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全愈:儿童教育的批判性阅读

 隐居求志 2011-12-02

今天看电视时,正好看到采访旅美博士黄全愈的节目,主题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教授很推崇美国的教育,在访谈间,教授谈到了美国注意打好童子功的基础,即培养批判性阅读行为和批判性倾听行为。学习是一个信息加工的内化的过程,关键是内化。那么,什么引起内化呢?对信息的输入产生的问题和思考,就是引起内化。外在的信息,经过学生的内化可以产生新的信息。 也就是说外界的信息必须经过大脑的接受、分类、编码、贮存等工序才能在需要用的时候提取、输出。

教师在此方面要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打好孩子的“童子功”。批判性阅读指的是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或相关画面时,要善于思考,勇于判断,大胆提出观点,这里包括课外书,也包括课堂上学习的教科书。批判性倾听指的是学生通过耳朵接受外界信息时,也要用脑筋思考,用批判的眼光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审视、解析。这样有利于开发创新思维,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会学的能力和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成为名副其实的智慧的学生

       无论是批判性阅读也好,批判性聆听也好,都强调的是学生的思考能力发散性思维。作为老师家长都要努力培养善于思考、敢于批判的孩子。

以往,我们评价一个孩子或学生,常常说:“这孩子很听话,很老实。”的确,这样的孩子很省心很乖巧。但是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即过于“听话”反而使孩子过于循规蹈矩、一板一眼,从而在思维上也过于“听话”起来,不会思考,不会判断,遇到问题,独立思考独立解决的能力很差,依赖性很强。许多老师反映学生脑子懒,一到朗读课文都积极举手,可稍微有点难的问题学生就不太积极了。为什么?在思维很活跃的小学生身上出现这种现象说明学生不会思考不会质疑,我们的教育方式教学理念一定是有问题的。

在诸多的思维训练中,又以发散性思维最为重要,因为它是勃发创造力的基础。 语文作为一门特殊的工具性基础学科,在其听说读写的要求中,蕴含着大量的发散性思维训练素材和机遇。在教学过程中,若能积极地挖掘,系统地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小学生独辟蹊径、灵活思考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从而为创造力的形成奠定基础。

发散性思维的变通性训练
  变通性亦称灵活性。其重心全落在一个“变”字上。具体说就是在思考问题时,不受原有知识的束缚,面对新的问题和要求,能够灵活地作出相应的变动。
  1.变方式表达。要求学生按照不同于原材料的条理顺序或叙事主体,依据新的设想,重新组织材料并将它们完整、合理地叙述出来。比如造句练习,既是词句训练,也是思维训练。在指导造句时,不能仅满足于学生在句子中用了指定的词语,还要把对词句的理解运用与思维的变通性训练有效地结合起来。

2.突破定势。在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讨论问题时,要有意识地把学生已经习惯的解题思路排除在外,让其从一个新颖的角度进行思考,力求找到新的突破口。

3.挑战权威。是指在平日阅读课文、课外书刊以及听讲,养成认真严谨、仔细推敲的习惯;在吸取知识的同时,注意审视其中有无不当之处,切忌人云亦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