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篇网名叫做“漏屋”的老师花一个月心血写成的关于英语学习的误区及方法,纠正了自己长期以来对英语学习的错误认识,颇有收获,在此非常感谢漏屋老师!!!(下面的所有精华内容也来自漏屋老师的帖子,谢谢。)第一,英语不是依靠记忆就能实现的学习。典型例证,一个失忆的人依然知道如何说话。这就说明语言与记忆无关;第二,英语不一定要在外国的环境才能学会,因为即使你听到很多声音,但那属于无效的输入,你不熟悉内容,完全不知道说的是什么,对英语的提高毫无意义。 漏屋老师将自己提倡的英语学习方式称为“可理解性获得式学习”,分为四个阶段:建立反射期、提升期、增长期、实战期。 第一个阶段:反射期 目标:将图案与声音结合起来,通过刺激人的大脑中枢,建立有效地反射,以至于听到声音,头脑里面就出现了对应的图像。这样就能第一时间知道对方在说什么。漏屋老师指出,很多时候我们听英语会受到阻碍,是因为我们长期接受的教育是翻译式学习。习惯性在听英语的时候,先将其翻译成中文。科学家做过实验:如果听到外语需要必须在大脑中翻译的话,正常速度的语言一般人只能翻译到第三个字就跟不上了,个别人能翻出四个,几乎没有人能超过四个,可大量的句子都是超过四个单词的呀。所以结论就是“会用任何语言流利交流的前提是必须能用这种语言思考,做不到的就永远不能正常交流。” 具体要求: 1.避免使用中文翻译,充分建立条件反射; 2.不要试图说英语,只练听力; 3.不要看任何拼写,把拼写的学习完全放弃; 4.如果有外教参与,外教可多用肢体语言或用手画图协助这一过程,不要教课; 5.不要怕听错,要放松和有信心;
1.第一轮给四个不同的画面,大家猜测听到的“声音”可能是哪个画面。如果是真是零基础,有75%可能会猜错。但没关系,猜错了也是猜了,猜错了换,最多四次,总会对嘛。 2.第二轮四个图象出现,会包含前一轮的一两个图象。因为你刚猜对过,所以有印象,用排除法,很容易猜到新声音对应的画面,然后进下一轮。 3.接下来按一个科学的重复和替换次序,不断重复,变换和推出新图片。你会越猜越快,越来越会猜。关键点就是随时观察图象,把它和听到的声音一起印在大脑中。 T. P. R.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全身反应法”是:通过语言学习者听到一个外语指令,用身体动作对它做出对相应的反应,从而使听者逐渐自然建立语言能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听到“Stand Up”就从坐位上站起来,听到“Touch your nose”就去摸自己的鼻子。 1、 主张学习者通过“可理解输入”先建立听力能力,不强迫学生开口说; 2、 降低学生紧张情绪; 3、 左右脑协调使用,共同实现语言能力(左脑负责接受指令,右脑负责做动作); 4、 模仿真实的语言环境; 5、 不教语法知识,也不急于学读写; TPR WORD LIST: General Body Movements: stand up,sit down,walk,stop,turn left,turn right,turn around,walk backwards,jump,hop, bend over,squat,walk 3 steps, 5 steps, etc., face ___ (face me; face the wall, face the door, etc.),lift up your right leg (left leg, right arm, etc.),lower your leg (left leg, right arm, etc.), shake my hand,kiss me (on the cheek!),make a fist,clap your hands,wave Facial things: smile,cough,laugh,cry,sneeze,open your mouth,close your mouth,stick out your tongue,put your tongue back in,wink,blink,wiggle your nose General verbs you can use with objects: where is, touch,show me,pick up,put down,put it back (return),drop, move,give me (give him),take it back,throw,catch,turn over (flip),put the _____ on (under etc.) the ______,push,pull, lift Kitchen table stuff: cup, plate, bowl, knife,fork,spoon, napkin / tissue, dish,big round serving tray,tray you’d serve tea or coffee on,table,chair kitchen stuff: pan, oven,stove,sink,faucet,counter,cupboard,refrigerator basic foods: flour,sugar,bread,tea leaves,coffee grounds,rice,nuts,yogurt,candy, etc. drinks: water,milk,juice,soda,yogurt (drinking),coffee,tea fruits/vegetables: apple, banana, orange, plum, grapes, fig, dates, raisons, lemon,pomegranate,tomato, cucumber, zucchini, onion, carrot, eggplant, small eggplant,potato, garlic, parsley, lettuce, grape leaves, celery, mint,cabbage, etc. 经过两三个月的“图象+声音思维”训练,一般能掌握1000个左右的“声音”,它们会在很多英语句子中频繁出现,而且大部分是句子的“骨架”。虽然这时听整句子还不懂,但已经不再是完全莫名其妙的声音了。而且经过了TPR等条件反射式的训练,对很多“声音”的反应速度还是相当好的。 第二阶段:提高期(Upping the Ante): 目标:能在这一阶段语言难度下,由简单句组成的,对带有画面的故事情节进行连续的语言描述。故事是连续的,情节和画面的设计,应该是通过我们的观察,现有语言成分的掌握,与实际生活经验的联系以及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上下文的关联,“预测”得出每句话的含义。 具体要求: 1、要学会听懂单句子,建立整句的英文思维; 2、达到能听懂简单的,可能是慢语速的整段英文; 3、 在提高期后期开始尝试简单“说”英语,实现简单沟通; 4、开始引入阅读材料(不是学习如何阅读); 具体方法:提供“可理解性输入i+1”,最好采取视觉辅助方式,新增内容(+1)是在我们现有水平(i)下 “可预测”(Predictable)的。 1.续列法 (Series Method) 比如如何开门:“First you take out your keys.(拿出钥匙) This is the key.(晃晃钥匙) Then you find the lock on the door. (找到锁)Use your key to unlock it.(用钥匙开锁) Turn the doorknob this way.(拧门把手) Then you push the door open,(推开门) enter the room,(进屋) and then close the door behind you. (回身关上门)。” 上面这种训练还是单人的“独角戏”,达到一定熟练程度就可以进入接下来第二部的 “生成对话”(Dialogue Generation)。 2.生成对话 (Dialogue Generation) 1. 使用生活经验中熟悉的情景或经验能够预测的情景; 5. 绝对禁止阅读和记笔记; TPR-O (TPR with Objects) TPR-P (TPR with Pictures)
第三阶段:增长期 Getting Serious 目标: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语言难度和量增长。重点还是听力,但可以开始有针对性地说英文,同时需要进行阅读(但主要并不是为了学习如何阅读)。 具体要求:把输入材料限制在一个较窄的话题范围内,效果明显要比涉及面宽要好。原因是窄范围题材的材料比较容易利用很高的熟悉度帮助增加理解性并保持很高的连贯性,从而能集中力量提高听的能力。当整体能力达到一定高度时,再拓宽题材范围。大家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手边接触到的材料,集中听一个或几个人声音的,同一题材和话题的讨论等。另外这样做对听力障碍之一的knowledge/cultural bank也先容易避免,同一话题对此要求低和容易逐步建立与就这一话题相关的knowledge/cultural bank。开始时一旦着急拓宽题材,很快会降低可理解度同时造成时间浪费。 1“从上至下”的听力处理 (Top-down Processing) 从上至下的方式是在听一个听力内容前,先对整段内容的题目,大致内容做了解,甚至可能是自己以前非常熟悉的内容。这样做有助于听者对全文的理解而不至于“迷失”,同时可以根据听懂的部分去“预测”其他不熟悉部分的意思。这要求听者应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背景和知识参与“预测”过程。 2“自下而上”的处理过程 Bottom-up Processing A Sample Acquisition Cycle 1, 先听整段原文,段落长短控制在正常速度10钟内放完。难度选择应该是控制在第一遍能听懂的程度是70%上下。不要看文字或字幕。这步的目的主要是先熟悉要学的内容或说是该内容的声音。 这个阶段与第二阶段比较类似,但是增加了一些难度,并从多个人描述的语言转为多对话的语言。故事还是要有连续性,图像辅助也还是必要,但语言的内容应该是不仅能靠图像才能明了,而是根据故事的发展,上下文的联系,前后逻辑关系和自己熟悉的知识,生活经验等实现能够“预测”含义,并且能经常在后面以不同的形式反复出现。这一阶段与前阶段最大的区别是表现在学习形式上,由原来单纯的听,变成了听说读的循环配合。
第四阶段:实战 这完全在于个人的发挥了。不过,鉴于这个阶段对于词汇量的要求,不妨辅以一些记忆单词的方法,比如词根记忆法。
(再次非常谢谢漏屋老师,我整理出来其中自己最需要的资料,为了更好的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