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望篇】豳国地望考

 太阳之风600 2011-12-31
【地望篇】豳国地望考
时间:2010-2-1 8:39:17   来源:中国庆阳网   作者:汪受宽   编辑:周国栋 浏览次数: 284
 

豳国地望考

汪受宽


  殷商时期,周人先祖不窋由关中北行,定居于戎狄之间。其孙公刘建立豳国,积聚实力,争取民心,历经十余代,前后三百余年,到古公亶父时才迁往周原,最后成就王业。豳国是周族由一个西方小部族变成文明礼仪之邦的关键时期。古人说豳为“周家立国之本”,“周之王业由于此,所以传世历年之永也。”弄清豳国的正确地里位置,对于先秦史和中国文化史研究有重要意义。
  在讨论豳国的地望之前,必须先给豳的概念定位。《史记·周本纪》言:
  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犇戎狄之间。不窋卒,子鞠立。鞠卒,子公刘立。公刘虽在戎狄之间,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自漆、沮度渭,取材用,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周道之兴自此始,故诗人歌乐思其德。公刘卒,子庆节立,国于豳。
  ……古公亶父复修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熏育戎狄攻之,欲得财物,予之。已复攻,欲得地与民。。民皆怒,欲战。古公曰:“有民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狄所为攻战,以吾地与民。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之而君之,予不忍为。”乃与私属遂去豳,度漆、沮,踰梁山,止于岐下。

  这段记载告诉我们,豳,既是指不窋至古公亶父的诸位周先公所居“戎狄之间”的大范围的豳地区,又特指公刘、庆节至古公亶父所居的豳国,更具体指豳国都城。豳的概念之所以有大小,是因为周人既居于戎狄之间,又要从事农业生产,还在不断发展壮大自己,其所活动的范围必然较大。豳国的政治中心豳都,或称豳邑,后人又称豳乡、豳亭,自公刘建豳至古公亶父离豳南迁前,始终在一个地方。《诗经·豳风·七月》所述之“豳”,亦指此。先秦习惯于以方国民简称其都邑,因而所谓豳,在许多情况下就是指豳国的都邑。本文所要考证的,就是公刘豳国都城豳邑的地望。
  历代关于豳国的地望,有多种说法。
  最早为汉恂邑县境说。班固《汉书·地理志上》右扶风栒邑县下,自注言:“有豳乡。《诗》豳国,公刘所都。”是西汉栒邑县境有豳乡,即公刘之豳国都城的旧址。
  第二种是稍迟于班固的东汉文字学者许慎的汉美阳说。《说文解字·邑部》载:“邠,周太王国,在右扶风美阳,从邑分声。豳,美阳亭,即豳也。民俗以夜市,有豳山。”美阳,在今陕西武功西北。此说当与汉宣帝时发现的一尊周鼎有关。《汉书·郊祀志下》记载,宣帝时,右扶风美阳县发现一尊有铭文的鼎,京兆尹张敞释读鼎上文字为:“王命尸臣:‘官此栒邑,赐尔旗鸾黻绸戈。’尸臣拜手稽首曰:‘敢对扬天子丕显休命。’”共三十二字。因汉人多认为“ 栒邑,即豳地”,故许慎《说文》称豳在美阳。然而,鼎是可以移动之物。张敞已经明言,过去就有过鼎之出土处并不是原来置鼎地的事例,故将此鼎之出土处视为是周栒邑即豳国之所在的说法未免难以成立。况且,美阳在岐山东南,先秦史文献称豳在岐山之北,将美阳释为古之豳国,与史书所记方位不符 ,因而许慎此说不为历代学者认同。惟齐思和先生以该说为是,言:“以豳在渭上(即今武功东北)最可信据,而从无敢从之者。习非成是,积重难返,可慨也已。”
  第三种是汾城(今山西新绛)说。钱穆先生在《周初地理考》中提出:“周人盖起于冀州,在大河之东。后稷之封邰,公刘之居豳,皆今晋地,及太王避狄居岐山,始渡河而西。”到1939年成书的《国史大纲》中更明言:“窃疑邠在山西汾城,逾梁山乃西避,非东迁。周人祖先之活动区域,亦在大河西部一隈之四圈,稍后乃误以风翔岐山说之。”汾城,在今山西新绛。近代史学好新奇,趋独创。钱穆先生山西汾城说一出,就为不少治先秦史者信奉。考钱穆先生此说,恐受汉晋人《汉书》注的启发。《汉书·地理志上》右扶风 栒邑县下颜师古注曰:
  应劭曰:“《左氏传》曰‘毕、原、郇、,文之昭也’。郇侯、贾伯伐晋是也。”臣瓒曰:“《汲郡古文》‘晋武公灭荀,以赐大夫原氏黯,是为荀叔’。又云‘文公城荀。’然则荀当在晋之境内,不得在扶风界也。今河东有荀城,古荀国。”师古曰:“瓒说是也。此栒读与荀同,自别邑耳,非伐晋者。”
  按,应劭、臣瓒所言之郇与荀,实为二地,颜师古已言明。《通志·氏族略》辨之甚详,其《氏族略二》云:“郇氏,周文王之子封郇侯,或言第十七子。郇国故城在邠州三水东,其后以国为氏。郇音荀,一音环今
  有环音之氏,而未闻荀者。”《春秋经传集解·僖公二十四年》:“军于郇。”杜预注:“解县西北有郇城。”杨伯峻该条下注:“据《一统志》在今山西省临猗县西南。”则《左传》所述春秋之郇邑在今山西临猗一带。《氏族略三》言:“荀氏,晋之公族也,隰叔之后。……荀邑在绛州正平西十五里。……荀本侯国,姬姓,晋灭之,以为邑。荀侯之裔,亦以国为氏。”则荀在今山西新绛东北,与郇为另一封邑,在另一地。显然,不能因为春秋时在今晋南有郇与荀,就断定西周初之栒邑不在今陕西省境。上引汉宣帝时美阳出周鼎,证明所言栒邑应在关中及其附近,不可能在远至千里之外的晋南。况且,古代地名随封(邑)君迁徙而移动的现象屡见不鲜。原在今陕西华县的郑,东周初迁至今河南新郑是一例。《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富辰所言文王子十六封国中的毛,“毛公鼎、毛伯敦盖并出扶风,似可推知毛公采邑西周时在扶风,东迁后在洛阳附近”,也是一例。钱穆先生以晋南新绛释邠(豳)国地望,无法圆满地解释《诗经·公刘》及《史记·周本纪》所言与豳相关的溥原、隰原、皇涧、百泉、南岗、漆、沮、渭、梁山、岐等地名,实难成立。
  班固去古未远,其豳在西汉恂邑县境的说法为历代经史学者所认同。东汉郑玄《诗·豳谱》笺:“豳者,后稷之曾孙也公刘者,自邰而出,所徙戎狄之地名,今属右扶风栒邑。”西晋张华《博物志》言:“扶风郇邑豳乡,公刘所封。”隋陆德明《经典释文》说:“豳者,戎狄之地名也。夏道衰,后稷之曾孙公刘自邰而出居焉。其封域在雍州岐山之北,原隰之野,于汉属右扶风郇邑。”
  后来,由于地名的演化及认识的差误,《汉书》豳在西汉栒邑县之说,析变出豳在今陕西旬邑县、今陕西彬县以及今甘肃宁县的三种说法。
  今陕西旬邑境说,如《元和郡县图志》卷三《邠州》云:“豳国城在今州理东北三十九里三水县界,古豳城是也。”唐邠州治今陕西彬县,唐三水县在今陕西旬邑境。
  今陕西彬县境说,其实来自于后代学者的误解。《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为之歌《豳》。”西晋杜预云:“豳,周之旧国。在新平漆县东北。”《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徐广曰:‘新平漆县东北有豳亭。’”新平郡治漆县,即今陕西彬县,为旬邑的西边邻县。杜、徐二氏之所以称豳在晋朝时漆县的东北,是因为曹魏至晋初,栒邑县被裁撤,并入漆县,言豳在漆县东北,实际上还是指汉恂邑县境。而唐《括地志》不加区别,沿袭杜说,称“豳州新平县,即汉漆县也。《诗》豳国,公刘所邑之地也。”称新平就是汉代的漆县,亦即公刘豳邑之所在,将豳说成在唐朝新平县境,这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汉漆县与栒邑为邻县,汉漆县境无豳。只有晋时并栒邑入漆县,以至将豳亦一起并入。后来有的学者不加考察,以讹传讹,遂有了豳在今陕西彬县的误说。
  今甘肃庆阳市宁县说,如《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宁州》云:“当夏之衰,公刘邑焉……按今州理城,即公刘邑地也。”唐宁州治定安县,在今甘肃宁县。
  当代学者多从陕西旬邑或彬县说,有的则笼统地称豳在今陕西彬县、旬邑境,极少赞同甘肃宁县说。
  《汉书·地理志上》之豳在西汉右扶风栒邑县的说法无可怀疑。但是,西汉之栒邑县治今何处,豳乡又在西汉栒邑县境的何方位,却是辨析豳国今地的关键问题。
  可供分析西汉之栒邑县治方位的早期文献是《史记·郦商列传》。文云:“项羽灭秦,立沛公为汉王。汉王赐商爵信成君,以将军为陇西都尉。别将定北地、上郡。破雍将军焉氏,周类军栒邑,苏驵军于泥阳。赐食邑武成六千户。”“焉氏”。《汉书·郦商列传》作“乌氏”,当是。在楚汉相争的初期,担任陇西都尉的郦商,先后夺取了三秦之北地(治义渠,今甘肃宁县西北)、上郡(治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二郡,又在乌氏(今宁夏彭阳县东南)、栒邑、泥阳(今甘肃宁县东南)三地打败了章邯的三位将军,由此获赐食邑武成六千户。古代史书中将领军功的记载多是依据其战功报告而来,而战报记载的军功则往往是按照战役的先后顺序叙述。乌氏、泥阳在东经106.3°,约北纬35.3°自西向东一线,在两战中间的栒邑之战的战场当亦大致在相近区域。《元和郡县图志》卷三,《邠州·三水县》条言:“ 栒邑故城,在(三水)县东二十五里,即汉栒邑县,属右扶风。”《资治通鉴》卷四0《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言邓禹“引军北至栒邑”,胡三省注引宋白曰:“三水县东北二十五里邠邑原上有栒邑故城。”按北魏时改栒邑县名为三水县,其治所一直在今旬邑县城关镇,则汉之栒邑县治在今旬邑县城关镇东北二十五里(或说三十里)处。查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2),将西汉栒邑县治定于今旬邑县东北约20公里之与北地郡泥阳县交界处,即东经108.4°,约北纬35.3°在线。又查《陕西省地图册》,旬邑县城关镇向东北至县北边界的直线距离不足20公里,为子午岭西延段之山脊,山脊之北今属甘肃省庆阳市之宁县和正宁县。如果我们没有分析错的话,汉代之栒邑县治不在子午岭南麓的今旬邑县职田乡北,就在子午岭北侧的今甘肃省正宁县南邑、三嘉一带。总之,将西汉之栒邑县治所定在今陕西旬邑于甘肃正宁两县交界线附近,应该是合乎史实的。
  《汉书·地理志上》所言之豳乡究竟在西汉栒邑县境内何方位?要作考定,我以为最为依据的是班固之父班彪的《北征赋》。《文选》卷九李善注引《流别论》介绍该赋写作背景,说:“更始时,班彪避难凉州,发长安,至安定(郡治今宁夏固原市彭阳县西),作《北征赋》也。”此赋是历史学家班彪北行的实录,对考定沿途地名地望,有极高价值。《赋》言:
  余遭世之巅覆兮,罹填塞之厄灾。旧室灭以丘墟兮,曾不得乎少留。邃奋炔以北征兮,超绝迹而远游。朝发轫于长都兮,夕宿瓠谷之玄宫。历云门而反顾,望通天之崇崇。乘陵岗以等降,息郇邠之邑乡。墓公刘之遗德,及《行苇》之不伤。彼何生之优渥,我独罹此百殃。故时会之变化兮,非天命之靡常。登赤须之长阪,入义渠之旧城。……
  这一段说的是,班彪因王莽末造成的社会动乱,无法继续在关中居住,遂离开长安(长都)向西北远游。他早晨从长安出发,傍晚投宿长安北边 谷(在今陕西泾阳境)的玄宫。经过云门(即云阳县门,在今陕西淳化西北),远望甘泉宫通天台,高耸入云。登上大山又走下山坡,歇息在郇邑的邠乡。在邠乡班彪联想到先周公刘的遗德,哀叹自己命运的不济。接着前行登上了赤须阪,终于进入了义渠的旧城(今甘肃宁县西北)。
  《赋》中班氏在邠乡联想到公刘的遗德,可见此邠乡即先周之豳邑,是我们考证豳之地望的最要紧处,而最早言及豳之地望的《汉书·地理志上》,也是以豳乡认定为先周之豳邑的。就是说,确定了豳乡的位置,公刘所居之豳邑的地望就清楚了。《赋》中明确说道,公刘之豳的方位,是在甘泉宫的北边,义渠城的东南方,而且先要翻过一个“陵岗”才能到达豳乡。我们查阅汉代文献,知陵岗不是专有名词,故而在此应是一指代词。《尔雅·释地》言:“大阜曰陵。”《说文解字·山部》言:“冈,山骨也,从山,网声。”由此,陵岗者,大山之脊也。查陕西省地形,由今淳化县往北至旬邑县职田镇附近,大体是黄土原梁沟壑区,并无太大的山梁。而在旬邑县与甘肃正宁县交界的子午岭秦直道的这一段却颇为高耸。曾考察过秦直道的王开先生着文说:“沿子午岭主脉北行……下风子梁过马栏河(又名三水河),即上杨家胡同梁。这座山梁很高,现为旬邑县杨家店林场所在地。由杨家胡同稍转西北不远,即到刘家店子,现为甘肃省正宁县刘家店子林场。……刘家店子林场位于子午岭正脊……”据新编《庆阳地区志》,刘家店子海拔1756米。则此“陵岗”当是位于今旬邑县与甘肃正宁、宁县交界的子午岭。看来,班彪是沿着直道北行,再翻越子午岭,转向西,到达公刘所居之豳国遗址的。由此可以确立的是,西汉之豳乡在汉代栒邑县境内的子午岭之北,今甘肃宁县、正宁县境。
  总之,由班彪《北征赋》所记其行踪分析,公刘所居之豳邑地望,在西汉栒邑县北境,今甘肃省庆阳市宁县至正宁县一带,并不在今陕西省旬邑县辖境内。《三辅黄图》卷一云:王莽“分三辅为六尉郡。渭城、安陵以西,北至栒邑、义渠十县,属京尉大夫,府居故长安寺。“此言王莽时曾将栒邑、义渠皆隶三辅下之京尉大夫所辖,即今陕西旬邑县与甘肃正宁、宁县其时皆属同一尉郡,是时并未以子午岭为南北郡县分界。
  东汉大儒郑玄还说到过豳的具体方位。在《诗经·大雅!绵》答张逸问之笺语中说:“豳地今为栒邑县,在广山北、沮水西,有泾水从此西南行,正东乃得周,故言东西云。”还说:“岐山在长安西北四百里,豳又有岐山西北四百里。”广山也不是专有名词,应为群山之意,就豳地及其附近而言,当指子午岭。沮水,为洛水支流,源于陕西黄陵县与甘肃宁县交界的子午岭东侧。泾水源于六盘山东侧,东流经汉泾阳县(今甘肃平凉西北)、安定县(今甘肃泾川北),在今甘肃宁县南与泥水(今马莲河)汇合后西南流入今陕西彬县。依郑玄所言,豳邑的方位在子午岭西和北(该岭在今甘肃正宁县与陕西旬邑县交界一带呈北南、东西走向),泾水由西东流转向西南流之转角处附近,即今甘肃宁县境,就是古豳邑所在。又以郑玄所云,岐山东至长安、北至豳的距离(此四百里当时以路程记,与地图上的直线距离差别较大)计算,在今地图上测量岐山东至西安、北至甘肃宁县的直线距离正好相等。这些都证明,郑玄所言不虚,他说的豳邑在今甘肃宁县境。
  豳邑在今甘肃宁县在汉唐间是学者和皇朝的共识,并因之在今甘肃庆阳市境设置以豳命名的行政区域。《魏书·地形志下》言:“豳州,皇兴二年(468)为华州,延兴二年(472)为三县镇,太和十一年(487)改为班州,十四年为邠州,二十年改焉。领郡三,县十。”《隋书·地理志上》北地郡言:“后魏置豳州,西魏改为宁州。大业初夏曰豳州。……新平,旧曰白土,西魏置豳州。开皇四年(584)改县为新平,大业初州废。”元初史家胡三省考订了北魏豳州设置的沿革,言:“皇兴二年,置华州于北地,太和十一年,改为班州,十四年为豳州,领北地、赵兴、襄乐郡。”北魏及隋大业初两设的豳州,治今甘肃宁县,盖因此地古有豳国。而西魏在新平(今陕西彬县)所设豳州,后称南豳州。相对于此,以治今宁县之豳州称为北豳州。近年,在宁县县医院工地发现巨碑一方,碑额题“大代持节豳州刺史山公寺碑颂”,铭文有:“大代正始元年(504)岁在甲申,七月丙午朔,十五日庚申……持节都豳州诸军事、冠军将军、豳州刺史山累率州府纲佐,仰为孝文皇帝立追献寺三级”云云。该碑为北魏豳州治在今甘肃宁县之物证。陆德明言:“豳者,戎狄之地名也。夏道衰,后稷之曾孙公刘自邰而出居焉。其封域在雍州岐山之北,原隰之野,于汉属右扶风郇邑。”原隰野之,在周称大原,今甘肃庆阳市境的董志原,该原是黄土高原上最大的一块原面,面积达910平方公里。宁县在董志原东南境。故陆氏亦以为豳在今庆阳市境,不在今陕西旬邑。
  豳为公刘所建之豳国的本字。但因豳与邠通用,故亦有以邠代豳者。唐开元十三年(725),玄宗“以‘豳’字与‘幽’字相涉,诏曰:鱼鲁变文,荆并误听,欲求辨惑,必也正名。改‘豳’字为‘邠’。”从此,人们多以邠替豳,甚至据以改古文、古籍,导致二字更难区分。
  以上据历史文献考证,不窋、公刘活动之豳地,在今甘肃庆阳市董志原上,而公刘所居之豳邑,则在今董志原东南境的宁县境,西汉时属栒邑县。但唐颜师古注释《汉书·地理志下》“公刘处豳”句时,将班固原话照搬至唐,言:“既今豳州栒邑是。”从而在不经意间犯了大错误。第一,唐朝并无栒邑县,北魏时已改栒邑为三水县。”《魏书》卷一0六下《地形志下》新平郡(治今陕西彬县)下有“三水,二汉属安定,晋罢,后复属。”《新唐书》卷三七《地理志一》邠州新平郡下有“三水”县,无栒邑县。第二,唐时三水县治与西汉栒邑县治不在一处,唐三水县治在西汉栒邑县治西南二十五里。第三,唐三水县疆域比起西汉栒邑县已大大缩水,古豳邑不再唐三水县境内。所以公刘之豳邑虽属西汉之栒邑,却绝不等于在唐之三水(栒邑)县境,何况唐并无栒邑县名。颜师古《汉书注》影响极大,其说为历史学者征引,而唐以后旬邑县治及其疆域并无大的变化,人们却随颜师古误以古之豳国在今之陕西旬邑县了。
  颜氏的误说,迄今未见有学者挑明。但历代甘肃庆阳地方的官员、学者却从来没有忘记本地曾是周文明兴起之地的历史,在地方志中屡屡陈述有关史事,每当朝廷征集地方图志时,庆阳地方官员更要将本地的先周历史遗迹详细上报,而为历代全国一统志所采用,从而保存了豳在甘肃庆阳市境的真史。地方志如,明《嘉靖庆阳府志》卷一《建置沿革》称,“庆阳(府治今庆城县)乃古唐虞雍州之域,周之先后稷子不窋所居。”“宁州(治今宁县),本公刘故属邑”。卷一七《古迹》称,“不窋城,即府治。夏政衰,不窋失官,自窜于斯,所居成聚,故建城而居焉。”“公刘邑,在(宁)州治西一里许,周之先公刘居此。”卷一七《陵墓》,“不窋墓,在府城东三里许 畔。碑刻剥落,止有片石,大书‘周祖不窋氏陵’,殿宇基址犹存。嘉靖十九年,御史周南、知府何岩,立碑表墓。”全国一统志如,《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在宁州彭原县(治今宁县西北)条下言:“当夏之衰,公刘邑焉。周时为义渠戎国,其后戎翟功太王,亶父避于岐山而作周。按今州理城(治定安县,即今宁县城),即公刘邑地也。”在庆州顺化县(今庆城县)条下言:“《周本纪》曰,夏氏政衰,后稷子不窋奔戎翟之间,今州理东南三里有不窋故城是也。”《太平寰宇记》卷三三庆州(治今庆城县)条下言:“夏衰,后稷子不窋奔戎翟之间,今州理东南三里有不窋故城。”在卷三四宁州条下言:“公刘邑也。”《明一统志》卷三六《庆阳府·建置》言:“周之先不窋所居,号北豳。”宁州条下言:“本公刘邑。”《庆阳府·风俗》言:“旧志,庆州,不窋、公刘所居之地。”《庆阳府·祠庙》有“不窋庙,在府城内。不窋,后稷子,周先祖也。庙有塑像,东西两壁绘文王以下三十七王像。”“公刘庙,在廉城西南八十里。公刘,后稷之曾孙,庙有宋守王庶所撰碑。”《庆阳府·陵墓》有“不窋冢 ,在府城东三里,碑久剥落,上有片石,大书‘周祖不窋氏陵’”。《庆阳府·古迹》有“不窋城,在府境内,夏政衰,后稷子不窋奔戎翟之间,建邑而居,即此城”。清《嘉庆重修一统志》卷二六二,《庆阳府·古迹》有“公刘庄,在安化县北三十里,其地有腴田数亩,号天子掌,人不敢垦,相传为公刘庄”。《庆阳府·陵墓》有“夏不窋墓,在府城东三里”。《庆阳府·祠庙》有“不窋庙,在安化县南”。“公刘庙,在安化县西南八十里”。可以说,甘肃庆阳地方的官员、学者古往今来,都没有承认过所谓“豳在今旬邑”的误说。
  现代考古数据也为先周豳国在今甘肃庆阳市境提供了佐证。周先祖不窋至古公亶父十余代的居住中心在子午岭西麓今庆城、合水至宁县一线,时间大体为三百多年,约为公元前1500—前1150年间。庆阳市境考古文化分期基本明晰,先是仰韶文化,后是齐家文化,接着是寺洼文化和周文化。1984年,甘肃省、地、县文物部门和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在合水县蒿铺乡石桥村九站遗址区域内进行考古发掘。遗址属于寺洼文化,在寺洼文化层的上部迭压着早周文化层。在清理的八十座寺洼文化土坑竖穴墓葬中,出土了近千件陶器和一件铜刀,一件铜饰。此处出土的陶器羼料粗糙,器壁钝厚,质地较松散,器表呈橙黄色。典型器物为马鞍形口橙陶双耳罐。经碳14测定,其绝对年代距今3370±110年。这个年代与周先祖在庆阳地区生活的时代大体同时,应断定为先周文化遗迹。九站文化出土的马鞍形口橙陶双耳罐,近二十年,在庆城县东山周祖陵、宁县庙咀坪等地都有出土,证明三县的先周文化一脉相承,时间相近,都是周先祖生活过的遗留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