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朔与元宵节的传说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这是清代描写元宵节做汤圆、煮汤圆的两句诗。汤圆又叫“元宵”,自古以来,每当正月十五,家家户户将元宵煮好后先敬祖先,然后阖家吃元宵,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 东方朔答应替元宵宫女完成心愿。便乔装在大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人们纷纷前来求签算卦,很巧的是,几乎所有人都抽到一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间城中百姓十分恐慌,担心京城是否将有大火。汉武帝知道后,召见东方朔问计。东方朔想想说:“据说火神爱吃汤圆,宫中有个叫元宵的宫女做的汤圆最好,依臣所见,可在十五晚上让元宵做汤圆。皇上沐浴焚香,将汤圆上供火神,并传令产干城中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再下旨城中十六晚上挂彩灯,皇上在十六晚上与臣民一起观灯。便可消灾解难。” 汉武帝便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到了正月十六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人们纷纷出来赏灯,元宵的父母也进城观灯。这时,汉武帝带着大臣、宫女出宫赏灯,与民同乐。元宵的父母看见元宵,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见喊声,终于与父母团聚。 |
|
来自: 善仁居士 > 《东方朔与元宵节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