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生之道三四五六

 太阳下的森林 2012-01-12

 古人将修身养性相提并论,融为一体,有许多观点值得我们借鉴。其中比较有借鉴意义有以下四种观点:
­
      “
三戒论。孔子曰:少年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其中老而戒得的观点尤其值得老年人深思。者,获取、占有之意也。老年人历经沧桑,深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人生只是一个过程的道理,更应珍惜健康。 ­

      “
即中医学的四损说,即肝劳神损、脾劳食损、肺劳气损、肾劳精损四损说告诫人们在工作生活中要讲和谐,要有规律和节奏。同时,饮食结构要科学合理,注意劳逸结合,这样才能达到修身养性、延年益寿之目的。 ­

      “
养身五难。三国时魏国的名士,玄学家嵇康在〈答难养生论〉篇中论及不少养生问题。养生五难指五种妨碍养生的有害行为:名利不灭,此一难也;喜怒不除,此二难也;声色不去,此三难也;滋味不绝,此四难也;神虑转发,此五难也。分别指追逐名利、狂欢暴怒、贪恋声色、嗜食肥甘、情志不稳等行为。 ­

      “
即除六害。老子在〈太上老君养生真诀〉中指出,若能摄身者,当先除六害,然后可以延驻。何名除六害?一曰薄名利,二曰禁声色,三曰廉货财,四曰损滋味(节制饮食口味),五曰屏虚妄(除却痴心妄想),六曰除沮妒(戒除败坏、妒忌他人)。六者若成,则养生之道徒设耳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