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身份危机与认同:青年博客文化心理研究

 城市行者 2011-12-13

供稿/《新闻爱好者》

博客传播,以个人为主体,以相对清晰的身份定义面向他人,依托独立的个人主页空间展开交往互动,并借助链接和引用通告等技术特质建立文本关联和社区人际关系,必将深刻地改变网络空间的信息传播格局,给虚拟空间的社会交往带来深远的影响。随着博客、微博成为青年亚文化传播的代表模式,青年群体成为博客写作和消费的生力军。一方面,博客成为众多青年人际交流的新领域,是倾诉情感、交流爱好、展示个性的平台;另一方面,青年一代是博客热的推手,形形色色的明星博客、名人博客与草根名人博客成就了青年群体“博客粉丝文化”,实现了从私人空间到公共空间的转型,是自我实现和社会化的表征。 身份危机:青年博客心理的内在动因

身份危机成为青年博客写作的原动力。首先,处于“后青春期”的青年一代认可的亚文化与父母代表的主流文化之间暗含疏离与抵制,青年群体的文化身份存在危机。青春期的焦虑与自我,促使青少年抵制主流文化而试图另创一套新的价值系统,如崇尚流行时尚和迷恋共同的偶像,以确认属于自己的文化空间。这也是偶像与粉丝文化出现的原因。其次,转型期社会价值标准的多元激化、人际交往的异化与焦虑,青年群体的人际身份存在等级差异与隔阂。忠诚度的大幅度瓦解造成了人们在网络时代背景下人际关系的疏离与异化,大面积的情感缺失和诚信度的匮乏使得人们在这个网络时代开始产生恐慌和不确定感。“网络空间的特征,使得网络互动中情感支持功能凸显。这一方面与宏观的社会变迁、微观如竞争机制的育人等,造成人际关系的变化,现实生活中人际信任度随之降低,情感支持功能锐减有关;另一方面也由于网络互动的匿名,更为情感的宣泄解除了后顾之忧。”①而博客的产生和流行,正是顺应人类渴望交流但又习惯在现实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本能。最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流动人口的增加使青年群体的固定身份消弭在变动与流散之中。

种种类型的身份危机使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得不到太多精神支撑的青年群体转向虚拟空间,真实身份缺席的虚拟互动有助于自由、平等、友善的交流空间的形成。一方面,“身体的不在场消除了由于外貌特征而带来的交流双方的某种先赋的不平等,以及随之而来的自卑和优越感,得以更为开放和更为大胆的姿态进入网络社区,直露、坦率。个体的身份、财产状况、社会地位、性别、种族、国籍等差异的被屏蔽,与之相关的社会偏见被削弱,极大地削平了现实等级;另一方面,‘蒙面’交往形成的安全保障,更容易消除个体间的戒备,有助于信任关系的确立”②。由于现实生活中刻板印象所造成的思维定式的影响,现实的身份认定往往基于一些外在的表象,从而产生身份的危机与焦虑。相反,博客传播有效地促进了交往合理化带来的公共空间的构型。

身份认同:青年博客心理的外在诉求

博客是自我言说的工具,是打开话语垄断权的相对独立的私人话语空间,既确立了个人主体,同时也是主体的弥散,化为或独立或多元的公共身份空间。从整体上看,博客写作基于身份认同的心理。草根群的身份建构基于现实社会中不能得到认同的心理;名人或明星博客彰显生活品位、消费方式、思维方式的前卫性代表了特定阶层的优越和特权;博客群的领袖身份代表了特定的话语权。在青年群体中,获取身份认同更成为重要的心理表征。由于后青春期的个体意识和自我认同并不稳固,青年人往往通过群体分享而获取认同和归属。青年群体的博客文化大体上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类表现为博客圈的群体共享存在。这种博客写作表面上是私人领域,实则指向公共空间的建构。博客是身份认同的场域,个人博客隶属于不同的博客群体,在博客的发帖与跟帖中良性交流,形成博客的好友圈,达成资料共享和情感互动。在这个圈子中,没有等级的隔离,没有地位的差异,没有地域的歧视,天南海北、志同道合的年轻人构成一个和谐的交往空间,从而实现群体性的身份认同与压力的释放。

另一类表现为相对独立的博客。这类博客一般只针对某些特定的好友开放,以对生活琐事和情感经历的记录为主,带有更多的私密性。与前一种类型显在的认同心理不同,此种博客的认同心理具有隐蔽性。虽然这些博客一般不对陌生人开放,但是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不是出于认同和交流的心理,博主大可以以传统日记的形式来记录心路历程,而不需要使用博客这一大众传播的工具。“写网络日志的人,都或多或少地渴望别人看完自己的日志能与自己交流,如果能产生共鸣则是最为欣喜的,并且这种交往会激发作者写博客的动力。”③对私生活的展示表明博主潜在的渴望得到他人关注和听取他人对某一事物意见的心理,如果有朋友来踩自己的博客空间并给予肯定和支持,博主一般会感到欣慰和兴奋。因此,独立于博客圈外的私人博客同样表现出个体向群体寻求支持和认同的心态。

博客是个体达到社会化远离边缘化的表现方式。由于青年群体现实生活身份危机的显现与认同的艰难,促使青年群体倾向于选择博客这一虚拟的“精神家园”以实现人类交往的本能和社会化的历程。对于人际交流渴望而又敏感的青年群体,博客中来自他人的回应、关注和支持可以为博主赢得心灵支撑,获取群体归属感和幸福感,对于现实生活中存在交往障碍的个体而言更是意义非凡。总而言之,博客是青年群体掌握话语权、获取身份认同、张扬个性风采、记录心路历程、发挥亚文化的创造力的平台。

身份整合:对青年博客心理的引导

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文化产业飞速发展。主流/亚文化、精英/大众文化的分野使整体的文化态势呈现出多元共生的景象。除了关注博客文化在青年群体身份认同中的积极作用之外,青年博客文化也显示出网络大众传播的某些心理症候。一方面,从博主自己开博的角度来看,有些博主为了片面追求点击率而宣扬低俗化的信息以满足部分受众的窥淫欲,有些博主在博客中大量转载未经证实的假信息以吸引眼球,有些博主甚至花钱雇用“网络水军”、“网络推手”,以不正当的手段捧红自己,跻身“当红博客”之列。这种建立于猎奇心理之上的虚假的繁荣、虚伪的关注和互动注定只能昙花一现,而不能成为和谐交往的基点。写博客正是为了避免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差距和偏见而造成的交往异化,而以上行为则加深了心灵异化的程度;从心理的角度而言,不但没有达到舒缓心情、放松自己的效果,反而用急功近利的心理污染了博客这一草根民众的精神乐园。

另一方面,从博主跟帖的行为来看,青年群体对名人博客的追捧表现出大众传播的负面影响。比如“抢沙发”这一行为,在自己喜欢的偶像、明星或名人博客中并没有进行有效的跟帖和回应,而是以抢沙发这种无效传播的方式参与到与博主的对话中,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再如青年人由于个人的文化积淀和兴趣爱好的迥异,所崇拜的名人博客也有所不同,这就形成了博客“粉丝文化”。这种文化现象也部分地存在消极的一面,青年群体常常划分为不同的派别,在自己青睐的名人博客中互相谩骂、指责、嘲弄,形成了恶性而非良性的大众传播与人际互动关系。

同时应该注意到,名人博客在大众传播上的效应增加了,而在人际传播上的效应则相应减少。“核心博客与普通博客之间的关系通常是单向的,是因为后者不能提供足够有趣的观点来使核心博客主参与进一步交流……他们的关系如同明星和追星族。”④此外,对博客圈的专注可能造成对网络依赖性的增加和现实人际交往的进一步弱化,催生“宅男、宅女”的出现。博客生活、虚拟社区已然比现实生活更真实,许多青年人转向与博客共存的生活状态。事实上,博客圈是拟态的社区,博客身份与现实身份常常是相违背的。身份的不确定性和隐匿性成为青少年“网瘾”形成的诱因。名人博客交流的不对等性与网络虚假的身份伪装并不能实现真正的平等交流和自我认同,反而会加深热闹背后心灵的荒芜和情感的弱化。

总而言之,博客整合于从破碎走向统一的身份确认中。大浪淘沙,在林林总总的网络博客中,只有具备现实和虚拟身份的统一性、思想见解的独立性、主情抒发的真实性以及文笔墨彩的趣味性等特征,才能使网络博客成为既能抒发自我,又能传播思想的从信息共享到思想共享的传播平台。[本文为陕西省教育厅2010年人文社科专项项目“身份的危机与认同:网络博客传播的心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0JK226)的阶段性成果](作者为西安石油大学新闻系讲师)

注释:

①岳丽君:《网络互动的社会功能分析》,《学术交流》,2004(4)。

②刘津:《博客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8页。

③孙冉:《从BLOG与传统日记的区别看大学生博客的写作心理》,《中国青年研究》,2006

(1)。

④王晓光:《博客社区的互动交流结构:基于评论行为的实证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4)。

ceshi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