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结构︱中国古建之美——撑起飞檐翘角的斗拱

 知识传承永恒 2018-08-12

斗与拱,均为我国木结构建筑中的支承构件,是横展结构与立柱间最重要的关节。



从柱顶探出的弓形肘木叫拱,拱与拱之间的方形垫木叫斗。斗拱承重结构,可使屋檐较大程度外伸,形式优美,为我国传统建筑造型的一个主要特征。


飞檐翘角,檐牙高啄,自是气象万千,也因此斗拱这种建筑制式成为了等级的标志,皇家独享,民间不得使用。

 

  ●《明史·舆服志四》:「庶民庐舍,洪武二十六年定制,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栱,饰彩色。」


方形木块叫斗,小一点的称为升,弓形短木叫拱(横着为拱,纵者为翘), 斜置长木叫昂,总称斗拱。一般置于柱头和额枋(位于两檐柱之间,用于承托斗拱)、屋面之间,用来支撑荷载梁架、挑出屋檐,兼具装饰作用。由斗形木块、弓形短木、斜置长木组成,纵横交错层叠,逐层向外挑出,形成立大下小的托座。

 

斗拱的组合一点也不复杂,斗上置拱,拱上置斗,斗上又置拱,拱上又置斗,重复交叠,前篇一律,却又千变万化。


 

承上启下、传递重量

斗拱位于柱和梁之间,屋顶的重量要通过斗拱传递给柱子,再由柱传递给台基。正是由于这样才能使沉重的屋顶更长的伸出屋檐。斗拱采取榫卯结合的空间结构在地震时,不管屋顶向何方推移,斗拱都能承受,虽会松动但不散架,从而避免建筑物倒塌。中国木造结构方法,最主要的就在构架应用,“墙倒屋不塌”的谚语很形象的说明了这种结构的特点。


造型优美,装饰性强

斗拱造型从整体看,重重叠叠,结构有条有理,符合规律,构造精巧如兰花,似盆景,极具装饰性。斗拱向外出挑使屋顶出檐更加深远、壮观,并使柱子、门窗防雨防潮。


斗拱的类别

 斗拱按照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柱头科、平身科、角科。


不同时期斗拱的风格

在中国建筑演变中,斗拱的变化极为显著,能大部分的代表各时期建筑技艺的程度及趋向。


先秦到唐时期没有木建筑存世,就连近代第一座被发现的唐代木结构建筑——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也是1937年林徽因和梁思成先生不辞辛苦,由敦煌壁画得到丝缕线索,跋山涉水到外五台山找到的。屋顶坡度和缓、出檐深远。这是我国木质斗拱之典型代表。其斗拱雄大、出檐长,风格简洁雄伟,展现了结构和艺术上的高度统一。

 

而唐时期最富丽堂皇的大明宫含元殿,据考证、测算,所用斗(拱与拱之间的方形垫)的直径是现今明清紫禁城太和殿所用斗的十倍。


刚知晓时,被震惊了一下,想象含元殿由斗拱挑出的雄浑气势,虽实物已湮灭,仍令人心向往之。

 

 

唐、宋、元时期

斗拱体积硕大、接近柱高一半;数量少,柱间一般一二朵。屋顶出檐深远、达三四米。色彩简洁明快,风格庄重朴实。

 

明、清时期

斗拱变小,只有柱高几分之一;数量多,柱间大多四至八朵。屋顶出檐较短,大约一米。色彩繁复华丽,风格富丽堂皇。

 

 


岳阳楼是纯木结构,整座建筑没用一钉一铆,仅靠木制构件的彼此勾连。斗拱承托的就是岳阳楼的飞檐,岳阳楼三层建筑均有飞檐。前人将其归纳为木制、三层、四柱、飞檐、斗拱、盔顶。

 


 


斗拱惊艳了历史岁月,也曾失却架构只为装饰,如今越来越多的被注意到。沿袭古建筑文化,将斗拱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在今天华丽绽放。

 

世博会中国馆---头重脚轻的“东方之冠”,斗拱层层叠加,越抱越紧,看似零碎的部件,却有着难以估量的承受力,可以托起千钧之重。

 

太原南站站房主体汲取唐朝宫殿斗拱及飞檐的形象特征——并通过单元体结构表达,展现“唐风晋韵”的地域特色。


谁说古今不能并存?

 

 

梁思成先生说过:“斗拱之变化,谓为中国建筑之变化,至为重大。它可以大隐隐于朝,八方来仪。它可以中隐隐于市,润物无声。也可以小隐隐于野,流芳万古。斗拱,谓之中国古建筑之魂,当之无愧。”



更多项目精彩内容请点击以下图片查阅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