京),称金中部。金代陶瓷可分前后两个阶段,迁燕以前属前期,迁燕以后为后期。前期陶瓷继承辽瓷系统,主要窑址有辽宁辽阳江官屯窑、抚顺大官屯窑,内蒙古赤峰缸瓦窑,也就是传统关外诸窑场生产的瓷器。主要产品有白瓷、黑瓷和酱釉瓷。部分产品如白瓷受定窑影响,但工艺水平略低。大多数白瓷质地较粗,釉层薄,釉色白中泛黄,更接近磁州窑白瓷。各类瓷器品种继承辽瓷风格,适应东北地区半农半牧民族生活的需要。主要器物有碗、盘、瓶、罐、枕、鸡腿坛等。辽代流行的皮囊壶、鸡冠壶一类制品不见了。各类生活用具的造型多宽而矮。放置平稳。罐类器物有双耳、三耳或四耳的。鸡腿坛一类器物形体比较修长,尤其是下腹很瘦,底部的圈足足沿比较高。金后期瓷器得到较大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可能起源于北宋晚期的一种白瓷釉上彩瓷器,即红绿彩工艺在金代得到突出发展,这种瓷器在河南禹县、鲁山、内乡,山西长治、临汾,山东淄博、德州等磁州窑系窑场里均有生产。在白瓷上面以鲜艳的矾红、石绿、酱彩、有的还加黑彩,绘出菊花、蔓草、牡丹、喜鹊、飞鸟等花纹,然后入窑低温烧成。用彩泼辣,既抽象写意,又有生活情趣,逸笔草草、神采飞扬。以后景德镇窑将此工艺移植到高档细白瓷、枢府釉青白瓷上,生产出元五彩。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一批金代红绿彩瓷器标本,据分析是山西长治窑产品,其中一件碗心上写“金马玉堂三学土,清风明月两宋人”。山西是金统治很牢固的地区,汉人将自已称为“两宋”人,就是不满金人压迫,不承认自已是金政权下的臣民的反金意识。又如一件磁州窑类型瓷枕上的题诗,该地区金人统治已经很多年了,但仍署南宋“绍兴三年”年款。金代扩大了宋代—些著名瓷窑的生产面。著名的定窑、钧窑、磁州窑、耀州窑等,北宋时只限于一处或少数几处中心窑场,而金代则扩大到许多地方。如定窑,北宋仅限于曲阳涧磁村及其附近,金代则沿漳河流域发展到山西境内,山西霍窑仿定窑风格的白瓷是在金代开始生产的;内蒙古赤峰缸瓦窑也在金代增加了品种,仿定窑白瓷的水平也辽比辽白瓷明显提高。这些北方瓷窑在金代除地域扩大以外,瓷器质量和艺术技巧上也有不少创新。金代陶瓷成为中国陶瓷史上重要的一部分。
风格独特宋哥窑

宋代哥窑瓷器的造型庄重、古朴典雅,釉色淡雅自然,尤以独特神奇的纹片为装饰而著称。清代乾隆皇帝曾写下十首赞颂哥窑瓷器的诗篇,其中《粉青葵瓣口盘》一诗中曰:“色暗纹彰质未经,哥窑因此得称名。”另一首《曝书亭集砚铭》赞道:“丛台澄泥邺官瓦,未若哥窑古而雅。绿如春波停不泻,以石为之出其下。”
    哥窑是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一。宋人文献没有哥窑的记载,元人孔齐首次提及哥哥洞窑,他在《至正直记》里有“乙未(1355年)冬,在杭州时,市哥哥洞窑器看一香鼎,质细虽新,其色莹润如旧造,识者犹疑之。会荆溪王德翁亦云:近日哥哥窑绝类古官窑,不可不细辨也。”可见至晚自元未起,哥窑已被认定为宋代名窑,而且当作重要收藏对象。把哥窑列为宋代五大名窑,最早见于宣德年间的《宣德鼎彝谱》,该书有“内库所世故柴、汝、官、哥、钧、定”的记载。由于哥窑窑址至今还未找到确切公认的窑址,因此给它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但是,我们的先辈们对宋代哥窑进行着不间断的探讨和研究,特别是近代我国的陶瓷界、考古界、科技界等专家学者及工作人员,承前启后地进行深入、全面、系统、科学的研究,以已故的我国著名陶瓷专家冯先铭先生为代表,在不计其数的凡属哥窑类型的器物中,进行分类、排比、对照中筛选出为数极为稀少的器物,认定为传世哥窑瓷器。这种传世哥窑瓷器指的是元人孔齐在《至正直记》时所记载的“旧造”哥窑瓷器,而不是其他窑的产品,更不是后世各朝代的仿制品。

    传世哥窑瓷器主要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国外一些大型博物馆及少数收藏家手中。这些传世哥窑瓷器造型有碗、盘、碟、洗、瓶、鱼耳炉、罐等。烧制时大多采用垫烧工艺,个别用支钉支烧。胎色有黑灰、深灰、浅灰、土黄等,胎质有瓷胎和砂胎两种。胎呈黑灰、深灰有紫口铁足的现象,浅灰、土黄的没有紫口铁足。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以灰青为主,也有砂米黄、浅灰青、米黄色等。釉面均有纹片,有大小纹片相结合,有纹片非常细小的鱼子纹,有大纹片呈黑色,小纹片呈黄色的全丝铁线,有的纹片仅为一色。纹片按颜色来区分,有鳝血、金丝铁线,有浅黄鱼子纹等。按开片的形状来区分有网形纹、梅花纹、百圾碎、鱼子纹等。

    现在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传世哥窑瓷器中,尤其是那件鱼耳炉闻名天下。笔者收藏一件宋代哥窑鱼耳炉,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它风格独特的丰姿神采。炉高10厘米,口径14厘米,底径10.7厘米。炉体为圆形,胎体厚重,矮圈足,口微敝,口沿圆滑,呈泥鳅背形状,腹外鼓,腹下部逐渐往内收,颈腹之间对称地竖向堆塑鱼形耳一对,整个造型新颖独特,自然大方,沉稳凝重,给人以浑厚稳重之感。特别是对称的鱼耳,堆贴的恰到好处,既能使器物利用鱼耳曲线变化产生动感之美,又能使其作为祭祀供神之器显得庄严端庄。器物内外均施釉,圈足露胎外呈浅黄色,胎呈浅灰色,胎质较粗。敲击器物,没有那种悦耳的金石声,而是近似噗噗的哑声。釉层较厚,灰白中带微青色,素雅莹净,滋润如玉。釉呈失透乳浊状,并有不觉察的缩釉现象,釉至足端露胎处不太整齐,口沿没有紫口的特征。用三十倍显微镜观察,其间能看到隐隐约约、非常细小的小气泡,俗称“聚沫攒珠”。整个造型庄严高贵,特别是釉面上有纵横交错的大小纹片,上紧下宽,结合自然紧密,匀整而清晰,纹线呈黑色,整个器物看起来好像用一块块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美石堆贴而成,使人感到是一件天衣无缝、巧压天工的杰作,正如清代乾隆皇帝在诗中所赞颂:“以石为之出其下”。

    宋代哥窑瓷器自诞生之后,这种风格独特的瓷器品种盛烧不衰,赓续相继,历代文人雅士为文作诗,赞不绝口。特别是釉面那种层层叠叠、千奇百态的开片纹饰,不但开创了我国陶瓷史上审美的新情趣,而且确有“巧如范金,清比琢玉”之感,在宋代五大名窑中首屈一指。
陶瓷时代知识  元代陶瓷


元代其他地方窑瓷器

元代(1271~1368年)景德镇及龙泉窑以外的地方窑瓷器。比较著名的有河南钧窑、河北磁州窑及山西霍窑等,元代烧制钧釉瓷的窑址分布很广,河南以外,河北、山西等省也有烧造,窑址数量及分布面积大大超过宋代,形成一个庞大的钧窑体系。在北京元大都遗址的发掘中,钧窑瓷片的数量在各窑口瓷器中占第二位;出土钧窑瓷器的元代墓葬及遗址遍布北方各省及自治区。元代钧窑系瓷器的造型有碗、盘、瓶、炉、罐、执壶、花盆、杯、钵、高足碗、梅瓶、枕等。釉色以天青、天蓝为主,有的饰以紫红色彩斑。元代磁州窑继续生产传统品种、烧制磁州窑风格瓷器的瓷窑遍及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江西、甘肃、陕西等省。产品以白瓷及白地黑花瓷为主,其黑花色彩偏褐,不如宋器黑亮,器形以大罐、盆、瓶类居多,各种形式的碗、盘、杯、碟、壶、枕等也十分普遍。装饰题材有人物故事、婴戏、龙凤、飞禽、鱼藻、花卉等,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形体硕大、胎体厚重是元代磁州窑瓷器的时代风格。山西霍窑以烧制仿定窑白瓷为主,装烧方法采用支钉叠烧,盘、碗内底及底足一般留有5个小 支钉痕,与定窑不同,具有明显的地方风格和时代特征。(见下图)

元龙泉

 元代(1271~1368年)浙江龙泉窑烧造的青瓷制品的简称。元代龙泉窑基本继承宋代龙泉窑的艺术风格、产品有两类。一类为传统的龙泉青瓷,另一类为紫口铁足的仿官窑产品。传统龙泉青瓷胎呈白色或浅灰色,其显微结构为长石—石英—长石系白瓷。胎质细密,可塑性强。釉色以青黄色为主,也有少量青绿色。釉质为粘度强温度高的乳状石灰碱釉,经1200℃烧造后,釉色乳浊青绿,色调柔和。龙泉青瓷全部为轮制,工艺过程为选料和泥,拉坯成型,精修坯胎,然后装饰、罩釉,阴干后入窑高温烧成。元龙泉的产品主要以生活日用器为主,有各式碗、盘、杯、罐、瓶、执壶等,元代中期以后也生产大瓶、炉、瓷塑、佛像等陈设品。日用器中碗最多,器形与南宋差别不大,属元窑仿宋瓷器。大型的罐、盖罐、盘、碗等则是元代龙泉窑典型的代表作品。这些大型器一般制作规整、挂釉仔细、烧造精心,成品率较高。其中大多数作品为贡器或作为商品运往京城与国外。元龙泉窑的装饰方法繁多,主要有刻、划、印、贴花、堆塑、镂空和褐色点彩等。纹饰题材极为广泛,其中花卉最多,常见的有莲、荷、菊、葵、牡丹等。此外也有龙、凤、鱼、鸟等动物纹及八宝、八卦和各种吉祥文字,如“福”、“禄”、“如意”、“进宝”、“天下太平”等,还有少量印有八思巴文字,亦含吉利之意。罩釉工艺不像南宋时运用多次上釉技法,最多采用两次上釉,釉层比南宋青瓷薄,也欠滋润。元代龙泉窑青瓷作为商品常与丝织品、佛像等被输往国外,近年在朝鲜、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印度、埃及、索马里、土耳其、法国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先后发掘出龙泉青瓷,尤其是1976年韩国新安海底沉船中打捞出大量中国瓷器,能断定为元代龙泉青瓷的约占青瓷总数的一半以上。其量之大,品种之多,不仅对研究元代龙泉窑的生产规模、制作工艺、装饰特征很有意义,同时也为了解元代海外贸易及贸易航线,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见下图)

元代枢府瓷器

 元代(1271~1368年)景德镇生产的一种卵白釉瓷器。它是在宋代青白釉瓷器成就的基础上烧成的,这种瓷器为白胎,部分制品胎体较薄、大多数厚薄适中,比宋青白瓷略厚,胎质细密坚实;釉质比较细腻、比宋青白釉加厚,像鹅蛋青一样、失透光润,人称卵白釉。由于在印花纹饰中多出现“枢府”字样,人称“枢府窑器”或“枢府瓷”,烧制这类瓷器的瓷窑为“枢府窑”。元政府设枢密院,主掌军事机密、边防及宫廷禁卫等事务;战争时设行枢密院,掌一方军政。有“枢府”字样的青白瓷应为元朝官府如枢密院定烧的瓷器。现已判明,景德镇湖田窑区是烧造枢府瓷器的窑场。枢府类型的青白瓷质量高低不等,纹饰也是有的复杂严谨,有的简单,有的甚至没有花纹。枢府类型的瓷器在元代宫廷各类用瓷中占第一位,北京元大都遗址出土枢府釉瓷器数量很大,全国各地元代墓葬、窑藏,海外各国,包括韩国新安海底沉船中都大量存在,可见这类瓷器不只限于元中央官府一级使用,在民间使用也很广泛。枢府釉瓷器以碗、盘、高足碗、杯、长颈瓶等器物为多,如侈口、折腰、小圈足碗很为人们称道。装饰花纹以精美的印花缠枝花卉为主,还有刻花、划花,尖瘦莲瓣、水波纹、水波游鱼等纹饰,堆贴梅花、联珠纹、画金彩、红绿彩(即元五彩)等装饰比较稀少。枢府瓷器到明初还在生产,南京地区一些明初墓中有发现,大约在明中期停止生产。元枢府瓷器的烧制是元瓷工艺提高的表现,为明初瓷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参见“枢府窑”、“卵白釉”、“元代卵白釉瓷器款”。(见下图)


至正型青花瓷器

 元代至正年间(1341~1368年)景德镇窑生产的青花瓷器。这个时期的青花瓷器代表元代青花的最高水平。长期以来陶瓷研究者对元代瓷器。尤其对景德镇青花瓷器认识不清,主要原因是考古学上没有找到鉴定元青花的标准器,无从对其进行对比综合研究。英国大英博物馆达维德基金会收藏青花云龙纹象耳瓶,器身上有“至正十一年”(1351年)铭。此瓶造型很有气魄,青花构图丰满,口沿满绘缠枝菊花,瓶颈上部绘并列蕉叶,下部绘流云飞凤,肩部绘缠枝莲花,腹部最圆鼓处绘海水云龙,下腹绘波涛纹,足部绘缠枝牡丹纹,底边绘一周变形莲花瓣,每个莲花瓣里有朵云和杂宝。这件作品揭开了元青花的真面目,成为断代研究的标准器。结合伊朗阿底别尔寺庙、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博物馆、印度、埃及、菲律宾藏品,中国北京元大都后英房遗址、旧鼓楼大街窖藏、河北保定窖藏、江苏金坛窖藏、江西高安窖藏,湖南常德墓以及东北地区出土的元青花瓷排比研究,证明14世纪中叶以后景德镇青花工艺已经成热,形成完美的时代风格。至正型青花瓷器的特点是胎体厚重拙实,胎料采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铝含量较高,达到20.24%;釉层凝厚光润,釉料中氧化钙含量较低,为8.79%。钾、钠量增加到5.82%。青花原料比较复杂、有国产钴料和波斯钴料,优质青花瓷器用波斯钴料,此种颜料蓝色浓艳幽靓。有深色结品斑块,结晶处釉面略微下凹,显出金属浮光,经测试,这种波斯钴料含锰量低,含铁量高、还含有砷元素。至正型青花瓷器器物种类很多,有碗、盘、杯、盏托、高足杯、罐、长颈瓶、梅瓶、扁壶、匜、三足炉、觚形瓶等。造型特点是器物规格较大,气魄雄伟,胎体厚实,胎料不够细腻、在放大镜下常能见到泥料中有芝麻花似的小黑块。烧成后露胎部分常出现火石红一样的黄衣子。青花花纹内容很多,有莲花、番莲、团菊、牡丹、松竹梅、牵牛花、栀子花、芭蕉、瓜果、海棠、灵芝、山茶花、葡萄、枇杷、龙、凤、仙鹤、鸳鸯、奔鹿、麒麟、狮子、海马、游鱼、昆虫以及太湖石、柳林、建筑、栏杆等。人物形象广泛出现,有蒙恬将军、萧何月下追韩信、周亚夫细柳营驻军、三顾茅庐等历史故事。这些故事画面与元代流行的戏曲、板话、小说内容一致。在各种纹饰中处于突出地位。图案纹样有卷枝蔓草、缠枝花卉、蕉叶、锦纹、海涛、细浪、莲瓣、如意头、回纹、杂宝等内容,对主题花纹起到良好的烘托作用。至正型青花瓷器还有一些突出持点,如器物坯件修饰不够精细,烧成后常有夹扁、翘棱、剥蚀等现象。画面满,落笔重,层次比较繁密,花大叶小,枝蔓如藤,叶如葫芦形。至正型青花风格一直延续到明初,到明洪武晚期至永乐年间,新风格才逐渐形成。
枢府瓷和甜白瓷

   枢府瓷:也称卵白釉,是元代枢密院由景德镇瓷窑创烧的白釉瓷。其特点:胎体较厚,釉面透光,釉色似鹅蛋色白微青。纹饰以印花为主,内有对称的“枢府”两字。(并非宫廷专用)

  甜白瓷:也叫填白釉,是明代永乐年间,由景德镇瓷窑创烧的白釉瓷,系宫廷祭器,宣德以后多有仿制。其特点:胎体较薄,釉面柔和,釉色似棉白糖,故称“甜白”。器物常可见透光刻纹或印纹。永乐甜白价高一等。清三代亦有仿制,区别是工艺精湛,轻盈秀丽,胎壁极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