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河北省张家口市把发展杏扁生产作为全市生态建设的重点内容,他们集中人力物力,实施优惠政策,使杏扁生产不断向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方向迈进。 截至2004年底,全市杏扁基地面积达161万亩,杏扁基地粗具规模,40多个乡杏扁面积超万亩。基地总面积约占全国1/3,总产量占全国1/2,成为国内最大的杏扁基地。基地覆盖1300多个村,120多万农村人口受益。形成了涿鹿县矾山镇、蔚县北水泉镇和常宁乡等10个专业乡、305个专业村。其中,1000亩以上基地村达到300多个,5000亩以上基地乡达到35个,1万亩以上基地乡达到40个。今年春季,全市又新栽植杏扁12.4万亩,山杏37.4万亩。 张家口市的杏扁年产量达到450万公斤,为全市十几家加工厂提供果肉、果核等副产品1300万公斤。全市产区群众人均杏扁收入近百元,专业乡、村人均杏扁收达800元~1000元。位于小五台山脚下的蔚县常宁乡宋家庄村,年平均温度只有6.5℃,他们把发展杏扁作为全村支柱产业,发展杏扁1000多亩,人均近3亩。该村连续多年人均杏扁收入超千元,成为典型的杏扁小康村。常宁乡安庄村的3亩杏扁示范园,曾创造了亩产172.5公斤、亩产值7900元的全国最高纪录。 为实现杏扁基地建设良种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的目标,在条件较好的地区,基地主要发展了“龙王帽”品种,约占种植面积的70%,辅之以丰产性较强、可做授粉品种的“一窝蜂”(约占20%);在温度较低、“倒春寒”较为严重的地区,重点发展了10%左右的“优一”品种。该品种是由张家口市林科所和蔚县林业局选育出的,丰产、出仁率高,抗花期低温,是不可多得的耐寒良种。近两年,他们又引进了国家杏李种质资源圃选育的“国仁”、“优仁”两个品种试种。 张家口市把杏扁产业列入全市八大农村支柱产业之一,通过招商引资、部门协调,利用优惠政策促进企业联合,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已经形成。蔚县组建了杏扁总公司,资产1200万元,年加工杏扁能力1000吨,年产值2000万元。该公司的产品已打入香港、澳门、北京等国内10多个大中城市的市场,并成为南方和东方两大航空公司的航空配餐食品。涿鹿县果仁公司、信仁公司、神鹿公司等杏扁精包装厂,年包装加工杏扁5000多吨,提高了产品档次。涿鹿县以杏核为原料生产的活性炭行销全国各地;怀来、蔚县、涿鹿、怀安、万全等县的十几个果品加工厂以杏肉为原料生产果脯、果丹皮、果茶等产品销往京津等大城市,有的还出口国外。 为把杏扁产业做大做强,张家口制定了发展目标:每年发展15万亩~20万亩山杏,到2007年达到260万亩,杏扁产量500万~600万公斤,产值1.8亿~2亿元;2010年达到300万亩,同时贮备山杏资源100万亩,视市场情况嫁接改造,保持杏扁产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张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