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中医的方法

 badaguan 2011-11-29
众所周知,中医是中国几千年唯一的医学,中国人民几千年来的防病治病靠的是中医,中医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繁衍昌盛,几千年来的保健事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医与西医在专业技术上各有所长,各有优势和特点。西医的优势在于精密仪器的检测、高超的外科手术、复杂的器官移植、先进的抢救手段等。而中医的优势恰恰是西医薄弱的方面,中医的辨证施治既准确又灵活,奥妙无穷,对诊治许多疾病,有其独到的特点。如对功能性疾病的诊治,退行性疾病的诊治,病毒性疾病的诊治,痰饮淤血病的诊治,疑难病证的诊治等尤具优势。人民群众对中医中药的认识比较深刻,有相当多的人群喜欢中医中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进化,人们对健康长寿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中医中药的治病之本、调理、滋补功能就显得更加迫切需要了。

中国人的传统认识是中医越老越吃香。一个年龄大的中医,尽管本事平平,都可以称老中医,甚至夸大一点称“名老中医”,这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中医是终身制的职业。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学好中医呢?《扁鹊仓公传》云:“人之所以病病疾多,医之所以病病道少”,这说明中医难学。著名温病学家吴鞠通又说:“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

学中医诚然难,学精则更难。但既学医就必须学精,至少要确立“学精”这样一个奋斗目标,方能学成一个好中医。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根据我个人学医的体会,主要在于两点:一要认真读书。中医的书籍,用“汗牛充栋”来形容,尚嫌不够。读中医的书,不仅要读懂、弄通,而且要熟读、熟记,对许多重要的内容甚至要熟背。比如中医诊断学、中医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温病学、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若要有高深的理论功底还必须学好《内经》。读中医的书,要善于融会贯通,中医学的理论均源于《黄帝内经》,中医的各科临床,均源于历代医家的经验积累和实践总结。

举例说吧,比如学《伤寒论》,不仅要与《金匮要略》相融合,还要上与《内经》相联系,下与《温病学》相联系,此外,还要与内科学、方剂学、药物学、诊断学相联系。比如《伤寒论》的少阳证,这个少阳证就出自《内经》的《素问·热论》。《内经》的少阳证只限于少阳经脉症状“胸胁痛而耳聋”,而《伤寒论》的少阳证则为半表半里证,胆火上炎,症见“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必烦喜呕”,用小柴胡汤主治。再联系温病学中亦有一个邪郁少阳证,寒热类虐,心烦,口渴,脘痞,舌苔黄白而腻,用蒿芩清胆汤主治,系湿热郁闭少阳。如此联系比较,自然融会贯通。

此外,作为中医院校的本科生、研究生,除了学好专业课的教科书之外,还很有必要阅读一些古典医籍的原著,浅显的如《药性赋》、《药性歌括四百味》、《汤头歌诀》、《医学三字经》、《时方妙用》、《医学心语》、《医宗金鉴》等,高深的如《温病条辨》、《温热经纬》、《景岳全书》等,尤其要认真研读中医经典著作。书读得比较多了,自然就可以触类旁通。

二要刻苦实践。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如何临床?首先必须明确,中医从书本知识到临床实践颇有一段距离。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曾经作过批评:“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对这一点,我曾有过切身体会:1958年夏天,我刚刚当医生,恰好有一个头面红肿特别严重的病人找我治,我一看就认定这是一个大头瘟,信手就开出个普济消毒饮,满以为这一下准了,可是病人服完3剂,面红如故,我还以为是药力不够,处原方再服3剂,第二个3剂服完了,面部红肿丝毫未减,而且奇痒,抓破后渗出黄水。此时才想到,大头瘟头面红肿,伴有憎寒壮热,而并不奇痒流水,此证红肿奇痒且破后流水,当属头面湿疹之重疾,改用消风败毒散合萆解渗湿汤,5剂而愈。其次要明确,临床实践并非数日数月之功。要把书本的知识正确运用于临床,切实验证于临床,岂是数日、数月或一年、两年之功?只有长期地埋头苦干于临床,才能确有经验和体会,才能真正体会“实践出真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