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自制内酯豆腐

 大道至简之精髓 2011-11-24
如何自制内酯豆腐

      

        在学习制作豆腐前,我们先看一下豆腐的种类,一般有豆腐脑、南豆腐、北豆腐、百叶、千张等。制作豆腐的凝固剂一般有卤水、石膏、内酯等。其中,卤水豆腐的风味最好,不过保水性差,凝固操作难度大;石膏豆腐是如今制作最多的一种豆腐,操作简单,且保水性好,但石膏味较大,豆香味不足;内酯豆腐保水性好,质地细腻,但强度不够,所以常被称为南豆腐。下面我要教大家制作的是内酯豆腐。

原料:黄豆500克,水2500克,内酯6克,盐5克,油10克。

做法:将黄豆洗净,去除杂质,然后用双倍的水来泡豆子,泡一个晚上。泡好的豆子一般会吸收自身一倍的水。

豆子泡好后,一定要充分揉洗干净,将豆子表面一层黄曲霉菌清洗掉(可以在浸泡时在里面加1克碱面,这样可以提高蛋白质溶解度,不加也行)。

然后再加入四倍的水,分次用搅拌机搅拌成豆浆;用毛巾将豆浆倒入容器中,上面有很多浮沫。使劲挤出豆浆,豆渣不用;用筛子过滤一下豆浆,将浮沫去净;内酯取6克(内酯不能用过多,多会容易酸),用少许的冷水调开。

将刚才的豆浆加入5克盐和10克油不停地搅拌直到煮开后稍凉一会儿,大概是85℃的时候,将内酯倒入搅拌几下,盖盖。

15分钟后打开盖子,豆浆就已经凝固了;取一个有眼的容器,我用的是电饭锅上的蒸笼,上面盖一块新的毛巾或纱布(这样压出来的水会通过纱布流出来),将凝固的豆浆倒入搅拌几下(搅拌几下做出来的豆腐会更细腻),将毛巾盖好,用装满水的电饭锅压上,30分钟后豆腐就做好了。

                                                  豆腐脑的制作

    葡萄糖酸—6—内酯是一种优良的食品添加剂,具有较好的防腐作用。同时,它还是一种凝固剂,能使豆浆中的蛋白质凝固成豆腐。  

工具与材料 
   天平,汤勺,茶缸,铁架台,酒精灯,水浴锅,竹筷。
    市售袋装淡豆浆,葡萄糖酸—S—内酯,细盐,味精,麻油,辣油,虾米,砂糖。 

    活动过程 
    1.称取0.2克葡萄糖酸—S—内酯放在茶缸中,加入4~5毫升水,搅拌溶解。 

    2.在茶缸中再加入一袋市售淡豆浆(约220毫升),搅拌均匀。 

    3.将茶缸放入水浴锅中加热,溶液沸腾2—3分钟后,改用小火加热15分钟,豆浆即凝固成豆腐。 

    4.取虾米、麻油、辣油、细盐、味精、砂糖适量,配成调料。 

    5.在冷却至常温的豆腐中,加入上述调料,用竹筷拌匀即可品尝。 

说明与延伸 
    1.若无葡萄糖酸—6—内酯,可在豆浆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镁或硫酸钙,俗称点豆腐。若内酯或氯化镁、硫酸钙加入的量太少,则豆腐成形不结实;加入的量过多,则会使豆腐粗劣、味差。 

   2.若有磨黄豆的工具,可用黄豆作为原    泡发胖的黄豆磨成粗豆浆,再用细纱布过滤,料做豆腐。将黄豆拣去霉粒、杂质并洗净,按    滤去豆渣,得到的滤液煮沸后就是可食用的1:8的质量比把黄豆浸泡于水中一夜。将浸    淡豆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