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G101新平法图集点评之四:梁的变化 1、 框架梁 (1)、框架梁下部纵筋节点外搭接 (2)、框架梁下部纵筋锚固 (3)、抗震框架梁端支座为梁的情况下,箍筋可不加密区,梁端箍筋规格及数量由设计确定。框架梁与框架柱才会形成刚接,当梁作为框架梁支座时,它们之间是绞接,所以箍筋没很必要加密。 (4)、楼层框架梁和屋面框架梁中间支座高差变化构造变化。 2、 非框架梁 (1)、非框架梁上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平直段,旧图集为大于等于0.4Lae,新图集为两种情况,并由设计指定。设计按铰接时,锚固平直段≥0.35lab;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锚固平直段≥0.6lab。 (2)、当非框架梁端支座为柱、剪力墙、框支梁和深梁时,旧图集支座负筋伸入跨内长度为ln1/3,箍筋是否加密未明确。新图集规定箍筋应加密。端部支座钢筋伸入跨内的净长度有两种情况:当设计按铰接时,端部支座钢筋伸入跨内的净长度为ln1/5;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端部支座钢筋伸入跨内的净长度为ln1/3。 (3)、旧图集规定:当非框架梁为弧形梁时,非框架梁下部纵筋锚固长度为la。新图集规定:当非框架梁配有受扭纵向钢筋时按la。一般情况下弧形梁受扭,外围边缘梁也可能是受扭,只规定弧形梁下部纵筋锚固长度为a显然是考虑不周。 3、框支梁 4、 悬挑梁 (1)、纯悬挑梁底筋锚固值旧图集为12d,新图集为15d。更趋合理,纯悬挑梁不通例按非框架梁构造。 (2)、增加了悬挑梁上部纵筋在端部下弯的细化做法。上部至少有两根角筋直弯12d,其余45度弯折,弯折底边长度10d。其中第一排底边伸至梁端。 (3)、悬挑梁第二排钢筋构造,旧图集为0.75l,新图集为0.75l加弯折。 (4)、悬挑梁节点详图,旧图集有三个节点,新图集有七个节点,增加了屋面层悬挑梁构造。 5、井字梁 (1)、老图集对于井字梁上部纵筋弯锚平直段的规定是≮0.4la,新图集区分“设计按铰接时”及“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两种情况:设计按铰接时,锚固平直段≥0.35lab;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锚固平直段≥0.6lab。并具体由设计指定。 (2)、不管是非框架梁还是井字梁,新图集都有以下说明:“纵筋在端支座应伸至主梁外侧内侧后弯折,当直段长度不小于la时可不弯折。”我认为不论何种情况,非框架梁和井字梁上部纵筋端部弯折是有必要的。宁可直段长度缩短些也要弯折,锚固效果也比不弯折要好,因为非框架梁和井字梁端部上部无构件承压,会有翘起效应,破坏锚固力。 6、折梁 7、其他规定 (1)、梁侧面纵向构造筋和拉筋构造中a小于等于200,老图集a从梁底向上一个起步距离开始计算,新图集从梁底开始计算。 (2)、主次梁附加钢筋间距,取消间距8d且小于等于正常间距,加密时应小于等于100的规定,仅说明配筋值由设计标注。 (3)、梁中间支座下部钢筋构造,老图集有弯折错开a搭接构造,新图集取消。 (4)、锚固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大于5d时,老图集无规定,新图集规定锚固长度内应设置横向构造钢筋。 (5)、新增梁水平向腋及构造,原图集只梁竖向加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