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身养心脾,五脏情绪策源地

 一凡813 2012-01-14

养身养心脾,五脏情绪策源地

“心”喜若狂,注意要放宽心

在中医理论中,心始终和喜联系在一起,大家都听说过“心花怒放”这样的成语,说明喜悦的感觉是和心紧密相关的。这种积极的情感和心脏可以互为反映,如果一个人身体好、情绪乐观豁达,一般而言他的心脏功能也比较强大。而喜悦这种积极的刺激也是可以让心脏受益的,人们总是对心脏不太好的人说“宽心”,“宽心”“乐观”也是一味拯救心脏疾病的良方。西方人也在很早的时候就注意到了心脏和喜悦的关系,英文中的“lightheart”就有“高兴”的意思。西医认为心脏是循环系统中的重要脏器,它负责将氧气带到身体的每个角落。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谁到了一个空旷并且有茂盛植物的地方都会感到心情愉悦,即使当时阴天,甚至原本心情并不愉快。充满了氧气的自然环境可以调整情绪,就是因为人体通过心脏的循环得到了充足氧气的结果。实验 数据证明吸氧是可以治疗“情绪不稳定”、“情感淡漠”和“对外界环境丧失兴趣”这样的心理疾病的。 大家知道了心脏和我们的“喜悦”相关联后,还要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要懂得“喜不大笑”。有些人一遇到得意事就会眉开眼笑、喜形于色,佛经上讲“笑不露齿”,意思并不是限制我们表露心中的欢喜,而是要时刻记住“对失意人不谈得意事,处得意时莫忘失意时”的道理;同时还有一层身体方面的考虑,就是“喜极则易气散”,过于喜悦了是要消耗大量的“气”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心脏病人就是因为狂喜而导致犯病。对于心脏而言,喜悦是要适度适量的事情。

怒从胆边生,一生气就红眼

成语中有“肝胆相照”的成语,从人体解剖学角度看,肝脏和胆是相依相傍的两个脏器。老话说“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胆边”即是指的肝脏,说明肝脏是愤怒情绪的来源,其实更应该说“怒从胆边生”才对。生活中大家都见过这样的人,一着急眼睛立刻就会红,“急红了眼”也是形容人体这个变化的。眼睛和肝脏是直接相关的,肝脏的一切变化都会在眼睛中体现出来,因此中医还讲究吃肝可以“明目”,一着急、生气就“红眼”,也证明了肝脏和愤怒情绪的关系。西医认为肝脏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解毒,帮助人体将血液中代谢出来的废物和毒素排出体外,如果病人“肝气瘀滞”,肝脏解毒排毒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毒素沉积于身体,情绪自然就容易波动。《黄帝内经》中说肝脏能量失衡会产生这样的梦境:肝气虚会梦见草木阴森,人伏在树下不敢起来;肝气盛则会梦见发怒;肝中有邪气就会梦见山林树木等等。人们都说喝闷酒比喝喜酒更容易醉人,原因之一就是肝部在怒气与酒精的双重侵扰下更容易受害。酒中含有许多有害物质,如甲醇、杂醇油、铅等,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要靠肝脏的解毒功能,才能排出体外,如果在生气时喝酒,肝部本来就因为愤怒而受到了抑制,肝解毒功能相应减弱,有害物质更容易积蓄,故对健康极为不利。对于女性而言,月经前很多人脾气很大,西医把这种现象看做是“经前综合症”的一种,中医认为肝脏是造血机构,而月经期间人体将有大量的血液流失,血行于下,而气浮于上,身体的气血不平,气有余便是火,因此就容易发怒了。女性在自己月经来潮前后,一定注意调养自己的情绪,既不要过怒,也别郁闷。过怒和郁闷都不符合正常的生理状态,时间长了就会产生疾病。

饮食重点:补气消火西洋参

与传统是“参”三分“火”的观念不同,西洋参并不是一种热参,而是一种“清凉”参,其味苦、微甘,性凉,具有滋阴补气、生津止渴、除烦躁、清火柔肝、扶正气、抗疲劳的功效,很适合 “清补”。对于那些口干咽燥、虚火上升的人来说每天饭后用3克西洋参,沸水冲泡,当做茶来喝是最滋润不过的了。西洋参还可以放在嘴中慢慢咀嚼,每天饭前饭后都来上一两片,简单又清火,夏天也同样适合服用。

忧悲伤肺,不要学林黛玉

悲伤到极点古人总用“撕心裂肺”来形容,古人的这种感觉是非常准确的,悲伤的情绪总是和肺部相关。古典著作中最著名的“悲伤人物”非“黛玉”莫属,《红楼梦》中这样描述“黛玉每岁至春分秋分之后,必犯咳嗽”。而从中医的角度讲,黛玉的这种咳嗽就是一种由于自身体质和悲伤的情致刺激所导致的。瘦弱的黛玉本身就是气阴两虚的体质,春分乃是大地升发之气极旺之时,肝肾之阴不足,无以涵养阳气,导致阳气外越,肺气不降,所以“必犯咳嗽”。 适度的情绪发泄对人体有益,但过度或长期的悲伤则会影响脏器功能的正常发挥。其实,早在《内经》中就有“悲伤肺”的记载,意思是人过分地忧伤、悲哀就会严重损伤人体肺脏的功能。忧和悲是与肺有密切关联的情致,人在强烈悲哀时,会出现呼吸频率改变、干咳、气短、音哑等症状。说“悲”伤肺气在临床上也有大量的证据,癔症性失音又称功能性失音,是一种以癔症为原因的暂时性发音障碍,得这种病的主因很大程度和悲伤的情绪有关。

饮食重点:益肺的“黄金”法则

很多益肺的食物大多都是金色,柑橘类水果是我们最熟悉的益肺食品,橘皮有清痰作用,可润肺、化痰。橘肉含丰富的维生素C,可增强身体抵抗力,有助于预防感冒。此外,蜜柑、柚子、金桔等都有一定的止咳、益肺作用。南瓜中含有诸多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如多糖、氨基酸、活性蛋白、类胡萝卜素及多种微量元素,还有丰富维生素A、维生素E,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对改善秋燥症状大有裨益。中医认为南瓜有平喘、消肿的作用,常吃,能够预防哮喘、支气管炎等疾病。

恐则气下

“恐则气下”是《素问 举痛论》中的一句,原话是说“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在中医理论中关于“气”有这样几个说法“怒则气上,恐则气下”;“喜则气缓,惊则气乱”;“悲则气消,思则气结”,这些都描述了情致和疾病的复杂关系。恐惧是会让气向下走的,气向下走的几个表现是:肾亏、肾虚,甚至是肾炎。有人说“吓得尿裤子”或者“出现遗精”的现象,就是气向下走的结果。有时候心脏和肾脏会一起表示出对“恐惧”的反应,那是因为心肾二脏在生理和病理上是相通的,心神与肾精又是相互依存来完成人体情致的活动的,神虽藏于心但本于肾,致虽合于肾而本于心。有的人因为害怕而产生心悸,接下来就会有肾脏反应,比如手心足热、腰酸、舌质暗、脉弦等,这些都是因为肾水不能上承心火而导致的心神浮越的表现。惊恐也是男性阳痿的原因之一,《景岳全书》上说“忽有惊恐,则阳道立痿,亦甚验也。”如果不能正视阳痿的原因而又产生了额外的焦虑,病症只能恶性循环,焦虑与恐惧会同时影响肾经的功能。

饮食重点:以“参”补“肾”

海参营养价值极高,在肾病食疗中也是珍品。海参历来被认为是一种名贵的滋补品,清代《本草以新》云,海参有“补肾益精,壮阳疗痿”的功效。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海参体内含有50多种对人体生理活动有益的营养成分,其中胶原蛋白含量极高,18种氨基酸及牛磺酸、硫酸软骨素、海参粘多糖、海参皂甙、多肽等多种成分,钙、磷、铁、碘、锌、硒、钒、锰等元素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等多种维生素。海参最主要的作用是可以补肾益精、滋阴壮阳,有效改善男女肾虚,培元固本。另外中医还讲究以脏补脏,动物的肾脏因为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及某些稀有微量元素,故既有滋补又有强壮之功。

焦虑伤脾

这里所说的脾不是大家通常意义上的脾脏,中医所说的脾具有消化吸收饮食中的水谷精微并将其传输到全身的生理功能,因此中医常会将脾胃联系在一起,通指人体的消化系统。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人体在特别焦虑的时候常常会有一些肠胃反应,便秘、腹泻,或者便秘腹泻交替。这是因为思维长时间地高度集中,思虑太过,气血受阻,淤结在一处,不能通畅运行到周身而致。香港大学曾经做过一项调查,香港总人口的4%—5%常年都被一种叫做“肠胃焦虑症”的疾病所折磨,很多人经常会出现腹泻、腹痛的现象但又查不出病因,一般误认为是自己肠胃较弱或者对某种食物过敏所致,其中尤以那些低收入、低学历者患病率最高。如果这些病人只是按照肠胃疾病或者过敏症状来处理,很难有明显的效果。香港工作压力大,很多人每天处在焦虑和烦躁当中,长此以往由于思虑过重而内伤脏腑的情况就很明显,气机淤结则肠胃功能紊乱,消化吸收功能不能正常运行,逐渐出现食欲下降、食后涨腹的感觉,容易导致消化不良或者便秘和腹泻。

饮食重点:五谷健脾

如果说药补不如食补,那最简单方便的宜脾宜胃的食物其实就在你的身边,五谷杂粮——粳米:又名大米,味甘、性平,有健脾和胃、壮气力、强肌肉之功,用于脾虚烦闷、泄泻、消瘦、下痢。 玉米:又名包谷,味甘、性平,有补中健脾、除湿利尿之功,可用于泄泻、痢疾等病。 粟米:又名小米,味甘咸、性微寒,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肾之功,用于脾肾不足所致的纳食少、烦渴、反胃呕吐及病后体弱等。 高粱:味甘、性平,有健脾益中、渗湿止痢之功,用于小儿消化不良、湿热吐泻下痢等。 糯米:又名江米,味甘、性温,有暖脾胃、补中益气之功,用于胃寒痛、消渴、自汗、便溏、腹泻。 小麦:味甘、性凉,有健脾养心益肾、除热止渴之功,用于口干咽燥、烦躁不安、食欲不振等。 大麦:味甘咸,性微寒,有益气健脾、止渴除烦之功,用于脾胃虚弱之消化不良、呕吐泄泻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