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世”PK“入世”说

 养生堂 2011-12-18
“出世”PK“入世”说
 
 
    必出世者,方能入世,不则世缘易坠;必入世者,方能出世,不则空趣难持。——题记
 
“出世”PK“入世”说
 

    一个人要实现自己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最好是先要有出世的思想和体验。

    所谓“出世”,即看破红尘,脱离苦海;所谓“入世”,即为世上做些有意义的事。然而生活在大千世界,茫茫人海,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看破红尘里的云烟,也不是谁都可以带着一份虔诚的心态去感悟禅,去修身养性,潜移默化的指引着自己前行的路程,期间的得失与辛酸,不是想说放弃就可以成为一道拂弦,而后划破长空,去宁静的感受自然的芬芳,去体会淡泊从容的。

    “出世”需要的是勇气,“入世”需要的是资格。

    所谓出世的思想襟怀,便是一种看透世间种种现象而不执着的智慧。能够对身外之物包括名利地位、富贵荣华等,不起任何贪恋爱慕的心思,就能够真正地做到为大众服务、廉洁奉公、忠君爱国,并且成就一番伟业。否则,心怀贪婪,执着世俗,就容易贪赃枉法,损公肥私。不仅干不出一番事业,反而要落得个千古骂名!所以,凡是要入世做官者,最好是先读读佛经,看透了世缘,不起任何执着,才能够真正清廉!

    未曾感受过人间事情的人,是不容易看透人间事情本质的。常见有许多人为了理想而出家逃世,进入空门。我们的确为其精神所感动,但却又不禁为其担心。因为他们对人生到底是什么,还没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所以出世很可能还要入世,而且还会做出一些与教义格格不入的行为来。只有真正体验过生活的繁华和热闹,身历其中,备受折磨,心生悔悟,便能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如鲁智深一样,他看透了繁华的假象,情义的虚幻,四大皆空,便能够把持住这种诸法空相的境界。

    可见,世间任何事情都必须有自己的体验和实践才行。出世与入世只不过是一种生活的方式而已。入世却能够不恋世,便是心出家;更经过生活的锤炼而炉火纯青,才会有真正的觉悟。出世却心挂名利,不仅不能有助于解脱,反而会影响道心,更坠地狱!佛法明示“不着于相、融通空有”,故知出世与入世亦相对之分别,应当通权达变,加以调和。入世弘出世法,出世行入世事,又有何可何不可?只在乎一心净不净。

    出世的思想,在有宗教信仰的人中比较常见。如佛教,认为世界人生的一切都是因缘合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四大皆空。只有证入“涅槃”的境界,才能从根本上解除人类的痛苦。所以佛教徒把人世间的一切看得很淡。这即是佛教的出世思想。耶稣教也同样有出世的精神。犹太民族是一个蒙受苦难极多的民族(耶稣教就是从犹太教发展而来的),而耶稣的生活犹其清苦。他只有十三个门徒,当时只能在地下从事秘密的传教活动,而且耶稣最后还死于十字架上。耶稣说过一句话:上帝事我来管,凯撒的事凯撒管。这明显是一种与世无争的精神。

    正因为各大宗教往往都具有这种出世的、与世无争的精神,所以他们给在这个世界上争斗不已、身心疲惫的男男女女带去了无限的慰藉与希望。人们以最大的虔诚信仰宗教,把满怀心腹事放心地交与法师、神父、牧师,在宗教信仰中获得了世俗生活不易获得的片刻的心灵的宁静。这正应了老子的那句话:“唯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宗教的基本精神是出世的,但宗教徒做事的态度却是入世的。而且正因为他们对此世界无所求,无所欲,所以在做事的时候,往往能够无牵无挂。没有太多的个人利害掺杂其间,反而做事的成效相当地可观,相当地有效率。这就是中国人常说的一句话:“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这与我们普通人在做事的时候,前怕狼,后怕虎,对个人利害考虑太多,反而放不开手脚,最终误事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世界各大宗教,古往今来,都不乏这种牺牲自我,成就大众的教徒。正是这种非凡的人格魅力,使宗教产生了凝聚人心、端正世风的化世作用。

    中国有一句老话:“天下名山僧占半”。这句话并不是谴责佛教徒将天下的好山好水都占光了,恰恰相反。在中国历史上,很多名山大川在很早以前并不为世人所知,是真正的蛮荒之地。有一位有道行的僧人来此荒山,日夜潜修,与世无争。渐渐地他的道德风范感染了周围的人群。人们为他的这种无私奉公的精神所感动,自发地前来供养,此地才慢慢地成为一大丛林,大道场。僧人不仅仅要管理寺庙,还要照管周围的山区景物。正是因为僧人的贡献,很多地方才逐渐成为名山大川。游人来此旅游,寺庙为其提供饮食、住宿等种种方便。更有进者,时逢乱世,许多寺庙成为躲避战乱的一方净土。平日里,寺庙抚恤孤残,架桥修路,承担起社会慈善的责任。至于佛教在文学、音乐、雕塑、绘画等各领域的影响,更是举目皆是。佛教对中国社会积极正面的贡献,深矣远矣。

    西方的耶稣教,当工业革命之初,西方殖民者大量贩运黑奴至美洲。耶稣教徒不能阻止这种情况,遂自告奋勇随黑奴前往。一路上对黑奴宣传基督教义,使他们获得对上帝的信心,使心灵得以抚慰。在欧洲和美洲,再偏僻再荒凉的小村落,也都有一座教堂,成为一村人的精神中心。即使在今天中国的一些偏僻的地方,也不时能见到一些教堂,这都是当年耶稣教徒热心传教的痕迹。众所周知,西方的大学来源于教会。教会最先培养的人才是医生和律师。医生可以给人治病,律师可以帮助穷人打官司。西方宗教热心入世的精神,于此得以充分体现。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并没有纯粹的宗教产生。但这并不是说中国人没有出世的精神。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我们不说“出世”,而说“淑世”;我们崇拜的不是教主,而是圣贤。如我们中国人经常挂在嘴边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他们不为身,不为家,不为名,不为利,不考虑个人的进退荣辱,一心为国家天下谋划,这不是典型的出世精神吗!如尧以天下让于舜,大禹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孔子看道不能行于当世,退而办教育以挽救人心,遗泽后世,等等。这都是中国人的出世精神。正因为中国文化传统里面久已有此出世精神,故达摩祖师的师父看到佛法即将在印度消失,对达摩说:“震旦有大乘气象,汝可前往震旦传法,使禅法不失也。”佛教在印度今已式微,但在中国却依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其中深意,良堪玩味。

    中国人讲究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明显的入世精神。但中国的读书人在热心世务、积极为社会人群服务的时候,他的精神却是与世无争的,是出世的。比如孔子的弟子颜渊。颜渊在孔门弟子中德行第一,最为孔子所器重,却不幸早死。孔子评价他:“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可见颜渊的本事很大。不过他的本事不是为私,而是为公的。我们再来看明末清初的几大儒顾亭林、李二曲、王船山等。王船山晚年筑土室于石船山,我们徘徊于其所居之土室,亦可想见其生活的清苦。读李二曲的传,其日常生活之清俭朴素,亦不难想象。但他们都能够安贫乐道,闭门著述,聚徒讲学,保存了民族气节,终使中国传统的儒家学术发扬光大,影响有清及近代三百余年。他们可谓真正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中国传统的修齐治平,其志向是普天下之社会人群,“天下为公”,但落脚点却在一己之身。落脚点虽在一己之身,却不是为了此身能衣暖食饱,而是讲究自己的道德修养。通过自身道德修养的不断完善,以渐渐使家齐,使国治,使天下平。这样就将个人与社会、现实与理想、自利与利他、入世与出世等非常完满地融合起来。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虽然没有纯粹的宗教产生,但中国社会那种“不为自身求安乐,但愿众生悉离苦”、“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不但下地狱,而且庄严地狱!”的舍己为人的宗教出世精神却非常明显。中国传统文化,犹其是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这种“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将入世与出世圆融地合为一体的思想,使中国人的性情极其豁达,极其开通,既可处庙堂之高,又可安江湖之远,而无不适之乐之。近代有人批评中国没有象西方社会那样产生宗教,所以认为中国人都非常现实,非常势利,没有宗教的出世精神。这种看法,似是而非。只要一读古代中国读书人的诗集文集,自不难体会。

    现代人如果常说:用出世的态度或精神,来做入世的事业。这主要是态度方面的,或者说是世界观与人生观。就是人生在世,确实要很好地处理出世和入出的关系,要用辨证的观点看待这一问题,才能有正确的答案。入世,就是把现实生活中的恩怨、情欲、得失、利害、关系、成败、对错等做为行事待人的基本准则。一个人入世太深,久而久之,当局者迷,陷入繁琐的生活末节之中,把实际利益看得过重,注重现实,囿于成见,难以超脱出来冷静全面的看问题,也就难有什么大的作为。这时就需要有点出世的精神。出世,就是尊重生命、尊重客观规律、既要全力以赴,又要顺其自然,以平和的心态对人,以不苛求完美的心态对事。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对有些东西看得淡一些。这样才能排除私心杂念,以这种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事业,就会事半功倍。
 
    从另一方面看,一个人生在世上,只是一味地出世,一味地冷眼旁观,一味地看不惯,一味地高高在上,一味地不食人间烟火,而不想去做一点实际的,入世的事情,到头来也是“闲白了少年头”。这正像自己揪着自己的头发要脱离地球一样。 都说儒家主张入世,佛家、道家主张出世,其实也不尽然。就拿道家的庄子的思想来说吧,又何尝不是入世呢?唯有能否定,才有大肯定,只有丢掉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才能集中精力于真正有价值的大事。为了深入这个世界,必须先走出这个世界,这就是道家的本色。

    中国儒家的积极入世,道家的出世无为,到近代人间佛教所提倡的以出世的心态经营入世的事业,入世太深容易被世俗所伤,想要彻底的出世又放不下世俗的所好,所以,中国古人特别是中国文人,一直以来也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不清。李白最初也是想积极入世,施展抱负,有一番作为,“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样的豪言壮语揭示了诗仙怎样的雄心壮志,无奈现实太残酷,世俗太无情,最后诗仙不得不在“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中聊以自慰,在诗与酒的飘渺中寄余生。王维一生命运多舛,虽然最后官至尚书右丞的高位,但也是被世俗伤的太深,所以晚年在市郊买了一栋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当下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不堪都市生活的压力,逃离隐居小乡村,其中的一部分人又因怀念大城市再次饭回,更多的人正在纠结中。

    人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什么样的生存方式都是正确的,只是不要给自己自寻烦恼就是了。世间有许多的事情,很容易让我们迷失掉自己,倘若我们没有过体验和智慧,只是人云亦云随大流,往往会迷恋一点而不能自拔。一旦我们无法掌握自己的生活方向时,我们活得就会很苦,而且会像傀儡一样任人宰割。

    入世太浅觉得不过瘾,入世太深又觉得受伤害;出世太浅觉得不彻底,出世太深又觉得太飘渺。然则对每个人来说究竟是入世深一些还是出世深一些,我以为还是根据自身的情况,追寻内心深处的判断,走自己特色的人生之路。操场上有的人在一百米短跑,有的人在五千米长跑,有的人只是在散步。一百米的不会在乎散步太慢,因为他知道自己是在短跑;散步的也不必理会一百米的太快,因为他知道自己在散步。你究竟是短跑的哪一个,还是长跑的哪一个,抑或散步的哪一个,如何选择,也只有你自己知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