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开复和唐骏,谁舆商高?

 yagi1 2011-12-10

李开复和唐骏,谁舆商高

中国有句俗语叫人怕出名,怕树大招风。其实,名人嘛,倒不是真的怕出名,怕的是被打假斗士方舟子盯上。

  最近,在打工皇帝唐骏之后,Google前中国总裁、青年导师李开复也被方舟子放在打假显微镜下检查了一番。谁知,还真还检查出了问题。1122日,方舟子在微博上,对李开复在卡内基梅隆大学26岁担任副教授的经历提出质疑。

  不过,同样被方舟子指责造假,且两人的经历确实都有不实之处,与唐骏身上布满了弹孔的结局不同,李开复不仅得到业界人士的支持,还与方舟子和气收场。方舟子亲口承认:李开复和唐骏性质不同。

  两人结局的不同,是两人的舆商的差异所致。(舆商即一个人或组织处理与媒体、记者、舆论关系的能力)

  被方舟子拆穿学历造假后,面对不利舆论,唐骏先是采取鸵鸟政策,进行冷处理,后来虽然做出回应,却也是毫无章法可言,自己从未说过自己曾经获得过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博士学位,与其之前默认的经历大相径庭。在其后的采访中,竟然还发出类似蒙得了所有人就是成功这种挑战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言论。

  在已经被证实的错误面前,拒不承认,还进行狡辩,这是唐骏在处理学历门时,呈现出的低舆商。这种低舆商,把自己搞得灰头土脸。反观李开复,被指经历造假之后,表现可圈可点,表现出其高智商、高情商之后的高舆商。

  李开复的最高明之处,就是懂得妥协。

  被方舟子质疑后,李开复首先在微博上认错,对书中不严谨不谦虚的部分,表示将虚心接受、深表歉意并将做出修改。还发微博出示了其卡内基梅隆大学寄来的声明和聘书。而且,对方舟子向自己开炮,李开复还表现出一种难得的大度:打假是一种很艰苦的工作,从事者冒着生命的危险,也未必会有经济收入,还要具备良好的洞察力和优异的口才。

  在这个缺乏认错品质的社会中,李开复以坦诚和豁达的态度,得到了包括方舟子的肯定。给自己营造了一个健康的形象,在我看来,仍然不失青年导师的魅力。

  有时候,对待错误,人们并不是一味较真,如钉子户般的方舟子,也是如此。谁都不会揪住你的错误不放,大家都知道,人活一世难免犯错,重要的是,犯错之后要勇于认错并道歉。这样,才能让大家看到真诚的态度,和改正的希望。

  正如在李开复事件中,有记者问方舟子:李开复做什么,你会停手?他的回答是:认错,承认自己当时不是副教授,承认翻译错误,承认夸大其词。

  当然,承认错误、适当妥协,往往会给人们留下态度好的印象。如果不是大不了的事,大家抬抬手,事情也就过去了。

  所以,犯了错误,道一声歉,天塌不下来,反而可能把头顶的乌云驱散。对于这一点,唐骏不懂,所以他至今深陷危机之中;李开复懂了,很快拨开危机的云雾见到了太阳。

  生活在无孔不入的大众媒体和方舟子这样打假斗士的显微镜下,人们,尤其是名人们,首先要做到的是谨慎自己的言行,不至于留下把柄。即使一不留心埋下了危机的种子,事情出现之后,只要具备较高的舆商,也能像李开复一样从容地走出危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