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

 学无止境4169 2011-12-25

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

(2007-09-19 22:32:00)
 
 
 我随胡希恕老师临证之初,常听胡老说:“这个哮喘病人是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证”;“这个肝炎病人是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汤证”。并见其开方总是原方原剂量,很少加减,疗效却很好。我感到很奇怪,于是请教胡老。胡老笑着说:“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当时因习惯于用脏腑经络等辨证方法,故对这句话不怎么理解。胡老看透了我的心思,因此常利用星期天给我讲解《伤寒论》、《金匮要略》及其方剂的特点、适应证,这样使我慢慢有所领悟。
  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逐渐体会到不论是脏腑辨证、经络辨证、还是八纲六经辨证,最终都要落实在方证上。也就是说,有无疗效,是看方证是否对应。例如八纲和六经,虽然是辨证的基础,并且在这个基础上也能够制定施治的准则,但在临床治疗、确保疗效上,是远远不够的。具体来说,若已辨证是太阳病,其治疗原则是发汗法,但发汗的方药是很多的,是否任取一种发汗药即可用之有效呢?当然不是。中医辨证,不只辨八纲六经而已,而更重要的是,还必须通过它们辨方药的适应证。如太阳病治须发汗,但发汗必须选用适应整体情况的方药。更具体地讲,除太阳病的特征外,还要详审患者其他一切情况,选用恰当、有效、适应整体发汗的药,这样才能取得预期的疗效。即如,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大青龙汤等都属于太阳病发汗剂,但各有其固定的适应证,若用得不恰当,不但无益,反而有害。方剂的适应证,即简称方证;某方的适应证,即称为某方证。这即《伤寒论》的方证对应的经验和理论。如桂枝汤证、麻黄汤证、葛根汤证、大青龙汤证,小柴胡汤证、白虎汤证等等。故胡老称“方证是八纲六经辨证的继续,亦即辨证的尖端”,中医治病有无疗效,其主要关键就在于方证是否对应。
胡老的教诲,使我逐渐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方剂和其适应证,在临床治疗上取得了很大的自由,临床疗效有了显著提高,也更深刻认识了辨方证的意义。近曾治一婴儿,感冒后只喝水不喝牛奶,家属很着急。西医检查治疗无效,转中医诊治。先以停食着凉给服至宝锭、保赤丹等不效;又以脾虚服健脾汤药治疗月余不效。诊得脉象浮数,苔白润根厚,又症见易头汗出,饮水或喝牛奶后常呕吐……。一看便知是五苓散证,予服一剂,汗止、吐已,但仍不爱喝牛奶,因尚有嗳气、腹胀等症,知此时为茯苓饮证,遂予服两剂而痊愈,转而一天能喝四瓶牛奶。其父母甚是感慨,立志要自学中医。又曾治一青年咳嗽二月,曾服中药数十剂不效,而剂量、药味越来越大、越多,视其方,多为养阴清肺之剂。诊时症见咽中干,不思饮,恶寒无汗,鼻塞头痛,脉沉弦,苔白润。此证乍看是阴虚肺热之咳。实是少阴挟饮之咳,是麻黄附子细辛汤适应证,仅服一剂而解。
“执一法不如守一方”,看来是有一定道理。实际也是让人们重视辨方证。古今不少人看到了证和方剂间存在着一定对应关系,重视了证和方剂间的关系的研究,也希望对证的本质做出科学的阐明。这对发展中医有着深远的意义。
——————录自《燕山医话》
 
 
从一个病例谈熟背与理解经典条文的重要性
患者,男,49岁,建筑工人。2002年11月19日初诊。患者近2年来,每当入冬天时感觉胸脘部发凉,面积比手大,晚上休息时喜将两手放于胸脘部,则发凉的感觉好转。出气时舒畅,吸气时难受,食欲不振,进食后胃脘不适,面白少华,身体较瘦,偶尔眩晕,舌质暗红苔薄黄,脉缓少力。处方:茯苓60g  桂枝40g  苍白术20g  甘草20g。
  2002年11月24日复诊:11月19日方服至第3剂时,胸脘部发凉的症状减轻,精神、体力好转,服至第5剂时,胸脘部发凉已消失食欲增强,舌偏暗红,苔薄黄,脉弦缓按之少力。守原方2剂,巩固疗效。
  老师:该病人为何用苓桂术甘汤?
  学生:(大学三年级,正学《金匮要略》)4人思考良久,皆无言以答。
  老师:《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篇》第八条已明文指出:“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手大。”该病人不就是如此病机和主症吗?
  学生甲:原文说的是“其人背寒冷如手大”,可这病人是“胸脘发凉比手大”呀?
  老师:学经典,背条文,不可死于句下,既要熟读背诵,又要正确理解,更要活学活用,方为良医。
  病人:为何我冬天犯病,天气暖和了就没事了呢?
  老师:中医讲天人相应,人是一个小天地,人之病有的与自然界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就说您的病吧,“胸脘部发凉”,冬季犯病,这与您的身体阳气不足,冬天之阴寒气盛有关,而夏天阳气盛,有利于你的身体,故不犯病。
  病人:哦。
  老师:历代名医学习经典的成功经验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背熟,二是理解,三是应用。强调学习要熟读背诵,由来已久,可追溯到《素问*著至教论》:“诵而未能解,解而未能别,别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足以治群僚,不足治侯王。”杨上善注云:“习道有五:一诵,二解,三别,四明,五彰。”可知习医之道首先应从背诵开始,熟读背诵是基础但是不要停留在“诵”的阶段,而应向正确理解、比较辨别、深明大义、发挥昭彰等理性思维发展。须知背诵这种机械记忆与理性思维是相辅相成的。古人云:“书读千遍,其义自见。”只有书熟才能理明,只有理明才能应用。
  例如分析该病人的病情,必须背熟和理解《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中的4条原文,即第八条:“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手(有的版本为‘掌’)大。”第一条:“其人素盛今瘦……。”第十五条:“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原文说明饮留心下,阳气被遏,不能布达于背,则见背部一处寒冷如手大。那么,阳气不能布达于胸脘,则“胸脘部发凉”,不更好理解吗?其食欲不振,纳呆食少,水谷精微来源不足,则“素盛今瘦”,面白少华。饮阻于中,清阳不开,则“目眩”。阳气不足,水饮停聚,血脉不畅及饮郁化热,可见舌暗红苔薄黄。脉缓少力为阳气不足而推动无力之本脉,不一定“偏弦”也。至于喜将两手覆于胸脘之病位,以虚则喜按,寒则喜温,《伤寒论》所谓“其人叉手自冒心”,此之类也。
  仲圣大法已明,主方已备,方证相对,必获良效。且仲圣示人以活法:“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柴胡证如此,苓桂术甘汤证亦如此。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方为智者。
——————————录自《中国社区医师杂志*名师垂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