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火神节选

 骑着乌龟找马 2011-12-22

    郑钦安理论上推崇扶阳原则,在具体遣方用药上,则以擅用附子、干姜、四逆汤等温热方药著称,形成非常鲜明的用药风格,以致人誉郑火神"姜附先生”。
    在扶阳法中郑氏最推崇的药物是附子,道理何在?他说:用药者须知立极之要而调之"热不过附子,甜不过甘草,推其极也。古人以药性之至极,即以补人身立命之至极,二物相需并用,亦寓回阳之义。"“非附子不能挽欲绝之真阳。郑钦安反复提到:附子大辛大热,足壮先天元阳。”“能补坎中真阳,真阳为君火之种,补真火即是壮君火也。”“桂、附、干姜,纯是一团烈火,火旺则阴自消,如日烈而片云无。况桂、附二物,力能补坎离中之阳,其性刚烈至极,足以消尽僭上之阴气,阴气消尽,太空为之廓廊,自然上下奠安,无偏盛也"(《医理真传卷二》)
    总之,他认为附子为热药立极"之品,用以补人身立命之至极’’的元阳,自是顺理成章。后来祝味菊先生称附子为百药之长唐步祺先生称附子为热药之冠",应该都是从郑氏对附子的推崇演绎而来。
    归纳郑钦安擅用附子干姜的经验和独特风格,可以概括为广用、重用、早用、专用等几个特点,下面分别述之。
()厂用
    郑钦安治疗阴证几乎方方不离附子,认为:凡一切阳虚诸症,如少气、懒言,身重,恶寒,声低息短,舌润、舌黑,二便清利,不思水饮,心悸,神昏、不语,五心潮热,喜饮热汤,便血、吐血,闭目妄语,口臭难禁,二便不禁,遗尿遗屎,手足厥逆,自汗,心慌不寐,危候千般难以枚举,非姜附何以能胜其任,而转危为安也乎?"(《伤寒恒论?问答》)仲景应用附子,以脉微细,但欲寐"为指征,病至少阴方用。郑氏则提出凡一切阳虚诸症"均可应用,不必等到病至少阴方用。显然,郑氏扩大了附子的使用范围。
纵观郑氏广用附子,主要有两种形式:
    其一,直接以附子为主药,最常见的就是四逆辈。他在论述四逆汤的功能时说道:凡世之一切阳虚阴盛为病者为皆可服也,,(《医理真传卷二》)此方功用颇多。得其要者,一方可治数百种病。因病加减,其功用更为无穷。予每用此方救好多人,人成目予为姜附先生’’(《医法圆通卷四》)。显然,郑氏扩展了四逆汤的治疗范围。
    其二.在应症方剂中另加附子。这是因为下阳为上中二阳之根,无下阳即是无二阳也"(《医理真传卷二》)。凡见阳虚,均可加用附子。例如治阳虚怔忡心悸,方用桂枝龙骨牡蛎汤,再重加附子’’加附子者,取其助真火以壮君火也"(《医理真传卷四》)。又如治头面畏寒者,法宜建中汤加附子,,。鼻渊、鼻浊而流清涕者,缘由阳衰不能统摄津液,治以封髓丹加安桂、吴萸。甚者,加姜、附二三钱,屡屡获效”(《医法圆通卷一》)
(
)重用
    郑钦安认为:阴盛极者,阳必亡,回阳不可不急,故四逆汤之分两,亦不得不重”(《医理真传卷三》)。其书中随处即有峻补坎阳"大补元阳"大剂四逆汤之语。例如,他治疗阴证口臭,予曾治过数人,虽见口臭,而却纯阴毕露,即以大剂白通、四逆、回阳等方治之。若二三剂后不见症减,认为病重药轻,仍宜此法重用多服"(《医法圆通卷一》)。可以说,他擅用附子,不仅体现在广泛应用附子上,更主要的是体现在重用附子的剂量上。虽然郑氏没有留下医案,但据唐步祺先生讲,郑氏用附子常至1OOg200g……超越常规用量,可谓前无古人。很多文献都记载他常用大剂姜、桂、附等辛温燥烈之药,治愈阳虚重证而饮誉蜀中。"能用附子也许并不难,能用超大剂量者方显胆识与风格,人们称之为郑火神",也许更多的是惊叹于他所使用的超常剂量。仲景应用附子,最大量是3(桂枝附子汤及白术附子汤),约合今80g,而且主要用于治疗寒湿痹痛。用于回阳时,四逆辈类方最多不过大附子一枚,约合30g。所以郑氏用量显然超过仲景,这正是火神派超常之处,显出其独特风格。

后世火神派传人如吴佩衡、范中林、唐步祺、李可、卢崇汉等用附子也常至1OOg200g甚至更多,确实显出鲜明的用药风格。后人常常议论火神派的惊世骇俗,主要就指他们投用附子时的超常剂量,令人咋舌"。郑氏在其书中未提到重用附子时须先煎,而祝、吴、范氏等用附子时均倡导先煎13个小时,这一点应该提醒注意。
(
)早用
    郑氏扶阳,提倡早用姜附,务见机于早,稍见阳虚端倪即应用之,免致虚阳上浮、外越甚至酿成脱症,延至病势严重时才用。他在论述四逆汤时指出:细思此方,既能回阳,则凡世之一切阳虚阴盛为病者为皆可服也。何必定要见以上病形(指头痛如裂、气喘促等阳虚欲脱之状)而始放胆用之,未免不知几也。夫知几者,一见是阳虚症而即以此方,在分量轻重上斟酌,预为防之,方不致酿成纯阴无阳之候也。酿成纯阴无阳之候,吾恐立方之意固善,而追之不及,反为庸庸者所怪也。怪者何?怪医生之误用姜、附,而不知用姜附之不早也"(《医理真传卷二》)。四逆汤本为阳虚厥逆而设,不要等到阳虚欲脱时才用,务审机于先",他强调凡见阴气上腾诸症,不必延至脱时而始用回阳,务见机于早,即以回阳镇纳诸方投之,方不致酿成脱症之候……凡见阳之下趋诸症,不必定要现以上病情(指四肢厥逆,二便失禁已成脱症)而始用逆挽,务审机于先,即以逆挽益气之法救之,自可免脱症之祸矣’’(《医理真传卷一》)
(
)专用
    郑钦安与张景岳在理论上都重视阳气,但在具体用药上则大相径庭。张景岳温补讲究阴阳互济,熟地与附子常常同用,体现阴中求阳;郑钦安则专用姜附等纯阳温热之药,讲究单刀直人,不夹阴药。在《医法圆通》阳虚一切病证忌滋阴也"一节中他明确表示:凡阳虚之人,多属气衰血盛,无论发何疾病,多缘阴邪为殃,切不可再滋其阴。若更滋其阴,则阴愈盛而阳愈消,每每酿出真阳外越之候,不可不知。"
    他认为,扶阳专用温热药物乃是仲景所倡:仲景为立法之祖,于纯阴无阳之证,只用姜、附、草三味,即能起死回生,并不杂一养阴之品,未必仲景不知阴中求阳乎?仲景求阳,在人身坎宫中说法;景岳求阳,在药味养阴里注解。相隔天渊,无人窥破,蒙蔽有年,不忍坐视,故特申言之"(《医法圆通卷二》)今人亦有知得此方者,信之不真,认之不定,即用四逆汤,而又加以参、归、熟地,羁绊附子回阳之力,亦不见效。病家等毙,医生束手,白以为用药无差,不知用药之未当甚矣”(《医理真传卷四》)
    他多次批评将阳八味(金匮肾气丸)视为扶阳必用之方的观点:方中桂、附二物,力能扶坎中真阳,用此便合圣经,何得又用熟地、枣皮之滋阴,阴邪既盛,就不该用此。丹皮之泻火,益火而反泻火,实属不通’’(《医法圆通卷四》)
    不仅如此,他还认为人参是补阴药而非扶阳之品,用为补阳回阳,大悖经旨",与景岳视人参为温阳要药截然不同。
    “
仲景不用参于回阳,而用参于大热亡阴之症以存阴,如人参白虎汤、小柴胡汤之类是也。”“至于阴盛逼阳于外者,用参实以速其阳亡也’’(《医理真传卷三》)。应该说郑氏这些观点,确实言之有理,持之有据。
    郑氏反复批驳了世习对附子等药的偏见,其一是阴阳不明",当用而不会用:世人畏附子、干姜,不啻砒毒,即有当服附子,而亦不肯服者,不胜屈指矣。嗟呼!阴阳不明,医门坏极”(《医法圆通卷二》)。其二是喜清恶温,专究平稳,当用而不敢用:只因世风日下,不究病之阴阳,专究方药之平稳。不知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多死焉。火猛烈,民望而畏之,鲜死焉。总之,水能生人,亦能死人;火能生人,亦能死人……学者苟能洞达阴阳之理,自然头头是道,又奚疑姜、附之不可用哉"(《医法圆通卷四》)
    当然,郑氏擅用姜附,并非一概滥用,而是在准确辨证,认定阴证的前提下施之,不知予非专用姜、附者也,只因病当服此……予非爱姜、附,恶归、地,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耳,,(《医法圆通卷四》)总之用姜附亦必究其虚实,相其阴阳,观其神色,当凉则凉,当热则热,何拘拘以姜附为咎哉?"(《伤寒恒论.太阳少阴总论》)由此可以看出,郑钦安立论施法并不偏颇。
关于方剂

    郑钦安提倡经方、时方俱无拘执",但作为一个伤寒学家,他确实偏重经方,善用经方,有道是知其妙者,以四逆汤、白通汤、理中、建中诸方,治一切阳虚症候,决不有差……有当轻清以扶阳者,大小建中之类是也。有当温养以扶阳者,甘草干姜汤、理中汤之类是也。有当辛温辛热以扶阳者,四逆、白通之类是也。此皆治阳虚之要诀也’’(《医理真传卷四》)。因为经方已广为人知,这里不作详细介绍。
    其实上录方剂,基本未离四逆汤方意,郑氏自谓:阳虚篇内所备建中、理中、潜阳、回阳、封髓、姜桂诸方,皆从仲景四逆一方搜出”(《医理真传卷二》)。毫无疑义,四逆汤是郑氏扶阳最为推重之方,用为阳虚主方,能化裁推广治百余种病,此为郑氏一生最得力处。
     封髓丹:黄柏30g,砂仁21 g,甘草9g。本方原出于元代《御药院方》,功能降心火,益肾水"。虽非郑钦安自拟,但郑氏非常推崇此方,认为此一方不可轻视,余尝亲身阅历,能治一切虚火上冲牙疼、咳嗽、喘促、面肿、喉痹、耳肿、目赤、鼻塞、遗尿、滑精诸症,屡获奇效,实有出人意外,令人不解者……至平至常,至神至妙"(《医理真传卷二》)。广泛用治真气上浮各症,如鼻渊、鼻浊,予治此二证,每以西砂一两,黄柏五钱,炙草四钱,安桂、吴萸各三钱治之,一二剂即止。甚者,加姜、附二三钱,屡屡获效。"头痛偏左偏右者,予常以封髓丹加吴萸、安桂,屡治屡效。还用治目中五彩光华等多种病症,难以枚举。
    郑氏解释此方说:封髓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亦上中下并补之方也。夫黄柏味苦入心,禀天冬寒水之气而入肾,色黄而人脾。脾也者,调和水火之枢也。独此一味,三才之义已具,况西砂辛温能纳五脏之气而归肾,甘草调和上下又能伏火,真火伏藏,则人身之根蒂永固,故日封髓。其中更有至妙者,黄柏之苦合甘草之甘,苦甘能化阴。西砂之辛合甘草之甘,辛甘能化阳。阴阳合化,交会中宫,则水火既济,而三才之道,其在斯矣……仔细揣摹,而始知其制方之意,重在调和水火也。有意思的是,郑钦安在此方之后竟附七绝一首,盛赞该方:阴云四合日光微,转瞬真龙便欲飞。识得方名封髓意,何忧大地不春归。并加以注释:真龙即真火,或上或下,皆能令人病。在上则有牙痛、喘促、耳面肿痛诸症。在下则有遗尿、淋浊、带诸症。学者苟能识得这一点真阳出没,以此方治之,真有百发百中之妙,(《医理真传卷二》)。对封髓丹一方赏爱之情跃然纸上。后世火神派传人如吴佩衡等常将此方与潜阳丹合而用之,名之为潜阳封髓丹。
    除自拟的温阳方和几首时方外,其余皆使用《伤寒论》原方,而且常用的仅数方而已。凡外感多用麻黄汤、桂枝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治上焦,用补坎益离丹、姜桂汤等;治中焦,用理中汤、甘草干姜汤、黄芪建中汤等;治下焦,用四逆汤类及乌梅丸等。其常用药物尚不及《伤寒论》所用的一半,风格简练,十分鲜明。
    总体而言,其所用各方,无论经方时方,都是药味少而分量较重,精纯不杂,不乱堆砌药物,不似一般所谓包打围攻"之芜杂,每方用药多在三五味、七八味之间,确有经方法度。达到他所称法活圆通,理精艺熟,头头是道,随拈二三味,皆是妙法奇方’’(《医法圆通卷一》)的纯熟地步,此亦郑氏用药的一大特点,值得学习。
阳药运行,须知反应
    桂附干姜等辛热之品大多药性峻猛,古人即有桂枝下咽,阳盛则毙"之训,而且附子具有一定毒性,这些都使得医家畏之若虎,不敢轻用,加上喜清恶温、贪图平稳之流俗,无疑都影响了辛热药物的使用。此外,服用辛热药物确实可能引起一些不适之感甚至剧烈反应,颇似变证蜂起’’,使得病人惊惧,医家疑惑,乃至中断用药,迷失正确治疗方向。《友渔斋医话》曾谓:凉药误人,人不易觉;热药误人,一服便见……前人有用热药如君子,凉药如小人之喻,所谓君子者,苟有过人必知之。为人则可,药关人性命,用之不当,虽君子亦何取乎,况小人耶?’’所言确是实况。
    当然,在已经出现异常反应的情况下,继续使用辛热药物,确实存在风险,应当慎重。因此,弄清服用热药反应,判认其是正常还是异常反应,药误还是药效,病进还是病退,无疑是十分重要的问题,用郑钦安的话讲,此道最微,理实无穷,学者当须细心求之"
    郑钦安认为,凡服药后常有变动",要知道这些变动有的是药与病相攻者,病与药相拒者",属于正常的药物反应,岂即谓药不对症乎?’’他擅用姜附,尤其对热药之反应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体会,这也是其擅用姜附的重要体现。郑氏对服用姜附等热药反应的认识,集中体现在《医法圆通》中服药须知,一节中,认真学习可以从中得到十分宝贵的经验。
    他说:初服辛温,有胸中烦躁者,有昏死一二时者,有鼻血出者,有满口起疱者,有喉干喉痛、目赤者,此是阳药运行,阴邪化去,从上窍而出也。以不思冷水吃为准,即吃一二口冷水,皆无妨。服辛温四五剂,或七八剂,忽咳嗽痰多,日夜不辍,此是肺胃之阴邪,从上出也,切不可清润。服辛温十余剂后,忽然周身面目浮肿,或发现斑点,痛痒异常,或汗出,此是阳药运行,阴邪化去,从七窍而出(此句疑为周身,,之误)也,以饮食渐加为准。服辛温十余剂,或二十余剂,或腹痛泄泻,此是阳药运行,阴邪化去,从下窍而出也。但人必困倦数日,饮食懒餐,三ti2日自已。其中尚有辛温回阳,而周身反见大痛大热者,阴陷于内,得阳运而外解也,半日即愈。"
    以上这些反应郑氏均认定为阳药运行,阴邪化去"的正常反应,乃是药效,不可疑为药误。要知道,未服阳药之前,机体阴盛阳虚,正气无法抗邪,故无激烈的反应。服用阳药之后,阳气振奋,兴起抗邪,正邪交争,矛盾尖锐对立,故有形似异常,实则正常的剧烈反应。提示后学,这是正邪相争的关键时刻,切不可为表面现象所迷惑中断治疗,或改投清凉,误人歧途。
    至于表现各异如有胸中烦躁者,有昏死一二时者,有鼻血出者,有满口起疱者,有喉干喉痛、目赤者"忽咳嗽痰多,日夜不辍"忽然周身面目浮肿,或发现斑点,痛痒异常,或汗出"或腹痛泄泻等等,乃是阴邪分别从上窍、从肺胃、从周身、从下窍等不同部位而出的原因使然,与邪气所在部位、药物作用脏腑有关。这是郑氏多年经验积累所得,见解深刻,可谓发前人所未发,足以为后世指点迷津。
    由于胸中烦躁、鼻出血、满口起疱等症状似乎火热之象,容易令人疑惧,当此之时,郑氏提出一个辨识标准:以不思冷水吃为准,即吃一二口冷水,皆无妨",这提示津液未伤,并非过用或误用阳药所伤,这就设下了一条确认药效而非药误的底线。此外郑氏还提出一个辨识标准,以饮食渐加为准’’,提示脾胃健和,自是佳兆,毋庸自扰。还有,郑氏还提出这些异常反应’’,可自行消退,一般都能三五日自已’’半日即愈"等,无须过虑。这是由于正邪交争,变证"遽发,随着正胜邪却,这些变证’’自然自行消退。这几条标准,深刻的把握了阳药运行,阴邪化去的病理变化本质,具有很高的临床指导价值,可让医家守定真情,坚持既定方案,切不可清润"
    此外,郑氏还总结了其他一些服用热药之反应,如发热身疼、小便痛甚、口中异常气味等,均系切身体会,世人难以见识,均属阳药运行,阴邪化去的正常反应。如久病与素秉不足之人,忽见身疼,而却不发热者,是里有寒也……但服温里之药,多有见大热身疼甚者,此是阴邪溃散,即愈之征,切不可妄用清凉以止之’’(《医法圆通卷三》)。又如淋证,但服回阳等方,初次小便虽痛甚,而尿来觉快者,气机将畅,而病当解也。此道最微,理实无穷,学者当须细心求之’’(《医理真传卷二》)。还有,阳虚阴盛之人,投以辛甘化阳二三剂,
    即有现口苦、口酸、口淡、口辛、口甘等味,又服二三剂,而此等病形即无。予仔细推究,皆缘真阳失职,运转力乖,兼之服药停积未去,今得辛甘化阳之品,运转复行,积滞即去,故口中一切气味出矣。昧者不识此理,见酸即治酸,见苦即治苦,鲜不增病。医理之微,不诚难哉"(《医法圆通卷一》)
    当然,郑氏所论诸般反应,均系或然之症,并非必然发生或者同时发生,不得以此为定式,胶柱鼓瑟,他指出:虽然邪之情形,万变莫测,以上所论,不过略陈大意耳,学者须知。后世火神派传人如吴佩衡、范中林等辈,皆对服用大剂姜附的反应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使得他们临证之际进退自如,胸有成竹。
    还有一个问题,辛热药物究竟要服用到什么程度为准呢?历来没有一个明确标准,一般多视病情缓解,症状消退而定,难以准确把握。郑氏积多年经验,在服药须知"里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判断原则,即阳旺阴消,邪尽正复,方可了扶阳之品"。他说:凡服此等热药,总要服至周身、腹中发热难安时,然后与以一剂滋阴。此乃全身阴邪化去,真阳已复,即与以一剂滋阴之品,以敛其所复之阳,阳得阴敛,而阳有所依,自然互根相济,而体健身轻矣,,(《医法圆通卷三》)。在阳旺阴消,邪尽正复’’的原则下,郑氏提出了一个非常具体的判断标准,即总要服至周身、腹中发热难安时,然后与以一剂滋阴。"同时,顺势提出来善后处理方法,即与以一剂滋阴"。值得注意的是,对滋阴之品为何要限定为一剂"?此中自有奥理。因滋阴药物性多寒凉滋腻,多用恐有伤阳之虞,导致阴邪复生,病变反复,故而限定为一剂"。郑氏未提滋阴的具体方药,据火神派传人唐步祺先生经验,他用的是黄连阿胶汤,可供参考。
    医界向有投凉见害迟,投温见害速,投凉之害在日后,投温之害在日前"之习见,因此能够辨认热药反应,守定真情不变,确实不易,诚如郑氏所言,此道最微,理实无穷",必须仔细推敲,精审详勘,方能识得真情。郑钦安对服用热药之反应以及疗效判断和善后处理等项,确有丰富经验和深刻的体会,用起姜附热药来进退有据,应付裕如,达到精细人微的境地,不愧为擅用姜附之火神派大家,其经验足资我们借鉴。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郑氏擅用姜附确实别具一格,多有创见。其广用附子,重用附子,独树一帜,某些方面超过仲景,自成一套学术体系乃至创立了火神派。任应秋先生曾说:郑氏治疗三阴证,确是颇有盛誉,运用附子量重而准”(《任应秋医论集》)唐步祺先生称其善用大剂量姜、桂、附以回阳救逆,拯人于危。其于阳虚辨治所积累之独到经验,实发前人之所未发,乃祖国医学之瑰宝,千古一人而已!”两位所评确是公允之论。郑氏理论在医坛上无疑应该占有一席之地。
下面介绍几则案例,展示吴佩衡、范中林先生如何掌握附子的用药反应,从中获取一些感性认识。
    胃痛:徐某,男,年四旬余。患心胃痛证已二十余年,经中西药物屡治未效,近则病情日见增剧,形体消瘦,面容不展。胸膈痞胀作痛,两胁满闷不舒,脘腹灼痛,痛极则彻于胸背,固定不移,从心下至脐腹隆起板硬如石,按之亦痛,腰背如负薄冰,'。不N"。不N-…-~J寒。时而泛酸上冲咽喉,呕吐黄绿酸苦涎水,心中嘈杂,知饥而不能食,唯喜烫饮,饮而不多。大便干结难解,小便短涩,手足不温,少气无力,入夜难寐。舌淡苔白滑腻,脉来沉迟,息间仅两至半,且短而弱。良由病久阳虚,真火内衰,阴寒内结,脾阳不运,无力以制水邪,肝郁不舒,挟寒水上逆犯胃凌心。阳虚为病之本,寒水泛溢为病之标,乃本虚标实之证,法当扶阳温散寒水之邪治之,先拟乌梅丸方一剂:附片lOOg,干姜30g,桂尖30g,细辛10g,黄连10 g,焦柏10g,当归25 g,川椒3g(炒去汗),党参3g,乌梅2枚。服上方痛稍减,呕吐酸苦水已少。此病历经二十余载,根深蒂固,邪实而证顽,欲除病根,非大剂辛温连进方能奏效。以吴氏多年体验,此证每于服药之后,或见脘腹增痛,或吐酸、便泻、小便色赤而浊等征象,可能一时有所表露,此乃药与病相攻驱邪之兆,若药能胜病,犹兵能胜敌,倘畏惧不专,何以克服!古云: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吴氏将此理告于病者,务期早除痛苦,病人则严然信守,遂以吴萸四逆汤加味治之:附片150 g,吴萸18g,干姜6O g,上肉桂18 g(研末,泡水兑入),公丁5g,茯苓30g,白胡椒3g(研末,兑服),甘草15g
    服药后果如前言,一剂则痛反较增,二剂则腹中气动雷鸣,三剂则涌吐大作,吐出黄绿苦水盈盂,而后胸胃痞胀舒缓,白滑苔渐退。更照原方附片量增至200g,每日一剂,连进十剂,愈服越见吐,痛不减反有所增之势,小便色赤,但较长,已十余日不大便,诊视则白滑苔已退尽,但舌本透白而无血色,脉转缓和稍有神,仍喜滚饮而畏寒,正邪交作,势均力敌。仍照前法,再进不怠。拟方白通汤加上肉桂:白附片300g,生盐附子1 50g,干姜150g,葱白9茎,上肉桂10g(研末,泡水兑人)。连服二剂,大便始通,色黑如漆,腹痛,痞硬稍减,能略进饮食。再服数剂,大便则畅泻,色黑绿,臭不可当,脘腹疼痛及痞硬顿失其半,胃逆作酸已减少。此阴寒溃退,元阳渐复。照原方去葱白加茯苓30g,砂仁15g,白术30g,甘草1 8g。连进数剂,大便由稀而溏,色渐转黄,饮食渐增,舌质已略显红润之色,脉沉细一息已四至,腹中痞硬已消去八九,唯胃脘中仍感灼辣疼痛,时而吐酸水一二口,复主以乌梅丸方。服三剂,吐止痛减,食量增加,背寒肢厥已回温。唯形体枯瘦,精神尚差,胃中尚时而隐痛,继以桂附理中汤加口芪,并兼服乌梅丸,每日三丸。连服十余剂而愈,体健如常(《吴佩衡医案》)
    此例颇显吴氏胆识。进以大剂姜附,预先告以可能有所反应,令患者有心理准备。及至服药后果然一剂则痛反较增,二剂则腹中气动雷鸣,三剂则涌吐大作’’,进而愈服越见吐,痛不减反有所增之势,当此之际,一般医家恐难守持。吴氏不愧经验丰富,仍照前法,再进不怠",而且附子加量,让人领略火神派风格。
    下利虚脱(正伤寒):黄某,男,11岁。初感全身不适.病情逐渐加重,神志昏迷,高热至40℃以上,腹泻。正值肠伤寒流行季节,省立医院确诊为正伤寒’’,认为病已发展至极期,已属不治。曾以大量犀角、羚羊角、紫雪丹等抢救。虽高热退,腹泻止,而病势却更加沉重,四肢冰冷,脉微欲绝,终至垂危。初诊:连日来昏迷蹉卧,面色灰白乌暗,形体枯瘦。脉伏微细欲绝,鼻尚有丝微气息。四肢厥逆,手足冷过肘膝,通体肢肤厥冷。此为病邪已由阳人阴,发展为少阴阴寒极盛,阳气顷刻欲脱之险恶阶段。急用驱阴回阳,和中固脱之法,以大剂通脉四逆汤一剂灌服急救。处方:川附片120g(久煎),干姜120g,炙甘草60g。上方连夜频频灌服,翌日凌晨,家长慌忙赶来说:坏了坏了,服药后鼻中出血了!"范氏回答:好了,好了,小儿有救了!’’患儿外形、病状虽与昨日相似,但呼吸已稍见接续、均匀,初露回生之兆。宜继守原法,以通脉四逆倍加量再服。川附片500g,干姜500g,炙甘草250g。先以肥母鸡一只熬汤,以鸡汤煎附片一个半小时,再人姜、草。服药后约两小时,患儿忽从鼻中流出紫黑色凝血两条,约三寸长,口中亦吐出若干血块。这时缓缓睁开双眼,神志开始清醒,并开口说:我要吃白糕!"全家顿时破涕为笑。遂遵原方,再进四剂。患儿神志已完全清醒,语言自如,每日可进少量鸡汤等。面色青暗,舌质淡白乌暗,无苔。上肢可活动,开始端碗进食,下肢僵硬,不能屈伸,四肢仍厥冷。病已开始好转,阳气渐复;但阴寒凝聚已深,尤以下肢为甚。原方稍加大曲酒为引再服。次日下肢即可慢慢屈伸。再服两剂,能下床缓步而行。服至十三剂,逐渐康复。患者30年后函告,身体一直很好(《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
    此例由于失治,病由阳入阴,阳气衰微,阴寒凝滞,故现面色灰白乌暗,脉伏细微欲绝,四肢通体逆冷,甚至昏厥不省。病势已发展至少阴寒化之危重阶段,属典型之四逆证,非急投大剂通脉四逆回阳救逆不可。灌服后,患儿忽然鼻孔出血,家长惊慌失措,以为误用姜附必死无疑!不知此际一派阴气弥漫,周身气血趋于凝聚。通脉四逆汤回阳返本,峻逐阴寒,冰伏凝聚之血脉为之温通,血从上窍而出,实为通脉四逆推墙倒壁之功,初见起死回生之兆。范氏胸有定见,不为所惑,抓住转机,在原方基础上再加倍用药,姜、附均增至5OOg,凝结之血条血块,均被温通而逐出,终于转危为安。本例患儿在半月之内,每剂附子用量25O500g,累计6500g,此为范氏附子用量最重之案,经过3O年检验,未见隐患。
    血栓性静脉炎:杨某,男,3 2岁。双下肢小腿部血管胀痛,皮色发青,双足冰冷,终日不能回温,稍多行走,则足软无力,胀痛难忍,步履维艰。昆明某医院诊断为慢性血栓性静脉炎,建议手术治疗,病者不愿接受,因而改服中药。吴佩衡先生视之,认为此系阳气内虚,寒湿凝滞下焦,阳不足以温煦筋脉,遂致寒凝血瘀,血脉不通而作痛。察其脉沉迟而涩,舌质含青,杂有瘀斑瘀点,主以温肾助阳,行瘀通络之法。方用:附片80g,干姜30g,桂枝5 0g,北细辛1 0g,伸筋草1 Og,桃仁1 Og(),红花8g,甘草8g。初服则胀痛更甚,再服觉痛麻兼作,患者疑之,遂来复诊。告之此乃阳药温化运行,行瘀通脉之效果,再服无妨。照原方去桃仁加羌活9g,吴芷9 g,连服二剂则疼痛渐除,双足回温。在原方基础上加减散寒除湿活络之剂调治之,数剂而愈(《吴佩衡医案》)。此例初服则胀痛更甚,再服觉痛麻兼作,患者疑之"。吴氏胸有定见,告之此乃阳药温化运行,行瘀通脉之效果,再服无妨。’’若无经验者,恐怕只能改弦易辙矣。
第四节 详辨阴证,多有创见
    “
万病起于一元伤损,郑钦安推重阳气,临证时首先考虑阳气损伤情况,对阳虚阴盛亦即阴证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全面的认识。由于阴证表现复杂多变,且常有假象,人多不识,因此郑钦安对于阴证的辨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论述方便起见,笔者按其程度由轻到重分出纯阴之象、阴盛格阳(含虚阳上浮和虚阳外越)、阳虚欲脱三种证候,郑氏对其分别作了非常详细的论述,我们将其归纳为郑氏所论阴证三候’’或称阴证三层次"。尤其是由阳虚衍化而出现的种种变证,如阴盛格阳(含真气上浮和阳虚外越)、阳虚欲脱等证候的认识和论述细致人微,能勘破重重迷雾,辨伪存真,指明阴火之症,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认识,这是他学术思想中最精华的部分。成都中医学院的郭子光教授认为郑氏于阳虚辨治所积累之独到经验,确是祖国医学中一份珍贵宝藏。"即是指此而论。下面分而论之。
一、详辨阴证,揭示真机"
    纯阴之象为阴证第一层次,三阳不足之症,所现纯是阴色,为其阳不足,而阴有余也。’’哪些是判断阳虚证的阴色"?辨认一切阳虚症法"中他指出:阳虚病,其人必面色唇口青白无神,目暝倦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身重畏寒。口吐清水,饮食无味,舌青滑,或黑润青白色,淡黄润滑色,满口津液,不思水饮,即饮亦喜热汤,二便自利。脉浮空,细微无力,自汗肢冷,爪甲青,腹痛囊缩,种种病形,皆是阳虚的真面目,用药即当扶阳抑阴"。这种阳虚的真面目’’,郑氏常常称为阴色"阴象"寒形",是辨认阴证的主要实据",又称为阳虚辨诀"。为了更有条理起见,笔者以神色、形态、舌脉、口气、二便"各项为纲,将郑氏阳虚辨诀’’重新归纳如下:
――目暝倦卧,无神,声低息短,少气懒言。
――面色唇口青白,爪甲青。
形态――身重畏寒,腹痛囊缩。
――舌青滑,或黑润青白色,淡黄润滑色,强调舌润滑不燥。
――脉浮空或细微无力。口气――必口吐清水,饮食无味,满口津液,不思水饮,即饮亦喜热汤。
二便――二便必自利。这样应该更清晰了。
在临床实践中,遇到复杂疑似、阴阳难辨的证候,在上述阳虚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