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漂捕飞鱼子的浮垫
收购商库存的鱼子样品 进入4月份以来,在浙江省玉环县坎门应东码头、黄门码头及马鞍山码头出现了很多渔民出海打鱼不用渔网的怪现象。大量的渔网堆积在码头仓库中,代之渔网的却是一种用稻草编织成的浮垫。前不久,笔者在坎门马鞍山码头看到整卡车的稻草浮垫运到码头,而后被渔民抬到渔船上。
“漂捕”船只为何逐年增加 笔者来到玉环坎门办事处的坎门、应东、灯塔、红旗等渔业公司走访调查,每个公司都有十多条渔船从事“漂捕”飞鱼子作业,而且“漂捕”船只数量每年都在增加。据玉环坎门渔民协会有关人士介绍,这两年,由于油价的上涨,作业成本越来越大,而“漂捕”飞鱼子不用消耗什么油,成本低,一条普通的拖虾作业渔船比“漂捕”飞鱼子作业渔船每次出海要多开支1万余元的油费,很多拖虾的渔船都改为“漂捕”飞鱼子。另一方面飞鱼子销路好,有专门的收购商预订,销往福建和广东做鱼子酱,或通过台湾中介商出口韩国、日本及欧美国家,价格也较高,目前市场价每斤高达40元。在坎门海港码头专门收购飞鱼子的阿九告诉笔者,飞鱼子一般要预订才能收到,为了抢生意,他们都偷偷地将浮垫免费送给船老大。一条“漂捕”飞鱼子的渔船如果运气好的话,两个月就可卖上20万元~30万元。一般情况下,每次出海可以卖上8万元~10万元,差点的也有5万元到6万元,比拖虾作业要多挣到2万余元左右。正是由于经济利益的刺激,致使“漂捕”飞鱼子趋之若鹜,且愈演愈烈。
“这种新兴的作业方式肯定会对海洋渔业资源有所破坏”,玉环县海洋与渔业执法大队执法办主任熊德华说。熊主任还告诉笔者,目前,我国对于海上“漂捕”飞鱼子还没有定性,国家没有明文规定,农业部出台的《渔业捕捞许可管理规定》中也没有这一种作业方式。 |
|
来自: 榆杨 > 《颌针 合鳃鱼目 黄鳝 秋刀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