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刀疗法在疼痛科的研究与应用

 肖俊宇 2012-01-23
针刀疗法在疼痛科的研究与应用

作者:针刀培训… 点击数: 622 更新时间:2006-5-5 16:09:48 【字体:

一、 针刺作用的应用
  根据祖国医学的针灸原理和要领,发挥针刀刺激重、感应强、效果好的优势用于治疗。
1、 痉挛性的疼痛,如胃肠痉挛、胆管痉挛引起的腹痛。
2、 压痛点不确切的肌群酸痛。
3、 膝关节腔积液,刺激血海穴。
4、 具有敏感点的无明显器质病变的心律紊乱。
5、 糖尿病。
  施术要领
  选准敏感穴位,不注射麻醉剂,快速进针刀,出现明显针感后,实施高频提插刺激(但不可捻针)。留针10分钟,出针前再施行一次刺激。
二、手术刀作用的应用
  切碎、松解剥离病变组织治疗
1、 颈椎病
2、 腰椎间盘突出症溶盘后残余症状
3、 下肢疼痛病症,如退行性骨性膝关节炎、跟骨刺等
4、 上肢疼痛病症,如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肘管综合征、桡管综合征、腕管综合征、腱鞘炎等
5、 压痛点明显MFPS,如C2横突综合征、 L3横突综合征、髂腰三角综合征、梨状肌综合征等
  施术要领
  准确定位(体表投影及层次),局麻浸润或注射消炎镇痛液,进针刀方向要与局部神经血管平行,确保针刀到位,根据不同病变采用不同刀法,彻底矫正病理状态。
三、 针刀两种作用联合应用
  先施行针刺治疗,再注射消炎镇痛液或局麻药。根据不同的病变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如腰椎间盘突出症,先刺激敏感穴位,如风市穴,再行椎间孔内口或/和外口消炎镇痛液注射,针刀松解剥离粘连的神经根。再如骨性膝关节炎合并滑膜炎,先刺激血海穴,留针;胫骨内髁处、髌尖处痛点注射,针刀剥离松解。
四、 颈椎病的序贯五法治疗
1、消炎镇痛液注射
2、针刀松解
3、手法矫正(必须事先明确病理改变,以便确定矫正方向)
4、 器具治疗:如颈椎手法后的颈领固定,引颈试验阳性者的牵引治疗。
  以上4种方法,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对前者治疗效果的稳定和巩固,前后顺序不能颠倒。
5、药物治疗
包括全身、局部应用的各种中、西药物,可贯穿治疗的整个过程,或集中在某一个阶段。如改善微循环的中西药物可贯穿治疗始终,抗生素的应用仅在有创治疗前2天和后3天。颈椎间盘突出症适于溶盘者,可在处理颈部软组织病变后,硬膜外腔侧前间隙置管注射胶原酶溶液。
颈椎病的针刀治疗是序贯五法中的关键步骤,其主要操作是切碎颈项部软组织痛性硬结(如项韧带钙化),切割肥厚的黄韧带,扩大椎管,切开小关节囊,实施关节腔减压并扩大椎间孔,甚至直接行前路椎间孔进针刀,松解粘连的神经根。
施术要领
熟悉颈项部各层组织的解剖,确保针刀准确到达病变组织而不损伤周围组织。实施椎间孔神经根松解时,要使针刀紧贴椎间孔前上三角的骨面。
五、 腰突症溶盘后残余症状的治疗
  科学分析残余症状的原因,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是近两年来使溶盘疗效进一步提高的一条经验。针刀疗法是治疗残余症状的一种简便、经济、有效的方法。
1、 软组织损伤
(1) 伴发损伤:多见于年轻人外伤后引起的PLID。
(2) 继发损伤:多见于老年人间盘退变引起的PLID。
  软组织损伤的特点是腰、臀、腿部某一区域的片状、点状疼痛,可有压痛点或触及硬结、条索,无线状放射性疼痛。
治疗:痛点阻滞并针刀松解,亦可配合激光、汽疗、药物等治疗。
2、脊神经后支卡压
棘旁软组织损伤卡压脊神经后支可引起腰背部的疼痛,棘旁可触及压痛点,并可牵涉腰部以上。
  治疗:横突与上关节突夹角处阻滞加针刀松解。冷冻或射频亦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需要特殊的设备。
3、神经根粘连
腰椎间盘突出时的渗出可产生神经根粘连,溶盘后可仍有神经根牵拉乃至卡压的相应症状和体征,如病变神经根分布区的放射痛、麻,棘旁压痛、放射痛,直腿抬高和加强试验阳性。
  治疗:采用椎间孔内口、外口消炎镇痛液注射加针刀松解,坐骨神经牵拉手法,并脱水治疗3天。
4、小关节功能紊乱
由于间盘突出、椎间隙变窄,可合并小关节功能紊乱,表现为腰部活动受限,小关节投影处叩痛。
治疗:小关节阻滞加针刀切割关节囊,手法矫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