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学徒制”在中国走得通吗?

 席王庄 2011-12-12

“现代学徒制”在中国走得通吗?

2011-11-29 11:20:29 网友浏览54
 

  缺乏实践和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就业难与招聘难,而发达国家的相关制度与做法值得借鉴,那么“现代学徒制”在中国走得通吗?

  “技工荒”和人才高消费,这两个似乎永远不可能同时发生的问题,在中国各地却成为共同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

  去年,大约有1/4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近几年来,面对制造业的高速发展,企业需求日益迫切的专业技工却越来越难招聘到合适的人才。

  北京实达软件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徐放告诉记者,他在招聘过程中发现,有好多大学毕业生为了能被聘用,甚至提出可以在一定工作阶段中不要薪水,但公司所需要的人才却很难招到。“对企业来说,在招聘人员的时候,更多的是看重应聘人员的能力”。“我们也盼望招聘到直接就能进入工作状态的人才,但太难了。一般大学毕业生都缺乏实际的操作经验,要上岗一般需经过3个月左右的业务培训。”徐放说,现在很多企业都不愿意花时间培训自己的员工,而喜欢用“一步到位”的员工。所以,相对来说,拥有一些技术资格证书的人才、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更会得到企业的青睐。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丁大建说,针对这种情况,一些发达国家实施的现代学徒制值得借鉴,“该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节约了成本,也节省了招聘的麻烦。而学生有相当长的时间从事实践,也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是教育和企业需求提早的、更专业的、更基础的结合”。

  据介绍,目前,大部分欧洲国家、拉美国家及一些亚洲国家(如韩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积极发展的现代学徒制,是在吸取借鉴传统学徒制优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密切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而实施的职业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现代学徒制最大的特点就是培训同就业有着更密切的联系,学生的就业前景比较明朗。现代学徒制一般实行交替式培训和学习,学生需用1/3的时间在企业接受培训,约2/3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学生在学徒期间享受学徒工资,由社会合伙人(企业主和工会)共同制定实训内容和培训合同,培训结束后经考试合格授予国家承认的职业资格。“目前我国的教育模式到了该变化的时候了。”北京软件产业促进中心培训学校校长张缙分析,用工现状提出了一个非常新也非常严峻的课题,使得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首先考虑该怎么改变自身的定位。

  实施准“现代学徒制”

  今年毕业的学生去年就全招走了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职业学院是中国一家实施准“现代学徒制”的职业学校。该校从2003年开始,就采用了“三学期制、产学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做法是取消暑假,将每学年两学期改为三个学期,每年的6~8月独立设置为一个社会实习学期,实施产学合作教育,称“第三学期”。

  每年“第三学期”,学校都统一组织学生到具有一定专业背景的社会工作岗位上进行3个月的实践。这样3年下来,在学生毕业的时候,等于有一学年的实际工作经验。

  齐齐哈尔职业学院的党委书记、院长曹勇安告诉记者,2004届涉外秘书专业毕业生是“第三学期”教改的第一批受益者,经过多方努力,该专业全体学生被分别安排到齐齐哈尔市政府的20多个办公室实习。去年1月,这批学生到温州地区就业,不到一星期,所有学生一次性顺利安置,用人单位一致评价:学生专业技能过硬,上手快。

  更让人惊讶的是,本来今年7月份毕业的数控机床班,去年“十一”过后,就被哈尔滨汽轮机厂全部要走了。这样,学校的教学课程就变成了老师每星期五坐车到哈尔滨,利用周末上课,“我们的教学计划是根据企业的需要而变化的”。

  该校培训部主任张振笋介绍,推行准“现代学徒制”教育的学校,“全国只有我们一家”。

  后培训时代:老师的定位是项目经理

  “我1993年开始办民办学校后,才明白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学校,什么是老师。”曹勇安感慨地说,假如毕业后的学生还不能用“一技之长”服务于社会,那是学校教育的失职。

  张缙介绍,北京软件产业促进中心培训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将老师定位为项目经理,把真实的企业案例搬到课堂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被他们称为“后培训时代”。

  “如果能够让学生在受训期间就体会到,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操作运转模式,”张缙说,“当他们真正迈入企业时,就会很快进入企业的角色。”

  借鉴“现代学徒制”亟待解决的问题

  无论是齐齐哈尔职业学院的“第三学期”,还是北京软件产业促进中心培训学校的“后培训时代”,他们所推崇的“零距离上岗”,和“现代学徒制”的理念都不谋而合,取得的效果也相当不错,那为什么没有更多的学校尝试这样的方式呢?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常务副院长徐民鹰认为,在目前的国情下,一些教育和培训模式实施起来往往会面临一些困难。比如他们学院也愿意实行“现代学徒制”,但往往碰一鼻子灰。学校一届就有1000多名学生,最大的困难是到哪里找能容纳那么多实习岗位的单位。

  再说,这些学生由于没有工作经验,去实习常常会让接收单位感觉添乱。而国外的职业教育有完善的机制,国家、企业、学校有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保证该制度的实施,中国这方面的政策基本上还是空白。

  丁大建分析,一些发达国家的低失业率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其完备的“现代学徒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是在中国,实施该制度也是需要一定前提的。他认为,就企业来说,在中小企业实施就很难;在地区分布上,像温州一带,主要以手工作坊、加工为主的小企业,不稳定,无法给学徒长期工作提供保障;而像沈阳这样以制造业为主的地区,企业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则比较适合。

  其实,实施准“现代学徒制”的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在实践中也碰到了一些问题。曹勇安表示,借鉴该制度,急需国家制定政策,统筹各行业的力量,争取社会各方支持,加大对产学合作教育的支持力度,在促进高职学院的建设和发展的同时,解决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目前资金短缺、实践环节薄弱和就业难等问题。

  丁大建强调,在中国借鉴和实施“现代学徒制”要有所选择,要明确实施的条件,特别是要联系国情,并且需要制定相应的人才评价标准,不能一味学习国外,毕竟那些国家已经有了很健全的职业培训机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