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熟地黄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的根,经加工炮制而成。通常以酒、砂仁、陈皮为辅料,经反复蒸晒,至内外色黑、油润、质地柔软粘腻为度。切片用。 熟地黄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肝、肾经。 熟地黄功效:养血滋阴,补精益髓。 熟地黄主治: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潮热盗汗,消渴,腰酸耳鸣。 食疗作用:味甘,性微温。能补血滋阴,补益精髓。用于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血虚,月经不调,崩漏失血;阴虚内热,骨蒸潮热,盗汗;肾阴虚,消渴口干;肝肾两虚、精血不足,腰膝酸软,眩晕耳鸣,须发早白。单用,或与当归配伍炖鸡,用于血虚证或月经不调;配黄芪、山药、天冬,煎汤饮,用于消渴(糖尿病);配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浸酒,用以补虚抗衰。一日可用15~30g。用法与注意与生地黄相似。 中药熟地黄功效与主治的应用 1、中药熟地黄既能养血滋阴,又可补精益髓。用于肝肾不足,精血亏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常与制首乌,菟丝子等同用。 2、中药熟地黄甘温滋润入肝,长于补血。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常与当归、白芍同用。如用于血虚兼气虚者,与党参、黄芪同用。 3、中药熟地黄长于滋阴。用于肾阴不足而致的潮热盗汗、遗精,常与山药、山茱萸等同用。如用于阴虚消渴之轻症,可单味大剂量内服有效;如属重症,与沙参、石斛等配用;如属气阴两亏的消渴,当与西洋参、黄芪等配用。 【古籍摘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