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四种意识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党的领导干部的基本政治准则,道德规范和立身之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变化,对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和行使权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加严峻的考验。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要做到:
一、强化“公仆”意识。“公仆”意识实际就是党的意识。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我国,权力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领导干部就应责无旁贷地甘当人民的“公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为民掌好权,为民用好权。时刻体察民情、了解民意,把群众安危冷暧放在心上,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 二、强化“自律”意识。所谓自律,就是自觉地遵章守法,不做犯法违纪的事情。自律意识是维护和巩固正确权力观的一个重要基石。因为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使人成为“清官”流芳百世,也可使人成为“贪官”遗臭万年。领导干部要想把握好这个界线,就要靠自律来时刻敲响警钟。筑牢自律意识,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苦乐观、荣辱观,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自己。 三、强化“责任”意识。要想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首要的就是要树起强烈的责任意识。而极少数领导干部只看到了“权”和“利”,一味地去享受其带来的种种“好处”,或一味地追求形式主义,以夸大自身的政绩来证明自身的“责任”,却看不到权力实际就等同于责任,就等同于奉献。一名领导干部,只有尽到对下属的责任,才能是好领导。履行责任的标准越高,其人生价值就可能越大。 四、强化“监督”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敢于对权力的监督。对权力的监督,是领导干部正视自身缺点的一面镜子,这不仅仅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崇高的境界。任何失去监督的权力都是十分危险的,是最容易导致腐败的。因此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就要正确地认识监督,把监督做为一种爱护、一种信任,自觉地接受来自方方面面的监督,自觉地开展自我监督,主动地营造对权力监督的氛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