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丽的大屋顶——宫殿建筑

 飘雪下江南 2011-12-01

阿房宫与未央宫

中国建筑是以木结构为特色的独立体系,在殷商时分已出现了高大宫室,自此,历代宫殿类建筑都是与城市规划、建筑组群等相连,也就是大都跟一个王朝的中心堡垒有关,也正因为如此,才可以很方便地聚集起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按村上春树的说法:要诞生真正的艺术,奴隶制是必不可少的。古希腊人便是这样,奴隶们耕种,烧饭,划船,而市民们则在地中海的阳光下陶醉于吟诗作赋,埋头于数学解析,所谓艺术便是这么一种玩意。

即使是像河狸、燕雀或是白蚁,都可以称得上是建筑大师,更不用说人类的建筑—仅仅只是因为专制王权的建筑象征意义大于实用意义—它总是很容易地就趋向于在艺术性方面去努力突破,从奴隶时代起,由于要承接来自天上神授的君权,所以,许多建筑都是有它专职的功用,如最早见于《诗经?大雅》(大约位于今天的陕西长安县和户县东部)的灵台、灵沼、灵囿。灵台,象征高山,登临之上,可以远眺近览美景;灵沼,象征大海,可以欣赏水中欢蹦乱跳的游鱼和各种水生植物;灵囿,象征着滋养万物生长的辽阔土地,可以观水鸟兽,猎雉兔。总之,九五之尊的天子只需在这几个皇家宫廷园囿里一呆,立即就可体会到天下无非就是皇帝老儿的私产。

阿房宫赋图

阿房宫赋图,诗人杜牧的天下第一赋勾起了人们对那座华丽宫阙的无尽遐想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过程中,就有意识地吸纳六国不同的建筑风格和技术经验,后,就在咸阳四周泾、渭二水沿岸数百里大修宫殿,秦惠文王兴建了一朝宫,还没修好他就死了,秦始皇又接着修。

蜀山兀,阿房出。阿房宫在以木结构为主的前提下,借助夯土台与木构架建筑巧妙结合,创造出了丰富的建筑空间,并以群体组合的方式取得了或雄伟高大或灵活多变的艺术效果。

有了阿房宫,当然还不够,随后又有方士告诉秦始皇,你还要再多修些宫室,然后行踪不定、神鬼莫测地在里边来去无影,使凡人摸不清你的活动规律,就可以像个神仙一样长生不老了。于是,一座专为秦始皇“捉迷藏”用的上林苑就又破土动工了,只是还没来得及收工,秦始皇就死了。但这毕竟是个宏伟而诱人的计划,不久,汉武帝又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增补。

未央宫考古复原图

未央宫考古复原图

这也许可以真正称为中国历史上的迷藏时代,从典籍上粗略一统计,可以知道在秦汉年间修建的这座“神仙苑”的范围:宜春苑、乐游苑、御宿苑、思贤苑、博望苑、昆吾苑;还有一个比一个豪华的“迷宫”:建章宫、承光宫、储元宫、包阳宫、广阳宫、望远宫、犬台宫、宣曲宫、昭台宫、扶荔宫、葡萄宫等;苑与宫室中还有观与池,如昆明观、茧观、平乐观、远望观、燕开观、观象观、白鹿观、阳禄观、阴德观、鱼鸟观,又如昆明池、麋池、牛首池、蒯池、积草池、东陂池、西陂池、当路池、太一池、郎池等,此外,极尽夸张铺陈之能事的上林苑里还广植各种名果异卉,草木品名就达三千余种,其水土丰美,植被茂盛,百鸟鸣啁,宛如天堂。

承接上天旨意、宣威天下私产、挥霍赫赫皇权,醉生梦死之余,还有得道成仙,一直到清朝,皇帝老儿不断修建的宫室园林都装着一个又一个的长生梦,他自己在里边整日快活,还要养一班御用的文人,不断地用华丽的修辞夸张着皇上的丰功伟业,这恐怕也是宫殿建筑最主要的作用。

宫殿掠影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的发掘认定,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宫殿区距今至少3600年的宫城,为已知的中国最早的宫城。考古人员已初步探明了宫殿区内严密的中轴线规划、复杂的道路网路体系以及完备的宫城城墙。专家由此推断,二里头宫殿就是中国历代帝王宫殿建筑形制的先河。

二里头宫殿复原图

二里头宫殿复原图

古代宫廷建筑以矩阵为多,但皇帝们都知道把这些盒子式的东西组合在一起,就可以产生出一种皇权的威严壮观,萧何曾主持修建未央宫,宫城周围达8900米。

宫廷建筑一般分殿堂结构、厅堂结构、簇角梁结构三种。根据现存实例,可以推断这三种结构至少在唐初即已普遍应用。

殿堂结构是指全部结构按水平方向分为柱额、铺作、屋顶三个整体构造层,自下而上逐层叠垒而成。如造楼房,只须增加柱额和铺作层即可。应用这种结构的房屋,平面均为长方形。这正是因为要符合宫廷建筑取“矩阵”的设计。

厅堂结构是使用横向的垂直屋架。每个屋架由若干长短不等的柱梁组合而成,只在外檐柱上使用铺作。每两个屋架间用椽、襻间等连接成间。但每座房屋的间数不受限制,各屋架所用梁柱数量、组合方式亦可不同,因此它只注重厅堂而不必规定平面形式。这种结构的施工较简便,但不宜建造多层房屋。

簇角梁结构是专用于正圆或正多边形平面的建筑,每个柱头上的角梁与中心的枨杆(雷公柱)相交,组成圆形或方锥形屋顶,比起前两种结构来就更简单了。

秦汉的备极豪奢给后代的帝王定下了一个基调,历代帝王都在宫殿建筑上比阔。除了前边说到了阿房宫和未央宫,中国古代著名的宫殿还有如下一些:

汉长乐宫遗址

汉长乐宫遗址

长乐宫(历史上又叫东宫)。汉高祖在秦朝兴乐宫的基础上续建而成,为西汉的政治中心,总体上由长信殿、长秋殿、永寿殿、永宁殿四组宫殿组成。长乐宫是汉高祖刘邦处理政务的地方。后,淮阴侯韩信正是在此被诱杀。

 

汉建章宫复原图

汉建章宫复原图

建章宫。西汉武帝时建桂宫、北宫、明光宫,并于城西外侧建建章宫,于城西南扩充秦以来的上林苑,开凿昆明池,广建离宫别馆。建章宫是由许多宫殿台阁组成的,号称千门万户。

唐大明宫复原图

唐大明宫复原图

大明宫。公元634年,唐太宗李世民于长安城东北角禁苑内的龙首塬上修“永安宫”,准备让其父李渊在那里临时消暑,未及完工,李渊就死去,于是贞观九年(公元635年)更名为“大明宫”。龙朔二年(公元662年)重建,改名蓬莱宫,一直是唐朝的政治中心。

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座落于拉萨市郊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海拔3700多米,是闻名世界的的宫堡式建筑群,共九层宫宇,公元7世纪的时候就开始建造,它是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是供奉历世达赖喇嘛灵塔的地方,它还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

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清太祖努尔哈赤建于1625年,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续修建数载。占地6万多平方米,和北京的故宫一样是中国现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代表。

北京雍和宫

北京雍和宫

雍和宫。极具汉、满、蒙、藏民族特色的建筑,原是清世宗雍正做皇帝前的府邸,后改为行宫。雍正死后,为在殿内停放他的灵柩,将中路殿堂原有的绿色琉璃瓦改为黄色。从此,雍和宫成了一座宫殿般的寺院。因雍正、乾隆都很崇信喇嘛教,乾隆九年改为喇嘛寺庙,为重要名胜古迹之一。

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

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也是最精美的宫殿建筑,首推北京的故宫。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永乐十八年建成,历经明清两个朝代24个皇帝。故宫太和殿是全国最大的木构大殿,内外有大柱84根,称为蟠龙柱,每根高14.5米,粗1米多,顶天立地,堆彩泥金,全是从云贵川湘的深山中运来的珍贵楠木。紫禁城东西长760米,南北长960米,占地72万多平方米。紫禁城一般分作皇帝处理政务的外朝和皇帝起居的内廷两大部分。故宫中的乾清门,就是外朝和内廷之间的分界线。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主,重点突出举行朝会大典的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整个故宫的设计思想突出地体现了封建帝王的权力和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

美丽的大屋顶

一个从外国来中国的观光客是很容易喜欢上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的,因为那实在是太美观了。中国古建筑在屋顶上倾注了许多心血,那就是一个敞开的“人”字。学者们一般把这个大写的“人”字分为如下种类:庑殿、歇山、悬山、硬山、卷棚、攒尖、盔顶、单坡、囤顶、平顶、圆顶、拱顶、穹隆顶、风火山墙顶、扇面顶等,这只是大的形制,更多的是多种屋顶造型与组合的变化形式,更是让人越看越有味道。

歇山顶

歇山顶

飞檐

飞檐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组合形式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探索并产生了一些严格的规矩,对应用上的等级差别、做工用料等都有明确规定。这种定型化的建筑方法对汇集工匠经验、加快施工进度、节省建筑成本固然有显著作用,但后继者为着“遵制法祖”,又不可避免地妨碍了创新与重新想象,尽管如此,它所呈现出来的味道还是让人惊叹不已,它在美学上有一个专门的词,叫反宇飞檐,因为屋顶之下要装的是“人”,两翼下垂的实际和感觉重量就不得不考虑,那种过于实沉的观感一定会让住在里边的人心里感到压抑沉重,所以,必须要从外形上有所导引和缓冲,因此,就在“人”字收尾的地方轻轻地向外飞出一撇—檐角顿时就反翘起来,因为它的“飞”,这个美丽的大屋顶还自动地跟墙面发生了视觉和实用上的联系,有了它,建筑就基本上完成了和“上天”的联系,剩下的就是努力做好向下和大地的关联。

一个屋顶上几乎找不到一条直线,统一追寻着形象的向上腾起的动势,这种以曲线为美,追求动感,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动静交替、虚实相济。

这个大屋顶似乎就是一片生态,就是一片天空本身,只要它从天地之间立起来了,里边的一切都可以恣意地生长,比如,任由屋檐斗拱之类的木构件一点点地斜挑横抹,各就各位。

大屋顶是天地之间一个美学的标高,但似乎又是无意之中随手那么一笔给“撇”出来的,建筑,在很多时候都极像是中国的国画或书法,它的韵致是怎样郁结,怎样起承或是发散,或者如何在常人想不到的地方凭空获得一种灵感,都是中国传统美学的现实关照,那灵感一定是一种流动中的平衡,但它远没有完成,也因为没有完成,所以它就和天地间的一切还在不断地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交流。正有点像是一种“符号”,就像不是用来完成的,它因为没完成,所以能和今天的任何一个人的个性都发生亲切的对话。

今天的人们通过各类建筑自由地出入于历史,就像我们凭借这个美丽的大屋顶之下的一个斗拱部件又可以进入到中国传统的另一个部分一样—我们看到了大屋顶,就是直接看到了历史中的“人”,差别只是这个字在不同时期的写法,从简到繁,又由繁到简,有的宁静,有的庄重,或则粗朴,或者安详—建筑在很多时候带给我们的感受跟人是一样的。

屋顶上的神兽

在大殿的每条垂脊上,各施垂兽1只,8条脊就有8只。在垂兽前面是1行跑兽,从前到后,最前面的领队是一个骑风仙人,然后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

宫殿屋顶神兽的排列

宫殿屋顶的神兽排列

中国学者王振复致力于研究大屋顶多年,他总结出的大屋顶的特色如下:一是因其高耸,因而形成了建筑坡面;二是屋盖更宽展,使出檐向深远延伸;三是发展出檐下斗拱,使其成为了力学结构上必不可少的构件,并在伦理与审美上成长为一种重要饰件;四是屋顶上充满弧形曲线之美,檐角、檐口呈起翘之势,有“翼”飞之趣;五是建筑的装饰多集中于大屋顶之上。如,正脊、垂脊的鸱尾、“仙人指路”、走兽、宝瓶、悬鱼与惹草等等,不胜枚举。

高度、色彩或等级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分析到一张描绘春秋战国年间的采猎宫室图,说:“屋下有高基,上为木构。屋分两间,故有立柱三,每间各有一门,门扉双扇。上端有斗拱承枋,枋上更有斗拱作平坐。上层未有柱之表现,但亦有两门,一门半启,有人自门内出。上层平坐似有四周栏杆,平坐两端作向下斜垂之线以代表屋檐。借此珍罕之例证,已可以考知在此时期,建筑技术之发达至何种成熟水准。秦汉唐宋之规模,在此凝定。后代之基本结构,固已根本成立也。”

中国古代建筑不独“基本结构”确立很早,在很多相关方面也是早早就定了型,原因很复杂,但最重要的是,建筑作为文化制度化的产物、作为封建礼教化的对象,受到了来自传统和官方的多方面的规范甚至“胁迫”。还有一个原因,木结构建筑体系受木材天然长度的制约,无论是抬梁式的还是穿斗式的,只有通过一级级的举架,取得尽量大的进深,所以,它再大也大不到哪里去,现存最大的殿堂进深也只有30米,而木构造的楼阁式塔身,高度上更是限制很多。

高度上上不去,就只有转而在地面上想办法,慢慢就形成了不成文的约定—高度是跟严格的等级秩序连在一起的,通常,一个规定一定会带动很多的别的规定。《周礼?冬官考工记第六》曰:天子王城,诸侯国都,宗室与卿大夫之都分为三个级别。

约定再汇为法典,《木经》是古代一部十分重要的关于房屋建筑方法的著作,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木结构建筑手册。根据北宋大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的简略记载,《木经》对建筑物各个部分的规格和各构件之间的比例关系都作了详细具体的规定。什么厅堂顶部构架的尺寸,梁有多长,规定相应的屋顶多高,房间多大,椽子多长等。屋身部分,包括屋檐、斗拱的规格和尺寸都依柱子的高度而定,台基的规格和尺寸大小也和柱高各成一定的比例关系。不仅屋内,屋外的台阶根据实际需要,分成陡、平、慢三种,也都有相应的具体规格。

关于颜色,五色的分布是“东青、西白、南朱、北黑、中央黄”,这也就是为什么宫殿都要用黄琉璃瓦的原因。

还有大屋顶,也许是因为从外在形制上抢走了人们太多的视线,又或者是因为琉璃瓦等的采用,慢慢加重了等级的限定,至北京故宫营建时,屋顶的建制也有了明确的等级,如,此时的庑殿式为最尊,其下依次为歇山、悬山、硬尖、攒尖,各屋顶不得乱用。

高度、大小、间架(间指房屋宽,架指深度)、屋顶、色彩、装饰等,只要是能看得到的地方,慢慢就都有了自己的“规矩”,什么人只能用什么样的规格,都有严格的规定,一旦超越,必然惹火烧身,甚至还有生命危险。中国传统的礼仪和专制等级制太成熟了,成熟到它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大一统”的、使臣民各归其位的机会,哪怕他是居住在一个荒无人烟的深山里,也会严格按照上所规定来安排自己的住处,因为他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就已是威威王权下的小民,一切都只能按部就班。

文章来源: 中国网 责任编辑: 悠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