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名:补中益气汤(补养之剂) 总 结:补中升阳 组 成:黄耆、人参、白朮、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生姜、大枣 主 治:1.治烦劳内伤,身热心烦,头痛恶寒,懒言恶食,脉洪大而虚。 2.或喘或渴,或阳虚自汗,或气虚不能摄血。 3.或疟痢脾虚,久不能愈。 4.一切清阳下陷,中气不足之证。 加 减:1.血不足-加当归。 2.精神短少-加人参、五味。 3.肺热欬嗽-去人参。 4.嗌干-加葛根。 5.头痛-加蔓荆子,痛甚加川芎。 6.脑痛-加本、细辛。 7.风湿相搏,一身尽痛-加羌活、防风。 8.有痰-加半夏、生姜。 9.胃寒气滞-加青皮、蔻仁、木香、益智。 10.腹胀-加白芍、甘草。 12.热痛-加黄连。 13.能食而心下痞-加黄连。 14.咽痛-加桔梗。 15.有寒-加肉桂。 16.湿胜-加苍朮。 17.阴火-加黄柏、加熟地、山药。 18.阴虚-去升柴,加熟地、山茱、山药。 19.大便秘-加酒煨大黄。 20.欬嗽:春加旋覆、款冬,夏加麦冬、五味,秋加麻黄、黄芩,冬加不去根节麻 黄,天寒加干姜。 21.泄泻-去当归,加茯苓、苍朮、益智。 归 经:足太阴阳明药 方 义:1.肺者气之本,黄耆-补肺固表为君。 2.脾者肺之本,人参、甘草-补脾益气,和中泻火为臣。 3.白朮燥湿强脾,当归和血养阴为佐。 6.升麻-以升阳明清气;柴胡-以升少阳清气==阳升则万物生,清升则阴浊降。 6.加陈皮者-以通利其气。 7.生姜-辛温;大-棘甘温==用以和营,开腠理,致津液诸虚不足。 先建其中,中者何?脾胃是也。 变化方:1.除当归、白朮,加木香、苍朮-名调中益气汤,治脾胃不调,胸满肢倦,食少短 气,口不知味,及食入反出。 2.加白芍、五味子-亦名调中益气汤,治气虚多汗,余治同前。 3.加苍朮倍分,半夏﹑黄芩各三分-名参朮益胃汤,治内伤劳倦,燥热短气,口渴 无味,大便溏黄。 4.去白朮,加草蔻、神曲、半夏、黄柏-名升阳顺气汤,治欱食劳倦所伤,满闷短 气,不思食,不知味,时恶寒。 5.加炒芩、神曲-名益胃升阳汤,治妇人经水不调,或脱血后食少水泻。 6.加黄柏、生地-名补中益气加黄柏生地汤,治阴火乘阳发热昼甚,自汗短气,口 渴无味。 7.加白芍、细辛、川芎、蔓荆-名顺气和中汤,治清阳不升,头痛恶风,脉弦微细 。 8.加羌活、防风、细辛、川芎-名调荣养汤,治劳力伤寒,体热,恶寒,微渴,汗 出,身痛,脉浮无力。 煎服法:姜三斤,枣二枚,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