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学习心想事成的秘密 了解和接受宇宙的法则是基础 如果生命本身就是一所学校,人事物都是教材,我们是来学习成长的 最好的态度X 最好的特质X最好的能量x 最好的参与 =最好的结果 外在有形的世界是由内在无形的世界掌控的 如果只注重结果和忽视内在,必然会落空
万事万物的振动频率 无形影响有形法则 思想--情绪--行动---结果 行为就是连接内在和外在的桥梁 每个人也因此创造了自己的生命过程
能量振动频率 在赞美声中和咒骂声中,水的结晶不同 在赞美声中和咒骂声中,孩子的性格不同 振动频率相同的东西会互相吸引并产生共鸣 你的内心就是最强的磁铁,会散发并吸引振动频率相同的人事物来构建你的人生
思想会决定你的频率,而情绪则会告诉你,你是位于什么样的频率上。 情绪和感受,就是我们探索自己有没有散发正面能量的最好工具! 凡是你关注的,一定会因你聚焦的能量而扩大,增强。所以,凡是你抗拒的,都会更加持续!
你到底想要什么? 当你在想‘不要’什么的时候,你的感觉其实是负面的,而宇宙只接收到;‘丑八怪’的讯息,所以,你的愿望也会实现。 宇宙回应的是你的感受和感觉,而不是你说的或你想的。 正面吸引正面,负面吸引负面的 当你知道你不要什么的时候,你把它反过来你就知道你要什么。 把注意力和焦点放在你要的事情上,而且是正面的方向。
是什么阻碍了我们成功 真正阻碍我们成功的,并不是我们不懂或不明白的事,而是我们深信不疑,但其实不然(不正确)的事情和观念,这是我们最大的阻碍!
让事情自然发生--等待学习放下 当你做完所有该做完的事情,等待成果的时候,如果你过度热切的盼望,反而会产生很多负面的情绪。 如果你认为,你要的东西非到手不可,其实,那是推开那个东西! 要学习放手,学习信赖,你才会轻松得到你渴望的东西。 因为真正把你想要的东西带到你身边的是宇宙的力量。 在适当的时机,你必须放手,让他接管。
第一个陷阱 发愿 你必须对你自己想要什么的理由非常清楚,否则你发的愿不会有强大的原力。 表面上的发愿,没有内在潜意识的支持的话,就像是没有箭头的弓箭,就算是触碰到目标也无法一箭中靶。
第二个陷阱 人生有多种选择 我们想要的东西,长久的角度,最终会变成我们的痛苦。 如:想要成为名医,(结果因为医术除了医疗事故)---想要济世救人---想要成就感---因为自我价值感不足---可是自我价值感只能靠自身给予。 可以做生意,在用赚的钱帮助需要的人--济世救人 如;找美女或富人为偶,(结果离婚)--看到并拥有(金钱)美女就很开心--因为虚荣和占有欲 没有相处和感情,却一相情愿的以为找到这样的人就得到幸福,本身就是错误。
第三个陷阱 付出代价 我们的目标也许会到手, 但是,是需要付出代价。
第四个陷阱 信念 我们的头脑是制造戏码和编剧的高手 负面情绪的胜肽,会定期取食 是改变而不是反应 没有什么‘不应该’的,我们只是用一个对你有利的方式,去取代原来那个对你没有益处的反应方式。
如何面对负面情绪 1 大自然是很好的平衡负面情绪的磁场 2 接纳此刻的痛苦情绪,释放痛苦的能量,让它飘过 3 允许自己有喜怒哀乐,并放下 4 不要在一件痛苦的事情里面停得太久,所产生的负面振动频率,对谁都不好
讨论: 比如,清晰的目标,或者标准 1 我也不知道我想不想要结婚 2,我喜欢的都结婚了 3,我会找到理想的对象吗 4,理想的他会喜欢我吗 5,相处以后,他会不会伤害我、 6,我就要找梁朝伟 这些的不确定,怀疑,不实际,都会导致失败 这样的例子很多 我们想要的东西,长久的角度,最终会变成我们的痛苦。 一个人坚定地要成为名医,问他为什么?他说是想帮助别人,其实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因为他自己内在的价值感不足 可是,满足成就感,可以用很多方式,成为名医不是唯一的方式 况且,成为什么都不能解决自我价值低下的问题 自我价值感,是自己给予的 就是自己对自我的接受程度 一个对自己不满意人,也不会满意别人 一个对自己不认同的人,也不会认同别人 你看他对别人的方式,其实是对自己的方式 自己没有的就会往外求 比如,他很在乎别人是否尊重他,自尊心非常强,很容易为一句话生气 那么,在内在,他是不在乎自己,也不尊重自己的。他需要外在的肯定,来获得肯定 而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人,是不会太在意别人说什么的 那就是自己内心的强大 比如她觉得自己很美,你说她不美。是不会影响她的 她内心自己的认定已经足够了 但是,一个女孩觉得自己不好看,他就很希望你说他好看 回到那个医生的故事 那个医生其实有做生意的天赋,完全可以做生意,在用赚的钱帮助需要的人--济世救人--获得别人给他的尊重 很多成功的企业家,都会做慈善,就是这个原因 如;找美女或富人为偶,(结果离婚)--看到并拥有(金钱)美女就很开心--因为虚荣和占有欲 没有相处和感情,却一相情愿的以为找到这样的人就得到幸福,本身就是错误。 我们的目标也许会到手, 但是,是需要付出代价。 比如,你想获得美满的婚姻,可是又不愿意改变自己的自私,占有欲,掌控欲,强势的性格, 这就是一个矛盾,很多人只片面的强调索取,全世界都要围绕他,为她服务,这种想法本身就会导致失败 付出存私心,得到不完美 就是付出,也讲究境界 我们的头脑是制造戏码和编剧的高手 负面情绪的胜肽,会定期取食 我真的遇到抱怨很多的人,他们总认定自己是受害者,别人都不对,要为他的痛苦负责 于是,他的头脑过滤以后的世界,真的就是这样的世界,别人都在欺负她 他和别人的关系就是一个对立的关系 认同他的受害者身份的就是朋友 否则就是敌人 这种信念是可怕的 是改变而不是反应 没有什么‘不应该’的,我们只是用一个对你有利的方式,去取代原来那个对你没有益处的反应方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