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中国的第一辆自主品牌轿车--“夏利”诞生。由于填补了经济型轿车市场的空白,当时夏利车在中国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整个上世纪90年代,中国路上跑的除了桑塔纳、捷达、富康,国产车就只有夏利。曾作为出租车的主力车型,夏利轿车红遍大江南北,与当年捷达、桑塔纳价格高高在上相比,夏利让人觉得轿车如此之近,以至于当时出现疯狂抢购夏利车的局面,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有车的生活就是从夏利开始的。 2002年,对于夏利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2002年6月14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与天津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联合重组协议,一汽集团持有公司50.98%的股份,对公司拥有控股权,企业正式融入一汽体系之中,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由此得名。但也是从2002年开始,随着消费结构的调整,汽车市场迅速增容,竞争的陡然加剧,夏利也开始走向“下坡路”。 今年也是夏利重组的第十年,回头看夏利重组的十年,对于夏利人来说,或许有太多的无奈。重组之后,天津一汽夏利从经济型轿车企业变成了一个生产基地,夏利车成了一汽品牌下的一个车型而不再从事单独的营销推广,“夏利”品牌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此时,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却处一整个高速发展的阶段,1997年至2003年,奇瑞、吉利、比亚迪正式进入汽车制造和销售领域,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尝试,三大品牌逐渐跻身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前列。2010年,奇瑞全年总销量达到68.21万辆,同比增长36.3%,吉利全年总销售41.5万辆,同比增长26%,比亚迪全年总销量为41.5万辆,同比增长16%。而夏利车这个发展了20多年的老牌汽车企业当年的销量仅为19.8万辆,这个曾经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已经是“虎落平阳”了。 与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新贵相比,夏利或是过于保守,从2002年重整至今,夏利除了轻微的调整外,近几年仅在09年推出2款新车,但从近两年的一汽夏利的整体业绩来看,并没有起到对一汽夏利品牌“救市”的作用。天津一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仁也不得不承认,“我们发展太慢了”。 夏利的新车型也仅仅是在旧车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而已,比如说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零部件还是原来老夏利引入的丰田零配件。 “夏利太保守了。” 汽车业专家贾新光感慨,“还是原来那些东西。”他认为,天津一汽夏利虽然推出了新品,但始终没有脱离夏利原来的设计和技术平台,只是在外观、内饰等方面进行修改,在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零部件并不是真正的升级换代。 对此,汽车工业协会一位工作人员向网易财经表示,“汽车的升级换代,是不能通过‘整容’来改变的,只有整体内在核心的升级才能做到真正的升级换代”。 贾新光指出,“夏利给我们的教训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它不知道如何做好品牌。尽管在宣传中称自己为知名品牌,可知名度并不等于美誉度。” 他介绍说,夏利的“资本”是“老品牌”,维修成本、油耗都在很多品牌之下,但是技术质量及外观设计并不能取得当今消费者的青睐。他分析说:“产品缺乏升级,那么价格就上不去,也就消化不了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就目前来看,夏利的近几年的销售业绩就是其“消化不良”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