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步走”推动学科课程资源建设

 行在今天 梦在明天 2011-12-06

“三步走”推动学科课程资源建设

作者:王启湘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147    更新时间:2007-7-20

怎样有效地规划和开发课程资源?天津市实验中学生物学科组有组织、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了探索--

 

“三步走”推动学科课程资源建设

 

  暑假期间,江苏省无锡市将阿炳纪念馆、文渊坊等一批人文景观以及全市19所学校的图书阅览室免费向学生开放。图为参观的中学生在阿炳纪念馆欣赏《二泉映月》。戚善成 摄

  ■天津市实验中学 王启湘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指出,为保障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学校应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翻一翻新课本中那些与科技发展几乎同步的新内容,看一看新课标中由崭新的教育理念支撑的培养目标,我们不得不承认,没有广泛而有效的课程资源的支持,新课程的目标是难以实现的。

  课程资源并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新生事物,它离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很近,很多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了很多类型的课程资源,如教材、网络、软件、图书馆等。但是由于以往课程本身的封闭性,一线教师普遍缺少识别、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原本十分丰富的教学活动变成了单纯而枯燥的知识传授。在应用一些课程资源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对有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缺乏深入的实践。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为新课程服务呢?以我校生物学科为例,多年来我们已经拥有了比较丰富的课程资源,但对照新课程的要求,有些课程资源已经过时闲置,有些还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亟需进一步开发。通过研讨,我们认为这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单凭一两个教师的力量无法完成,应该把学科组的老师们组织起来,让这项工作成为校本教研的一个抓手。为此,我们制订了“三步走战略”,希望通过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分步骤的实际行动,推动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一步,对现有课程资源进行摸查

  我们将整个学科组的十几位老师分成三组,分别负责生物新课程中六个模块的资源摸查工作,利用几个月的时间,以新课标每个学习模块中的每个学习主题为线索,列出一张表格,建立起现有课程资源的初步信息资料,对所需的资源列出清单,初步明了这些资源的获取途径。

  例如,在第一模块《分子与细胞》中,第一个学习内容是《使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这不完全是新内容,已有的可以利用的资源有很多:普通光学显微镜、制作临时装片的器材、各种永久切片等,但新课程提出要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实验室,还要开设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分组实验。很少中学会拥有自己的电子显微镜,而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染色剂学校从前没有使用过,但无论如何,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我们必须想方设法落实这些课程要求。电子显微镜是买还是不买?如果不买,组织学生到哪里参观?组织这样的活动有什么困难?能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这些都是我们在摸查阶段需要考虑的问题。

        第二步,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分析


    在资源摸查的基础上,依照新课程中各个模块开课的顺序,分出轻重缓急,先必修,后选修,以三个小组为单位,再以整个学科组为单位,采取头脑风暴的办法,对上述已有的和需要继续开发的课程资源逐一进行认真筛选,初步确定每一个学习内容现有的与有待开发的课程资源,提出开发的适宜途径。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遵循了以下几条基本原则:进步性原则,课程资源要反映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方向;适应性原则,课程资源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还要与教师的教学修养和现实水平相适应;实效性原则,精选能与学习内容有效整合,发挥最大效益的课程资源;经济性原则,包括开支、时空的经济性,不舍近求远、好高骛远;因地制宜原则,强化学校特色,依据学科特点,展示教师的个性风格;共享性原则,包括校内和校外、有形和无形资源的共享,发挥其最大价值。
    以“细胞亚显微结构”为例,我们同时拥有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细胞亚显微结构教学课件、细胞亚显微结构实物模型等资源,在课堂上不可能挨个展示,加强课程资源利用的有效性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第三步,探索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有效途径


    在资源摸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计划用2-3年的时间,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将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有选择地纳入了学校日常教育教学中,促进资源的有效整合。这个过程应该是边开发、边实际运用、边自我反思、边积累资料的过程,不断总结获得这些课程资源以后怎样用来促进课程的实施和学生的发展,以及如何管理等问题。
    对于校内课程资源,一方面,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校内的条件性课程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仪器设备、实物、模型、挂图、书刊、音像资料、教学软件、校园中的各种生物、教材、信息技术等,加强对学校内部的各种课程资源的整合,提高利用效益;另一方面,深入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开放课堂、教学督导、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共同探讨既能实现有效学习又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特别重视在教师间交流那些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素材性课程资源,我们认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只有深入到课堂教学层面,认真研究课堂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这一类素材性课程资源的时候,课程资源建设才能由浅表走向深入,课程资源的丰富内涵才能够真正体现出来。
    对于校外课程资源,可通过访问、调查、征求等办法,在共同发展、双方自愿、互利互惠的原则下,建立教学实践基地,使学生有机会走出教室,走向自然,走向社会。例如,学校周边的图书馆、博物馆、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环保机构、医院,甚至树林、草地、河流、农贸市场等,都可以成为学生生物学科的大课堂。同时,结合教学中的实际需求,聘请学生家长、往届毕业生、社区中的专家、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员和志愿者,来学校开展专题讲座等活动。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们有了令人欣喜的收获。
    因为生物学科与实际生产和生活联系比较密切,以前我们也试图与一些企业、医院等建立联系,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一些部门缺乏为社会服务的意识,不愿意“没事找事”。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试着与著名的诺唯信公司联系,希望让我们的学生参观发酵工程的车间,没想到他们非常爽快地答应了,为所有师生提供了整套的洁净服装,派专业工程师全程陪同参观讲解,观看了企业发展的录像片,每人一份企业的宣传资料,其实这也是学生的学习资料,他们在无偿为学校、为学生服务的同时,也宣传了企业的品牌,树立了企业的良好形象,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计划再用2—3年的时间,整理出适合我校特点和学科特点的《实验中学高中生物新课程资源使用指导》,将课程资源的类型、所有者、获取方式、开发动态、使用注意事项等登记造册,将庞杂的资源信息存入电脑,在学科组内成立资源管理小组,制订出相应的管理制度,将资源分门别类地保管起来,需要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调配,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