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乙肝疫苗接种后血清抗-HBs阴性原因探究

 lion2008 2012-01-31

乙肝疫苗接种后血清抗-HBs阴性原因探究——台湾大学儿童医院倪衍宏教授访谈

-----Serum Anti-HBs Negative though Inoculated with HBV Vaccines, Why? 

  全球首个在行政区范围内给婴儿广泛接种乙肝疫苗的免疫项目于1984年在中国台湾地区启动,目前,疫苗覆盖率在台湾地区达到了97%,台北市25岁以下人群的HBsAg携带率降至0.6%。

  全球首个在行政区范围内给婴儿广泛接种乙肝疫苗的免疫项目于1984年在中国台湾地区启动,目前,疫苗覆盖率在台湾地区达到了97%,台北市25岁以下人群的HBsAg携带率降至0.6%。在中国大陆地区,乙肝疫苗接种的成就同样显著,5岁以下儿童的HBsAg流行率也降至了0.96%。在乙肝疫苗接种普及度逐渐提高的今天,面对抗-HBs阴性的人群,应如何判别呢?
  倪衍宏教授在专访中分析有如下原因:
  原因一:接种对象其实是病毒携带者,机体会灭活抗体产生,导致接种疫苗后不能产生抗-HBs。变成病毒携带者的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母体的HBV数量太多;另外一个可能是在生产时造成了感染;还有少数人可于在胎儿时期在母体子宫内被感染。
  原因二:与机体的HLA有关。每一个个体的HLA都存在差异。某种特定的HLA对目前使用的疫苗的反应性较低。有意思的是,这些人似乎跟乙型肝炎“无缘”,他们接种了乙肝疫苗,甚至是接种了两轮(即6针)也不产生抗体,可是长期追踪发现这些人也不会变成病毒感染者,他们似乎不容易感染乙型肝炎。不过未来还是应该发展更有效的疫苗,克服HLA障碍。
  原因三:在疫苗接种初期产生了抗体,但是随着时间延长,由于机体长期没有接触到抗原,体内抗体的效价缓慢下降。根据台湾的观察经验,疫苗接种的保护作用>20年。按照倪教授的计算,抗-HBs的半衰期约为10年,即效价每十年约下降一半。所以很多人在青春期或大学时候发现血清抗-HBs检测阴性。但是这些人其实无需特别担心。过去认为抗-HBs滴度很低,如小于10 IU/mL时可能不再具备保护作用,但现在认为,因为机体免疫系统有记忆细胞,一旦接触到抗原,抗体的效价会很快升高。广泛进行疫苗加强并无必要——当然个人若为寻求心理安慰,补打疫苗并无坏处。
  比较需要担心的是免疫功能低下的人,例如需要接受化疗或器官移植的人必须重视抗体的效价是否足够。这类人可以补打疫苗,但由于病情严重、机体免疫力低下,即使接种疫苗也常常不容易产生抗体,需要尝试发展更为有效的疫苗以使这类人群产生抗体,并采取其他措施帮助他们预防HBV感染。
  原因四:在少数情况下,有些人“接种疫苗后”未产生抗体,根本原因其实是没有接种或没有正确接种疫苗,必须注意这类情况的发生,尤其是在偏远落后地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