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柳营》提纲 一. 文学常识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和文学家。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东汉末年改称《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包括十二本纪(叙述历代帝王的政迹)、十表(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八书(记载典章制度和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三十世家(先秦诸侯国的兴亡史和汉朝杰出功臣的传记)、七十列传(主要是历代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特殊人物的传记) 周亚夫是周勃之子。 观猎 --[唐]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二. 文章主题 本文通过文帝巡视慰问细柳军的场面,表现了周亚夫的治军严整、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真将军的风采。 三. 通假字 军士吏被甲 被通披,披在身上 改容式车 式通轼,车前的横木 可得而犯邪 邪通耶,表反问 四. 一词多义 使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名词,使者 军 上自劳军 军队 至霸上及棘门军 军营 诏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告诉 为 天子为动 介词,被 不闻天子之诏 助词,的 以备胡 用来 之 称善者久之 凑足音节,无实义 以 将以下骑送迎 用在数量、方位前表界限 请以军礼见 用 五. 特殊句式 吾欲入劳军 省略句 吾欲入之劳军 直驰入 省略句 (皇帝的车队)直驰入 天子为动 省略句 天子为(之)动 六. 人物分析 周亚夫:治军严整、治军有方,令行禁止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真将军的风采。 七. 课文内容及重点问题 一.事情的起因:匈奴入侵,天子任命将军备胡 作用:交代背景,置人物于矛盾冲突之中,为展示人物性格特点提供舞台 霸上棘门:军纪松懈,受宠若惊, 竭力逢迎 军士吏被甲,锐兵刃, 彀弓弩,持满。 (细柳将士) 严阵以待 细柳 两次不得入 军令畅达 二.经过:天子慰问霸上、棘门及细柳营的情形 (细柳军营)令行禁止 持兵辑曰 坚守岗位 (周亚夫) 恪尽职守 三.结果:天子对三位将军的评价 若儿戏——真将军 恪尽职守 刚正不阿
可袭而虏也 ——可得而犯邪 1. 本文题为《细柳营》,为何写霸上、棘门军? 写霸上棘门军,与细柳营形成鲜明对比,衬托出细柳营军队的军纪严明,也衬托出周亚夫的治军严整。 2. “细柳”、“细柳营”、“细柳兵”等成了后人用来比喻军纪严明的典故。“棘门霸上”则成了比喻军纪松弛的典故。 3. 文帝的话有何作用? 用文帝的言行,从侧面有力衬托出而来周亚夫的“真将军”风采,同时在结构上起线索人物的作用。 4. “群臣皆惊”,为什么“惊”? (1)惊恐:天子远驾劳军,却多次受到军营规定的约束,有损天子之威。 (2)惊讶:天子竟然被周亚夫感动了。 (3)惊喜:细柳营常备不懈、军纪严明、令行禁止。
5.谈到将军周亚夫,有的同学说:“周亚夫这人太死板,他的那一套在今天根本就行不通,迟早会被‘下岗’!”也有的同学说:“周亚夫这样做,只是为了迎合当时皇帝的心理,从而引起皇帝的注意,以达到自己升迁的目的。”你怎样看待周亚夫这个人物?他忠于职守的精神在今天还有现实意义吗? 当今时代,每一位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甚至工程设计师、一线工人等等,他们的工作岗位就是一道道“防线”,只要发扬周亚夫的这种敬业精神,恪尽职守、敬业乐业,我们的事业终会取得辉煌的成就。 新时期也不乏周亚夫式的人物。无论是在领导岗位上的孔繁森、郑培民、谷文昌,还是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的李素丽、张秉贵、徐虎,以及千千万万个默默无闻的“周亚夫”,他们忧国忧民,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正由于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任劳任怨、甘于奉献,心系党和人民的事业,牢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万事民为先”、“百姓无小事”的宗旨,将自己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拴在一起,才有了今天国家的繁荣昌盛。这种敬业精神是一种做人做事的境界,是时代所迫切需要的,必须大力提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