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烧心)的偏方

 图书 馆员 2011-11-28

【人为什么会觉得“烧心”?】胃灼热(烧心),是食管下括约肌缺乏弹性,无法紧闭,导致食物逆流回食道或口中导致的。许多人有过“烧心”的经历,其实人类已经与胃灼热斗争了数百年。为什么这个病越来越常见,我们应该怎么办?这个视频说得很明白LONE字幕组的秒拍视频 

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偏方

反流性食管炎是因为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俗称“烧心病”,因为正常情况下胃酸只存在于胃中,当反流人食管时灼烧或刺激食管而产生“烧心感”。以下介绍一付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偏方,患有反流性食管炎的朋友不妨一试。

香附15克,枳实10克,炒白术12克,陈皮10克,清半夏10克,佩兰10克,茯苓15克,独活3克,竹茹10克,五倍子10克,元胡10克,生山楂10克,夜交藤15克,丹参15克,马齿苋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连用7—14剂,可有效。

左金丸 治“烧心”有奇效

在消化科门诊和住院病人中,经常见到“烧心”泛酸、呕恶口苦、胃脘胀痛、嘈杂似饥、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的病人,胃镜检查常有食管或胃黏膜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糜烂、溃疡,表面或附有黄绿色胆汁。这种情况,多属现代医学的反流性食管炎、胆汁反流性胃炎、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等,属于中医“胃脘痛”、“吐酸”、“反胃”、“嘈杂”等范畴。中医认为,此类疾病与肝胃有密切关系,其病机属肝失条达,郁而化火,横逆犯胃,肝胃不和。

面对这种情况,我在临床习用左金丸治疗,而且每能获得满意疗效。左金丸,又称回令丸,萸连丸,出自《丹溪心法》。方中黄连味苦性寒,入心、肝、胃、大肠经。功能清热泻火,燥湿解毒。主治热病邪入心经之高热,烦躁,谵妄或热盛迫血妄行之吐衄,湿热胸痞,泄泻,痢疾,心火亢盛之心烦失眠,胃热呕吐或消谷善饥,肝火目赤肿痛,以及热毒疮疡,疔毒走黄,牙龈肿痛,口舌生疮,聤耳,阴肿,痔血,湿疹,烫伤等。内服煎汤1.5克~3克;研末每次0.3克~0.6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或熬膏,或浸汁用。吴茱萸性热,味辛苦。功能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主治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等。入煎剂内服1.5克~4.5克,外用适量。

左金丸是黄连和吴茱萸按6:1的比例入药,共为末,水泛为丸,每服3~6克,一日两次。温开水送服。亦可作汤剂,用量参考原方比例酌定。功能泻火,疏肝,和胃,止痛。主治肝失条达,郁而化火,横逆犯胃,肝胃不和所致的脘胁疼痛,口苦嘈杂,呕吐酸水,不喜热饮,舌红苔黄,脉象弦数等症。脾胃虚寒者忌用。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火热当清,气逆当降,故治宜清泻肝火为主,兼以降逆止呕。方中重用黄连为君,既能清泻肝火,又可清泻胃热,一药两清肝胃,达到标本兼治。然气郁化火之证,纯用大苦大寒之黄连既恐郁结不开,又虑折伤中阳,故又少佐辛热之吴茱萸疏肝理气解郁,佐制黄连之寒,和胃下气降逆,引领黄连入肝。二药合用,辛开苦降,一清一温,肝胃同治,泻火而不至凉遏,降逆而不碍火郁,相反相成,使肝火得清,胃气得降,诸症自愈。《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卷4:“左金丸独用黄连为君,从实则泻子之法,以直折其上炎之势。吴茱萸从类相求,引热下行,并以辛燥开其肝郁,惩其扞格,故以为佐。然必本气实而土不虚者,庶可相宜。”

左金丸

组成:黄连六两(一本作芩),吴茱萸一两或半两。上为末,水为丸,或蒸饼为丸。每服五十丸,白汤送下。 左金丸出自《丹溪心法》火方。左金丸的功用是清泻肝火,降逆止呕。肝火犯胃证。胁肋疼痛,嘈杂吞酸,呕吐口音,舌红苔黄,脉弦数。常用于胃炎、食道炎、胃溃疡等属肝火犯胃者;本方治证为肝失条达,郁而化火,以及肝火犯胃所致。方中重用黄连苦寒泻火为君,佐以辛热之吴茱萸,既能降逆止呕,制酸止痛,又能制约黄连之过于寒凉;二味配合,一清一温,苦降辛开,以收相反相成之效。 歌诀:左金黄连与吴萸,胁痛吞酸悉能除;再加芍药名戊己,专治泻痢痛在脐。

本方是治疗肝火犯胃,肝胃不和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呕吐吞酸,胁痛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辨证要点。
注意事项1.饮食宜清淡,忌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忌愤怒、忧郁,保持心情舒畅。 3.脾胃虚寒者不适用。 4.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胃痛严重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7.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8.对该药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该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请将该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该药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健康北京》饭后咳嗽要当心-胃酸反流

2013年3月22日,北京科技《健康北京》栏目制作了一期健康故事“饭后咳嗽要当心”。片中讲述的是一位张女士,查不出原因的咳嗽让她很是痛苦。最后却发现原来自己长达一年多的咳嗽却跟胃食管反流有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本期节目,敬请收看~

  名词解释:

  胃食管反流是指胃内容物,包括从十二指肠流入胃的胆盐和胰酶等反流入食管,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病理性反流是由于食管下括约肌的功能障碍和(或)与其功能有关的组织结构异常,以至LES压力低下而出现的反流,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并发症。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过多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等症状,并可导致食管炎和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胃食管反流病在西方国家十分常见,人群中约7%-15%有胃食管反流症状,发病随年龄增加而增加,40-60岁为高峰发病年龄,男女发病无差异,但有反流性食管炎者,男性多于女性(2:1至3:1)。与西方国家比较,胃食管反流病在我国发病率较低,病情亦较轻。

  约半数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内镜下见食管粘膜糜烂、溃疡等炎症病变,称反流性食管炎;但相当部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内镜子下面可无反流性食管炎表现,这类胃食管反流病称为内镜阴性的胃食管反流病。

  疾病病因:胃食管反流病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存在酸或其他有害物质如单酸、胰酶等食管反流正常情况下食管有防御胃酸及十二指肠内容物侵袭的功能,包括抗反流屏障、食管廓清功能及食管粘膜组织的抵抗力。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是抗反流防御机制下降和反流物对食管粘膜攻击作用的结果。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1、呕吐; 2、反流性食管炎:烧灼感;咽下疼痛;③呕血和便血;3、Barrette食管:即食管下端的鳞状上皮被增生的柱状卜皮所替代。其主要合并症为食管溃疡、狭窄和腺癌。溃疡往往较深可发生食管气管瘘;部分患者可出现精神、神经症状。

  治疗:凡诊断为病理性胃食管反流的患者必须及时进行治疗。包括体位治疗、 饮食治疗、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一)体位治疗:在清醒状态下最有效的体位为直立位和坐位,睡眠时保持右侧卧位,将床头抬高20~30cm,以促进胃排空,减少反流频率及反流物吸入。(二)饮食疗法。(三)药物治疗包括三类:即促胃肠动力药、抗酸或抑酸药、粘膜保护剂。(四)外科治疗:早期诊断和及时采用体位、饮食、药物等治疗方法后,无效,有严重并发症则手术治疗。

 byb.cnBTV科教《健康北京》

受访患者:张雅萍(长达一年多的咳嗽,偶见咳血,四处求医,却找不到根源)byb.cn

后来,到了北京朝阳医院呼吸内科进行确诊,医生的一翻讯问让张女士似乎想到了些什么byb.cn症状起始于一次感冒,过后就开始咳嗽

byb.cn 咳嗽的时候就往上反酸水byb.cn

接诊的郝主任分析:张女士的主要症状有胸骨后的烧灼感,这是烧心的表现byb.cn

另外,或是由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处,这是胃食管反流byb.cn

还有一种现象叫消化管外的症状

byb.cn

包括可以引起咳嗽

byb.cn

哮喘

byb.cn

因此,对于张女士的咳嗽,可能跟胃信管反流有关系

 byb.cnbyb.cnbyb.cn

 郝主任介绍胃的结构、形成胃食管反流的原因 

byb.cn

郝主任提示:造成下食管括约松驰的原因可能跟喝咖啡有关

byb.cn

那么张女士在医院接受抑酸治疗以后,她的反酸、咳嗽都有所缓解
反流性胃炎与经穴宿瘀

   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发生在无胃手术史或没有抽烟的年轻患者,越来越多。除常见有在读书期间,学习紧张、压力大等原因,多数均发现在右期门穴有'经穴宿瘀’。胃食管返流性胃炎,多在膻中穴及其左右均常发现有'经穴宿瘀’。

   经穴宿瘀,作为发病源,未被临床医学所重视。由外伤转内瘀血,继发靶的组织和器官常在他因作为诱因情况下发作,是内脏腑瘀血型疑难病症的'发病源’'培养基’,在武医内伤科中视为最首要的病因。情志导致的肝气郁滞、肝气郁结,以及其他三因,也会产生气滞、气郁这一病机,而这些气滞导致的'血瘀’,严格地讲不是'瘀’,而是'淤’。(《论淤、瘀》一文,在另一博文,已有专篇论述)。

   经穴宿瘀为主要发病源的,是瘀血为本,气滞为标。宿瘀发病,有'经气型’与'经血型’两个阶段分类,经气型,接近于'功能性病变’,经血型接近于'器质性病变’。但发病到经血型的,经气型阶段的所有症状,都还会存在。这就是为什么针灸对此类病有的有效、有的无效的原理。针刺,擅长于经气的调节,甚至对气滞成'血淤’的还有一定的疗效。但对已经成'瘀结、瘀闭’状态的瘀血,其化瘀之力,明显不够。很多中医前辈以及同行,几十年针药内外并用的长者,看到没有到位的针刺或艾灸为主的治疗,最终拖延成不可逆转的病变,都放弃并告诫后学,不要轻易长期仅用针刺对待瘀血型疑难病症。不少前贤,内服健脾胃、温火补土等,也都与针灸同步调理,还发现不少初期显效,都较其他单一方法疗效更好,但最终仍然不是很理想,无法阻断恶质变的还很多。宿瘀,这一病源,到底该如何诊断、如何与他因之淤鉴别,如何与中医内科学原有辨治基础上配合,如何辨识辨治病经宿瘀,如何瘀变同步治疗,详见《伤瘀变病》一书。

   常见疑难病症,已用活血化瘀的比如'血府逐瘀汤’有效的,既可以初步断定该疑难病症属于瘀血型。可被控制的,多数仍然是'淤血型’,而不是'瘀血型’。这点一定要分清楚。初期有效长期再继续无效的,更可明显地说明,是瘀血型,而不是淤血型了。

胆汁反流,是指混合在胆汁的十二指肠液反流。十二指肠液中的胆酸、胰酶和卵磷脂酶等可破坏胃黏膜屏障,导致胆汁反流性胃炎。

胆酸可溶解胃中的黏液及破坏黏膜表面;胆汁能激活卵磷脂酶A。使卵磷脂变为溶血卵磷脂而破坏细胞膜。当碱性的十二指肠液与酸性的胃液中和,pH值接近中性时,胰酶被激活,引起黏膜损伤。

胆汁反流性胃炎常见于毕氏2式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由于幽门被切除或其功能受到破坏,可造成十二指肠内容物经常反流入胃,引起胃黏膜炎症、糜烂,甚至形成溃疡。胃溃疡患者,有胆囊、胆道和胰腺炎的患者及长期吸烟。嗜酒,进高脂餐者,容易引起幽门功能紊乱,导致胆汁反流。

   胆汁反流性胃炎有什么症状呢?胆汁反流性胃炎通常是由于胆汁反流入胃所造成的炎症。腹胀、嗳气、反酸、烧心、恶心、呕吐、胃振水音、肠鸣、排便不畅、食欲减退和消瘦等都是胆汁反流性胃炎常见的临床表现。

    生活压力增大,精神异常紧张等各种原因,使胆汁倒流入胃中对刺激胃粘膜,对胃粘膜造成伤害,从而导致胆汁反流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有哪些症状呢,对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症状请听山东青岛做好的肠胃医院专家的解答。

   胆酸可溶解胃中的黏液及破坏黏膜表面,胆汁能激活卵磷脂酶A。使卵磷脂变为溶血卵磷脂而破坏细胞膜。当碱性的十二指肠液与酸性的胃液中和,pH值接近中性时,胰酶被激活,引起黏膜损伤。胆汁反流性胃炎由于幽门被切除或其功能受到破坏,可造成十二指肠内容物经常反流入胃,引起胃黏膜炎症、糜烂,甚至形成溃疡。嗜酒,进高脂餐者,容易引起幽门功能紊乱,导致胆汁反流。

慢性浅表性胃炎可分四型辨治

□ 朱时祥 安徽省望江县大北门中医门诊部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胃脘部不适,泛吐清水,或时有微痛,食欲不振,嗳气腹胀,或恶心欲吐,晨起口苦等。中医认为本病多由忧思郁怒,肝气犯胃,饮食不节,损伤脾胃之气所致。本病属于中医的“嗳气”、“纳呆”、“胃脘痛”范畴,治宜理气止痛,健脾和胃,疏肝利胆,温中散寒。笔者在临床上将本病分为四种证型予以论治,均获满意疗效。

  脾胃不和型  食欲不振,胃脘饱胀,上腹疼痛,泛泛欲吐,或泛吐清水。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治法:益气健脾,调和脾胃。处方:白芍20克,蒲公英、黄芪各15克,海螵蛸、连翘、薏苡仁、白术各12克,炙甘草、桂枝、茯苓、厚朴、白及各10克,丁香3克。

  脾运失健型  胃脘胀满,或有微痛,饮食乏味,恶心呕吐,大便稀溏。舌质淡,苔薄,脉弱。治法:健脾和胃,理气温中。处方:炒白芍、制黄芪、党参各15克,炒白术、炙甘草、制桂枝、木香、陈皮、佛手、大枣各5克,生姜1.5克。

  湿停胃脘型  胃胀欲吐,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口淡口黏,或兼有身体沉重,倦怠乏力。舌质淡,苔白腻,脉濡。治法:健脾理气,燥湿和胃。处方:厚朴(生姜汁炒)、陈皮、砂仁、炒苏子、炒枳实、茯苓、半夏、紫苏各5克,甘草3克,生姜3片。

  肝脾不和型  胃脘不适或疼痛,连及胁肋,恶心欲吐,嗳气等。舌质淡,苔薄,脉弱。治法:疏肝和胃,行气化瘀。处方:白芍、厚朴、丹参、木香各10克,陈皮、三棱各9克,生甘草6克。

  以上处方均每日1剂,水煎3次合并药液,分早、中、晚服用。患者要调节心情,保持良好心态,饮食上忌生冷、辛辣、生硬、过饱,以清淡、软稀、少吃多餐为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