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生在颈部的“瘰疬”

 淄水渔夫 2012-01-26

1、  瘰疬是什么?

答:瘰疬是指多发生在颈部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因其结核累累如贯珠之状,故名瘰疬。相当于西医的颈部淋巴结核。发病特点是多见于儿童或青年,好发于颈部及耳后,病程进展缓慢。初起时结核如豆,不痛不红,缓缓增大,融合成串,溃后脓水清稀,夹有败絮样物,此愈彼溃,经久难敛,形成窦道,愈合形成凹陷性疤痕。

2、为什么会发生瘰疬?

答:多由于忧思郁怒,肝气郁结,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气滞痰凝,阻于经脉,结于颈项,而成此病。日久痰湿化热,或肝郁化火,下烁肾阴,热胜肉腐而成脓,破溃成疮,脓水淋漓,耗伤气血阴津,渐成虚证。亦可因为肺肾阴亏,以致阴虚火旺,肺津不能输布,灼津为痰,痰火凝结,结于颈项所致。

3、  如何诊断瘰疬?

答:本病好发于颈项及耳前、耳后的一侧或两侧,也有延及颌下、锁骨上及腋部等。发病前可有虚痨(结核)病史。

初期见颈部一侧或双侧,结块肿大如豆,孤立或成串状,质地坚实,推之活动,不热不痛,肤色正常,延及数月不溃,一般无全身症状。中期时颈部肿块渐渐增大,并与皮肤粘连,有的数个互相融合成块,推之活动度减少,有隐痛或压痛。若液化成脓时,皮肤微红或紫暗发亮,扪之微热,按之轻微波动感,部分患者有低热及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等症状。后期症见液化成脓的结块经切开或自行溃破后,脓液稀薄,夹有败絮样坏死组织。疮口是潜行性空腔,肉芽苍白不鲜,疮周皮肤紫暗,疮口久不收敛,常此愈彼溃,并可形成窦道。部分患者出现低热,乏力,头晕,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或出现盗汗,咳嗽,潮热等症。若脓水转厚,肉芽转成鲜红色,表示将趋收口愈合。

本病预后一般良好,但常因体质虚弱或劳累而复发,尤以产后更为多见。本病结核如延之数年,仍按之活动,且既不破溃也不长大者,其病较轻;若初起即累累数枚,坚肿不移,粘连在一起者,则其病较重。亦有部分患者,有的结核未消,有的已液化成脓,有的结核溃破;且三者可同时出现。

辅助检查:红细胞沉降率可增快,结核菌素试验呈阳性,脓液涂片检查可找到结核杆菌,必要时可作活组织检查,有助于确诊本病。

4、  瘰疬的治疗中医有什么特色?

答:主要分为内治和外治。

内治:主要分为三种证型,具体如下:

气滞痰凝证:多见于瘰疬初期,肿块坚实,无明显全身症状,苔黄腻,脉弦滑,治疗以疏肝理气,化痰散结为主,方选逍遥散合二陈汤加减,药物组成以当归、柴胡、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生姜、薄荷、陈皮、半夏等。

阴虚火旺证:核块逐渐增大,与皮肤粘连,皮色转暗红,午后潮热,夜间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以滋阴降火为主,方选六味地黄丸合清骨散加减,药物组成以熟地、山药、山茱萸、丹皮、泽泻、茯苓、银柴胡、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甘草等组成。

气血两虚证:疮口脓出清稀,夹有败絮状物,形体消瘦,精神倦怠,面色无华,舌淡质嫩,苔薄,脉细,治疗以益气养血为主,方选香贝养营汤加减,药物组成以白术、人参、茯苓、陈皮、熟地、川芎、当归、贝母、香附、白芍、桔梗、甘草、生姜、大枣等。

外治:主要是药物外用,初期局部肿块可敷冲和膏或阳和解凝膏掺黑退消。中期外敷冲和膏,如脓成未熟可用千捶膏,脓成宜切开排脓,创口宜大,或作十字形切口,以达到充分引流。后期已溃者先用五五丹或七三丹,再用八二丹药线引流,或药棉嵌入疮口,外敷红油膏或冲和膏,肉芽鲜红,脓腐已尽时,改用生肌散、白玉膏。若创面肉芽高突,可先用千金散棉嵌,待腐肉平整后用生肌散、白玉膏。如有空腔或窦道时,可用千金散药线,也可用手术扩创,清除坏死组织。

5、  瘰疬的的预防与调摄有哪些措施?

答:平时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注意适当休息,节制房事;在适当增加营养的同时,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积极治疗其他部位的虚痨(结核)病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