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复习课1课时) 课程标准:结合具体情景,系统复习小学数学中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梳理沟通各种图形周长、面积之间内在的关系,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周长和面积的概念,理解和掌握一些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本课的复习对象是即将毕业的六年级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虽然,这一阶段的学生的思维能力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就其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已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他们已初步具备了主动学习和自学的能力,能根据具体要求有序地展开思考、讨论,合作交流,获得丰富的知识再现,在老师的引导下,相信他们有能力去将尚不清晰的相关知识加以整理,内化整合,形成体系。 教学目标: 评价任务设计: 1、请各小组上台展示本组的总结与归纳,并对此进行解释。 2、通过给装饰画设计边框以及给门刷油漆,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运用程度。 3、通过设计花园的形状,考察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直入主题 老师家刚买了新房子,在装修时碰到了很多问题,其中就有一些数学问题,今天老师把家庭装修中的数学问题带到了课堂上,想请同学们帮忙一起解决,好吗? 2、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 (2)交流与提升 ,展开自我评价与互评。 C、引导学生观察,构建网络,渗透转化的思想。 (指板书引导学生观察)从下往上看,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推导出其他图形的面积公式;从上往下看,我们在探讨一种新的图形面积计算方法时,都是把它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 师:同学们再观察,咱们板书的形状像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像一棵树。这是一棵知识的大树,图形与图形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树根”,是基础,其它几个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是在“根”上生长出来的“枝干”。 (三)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比较 1、出示带有数据的几幅不同形状(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装饰画,要给这几幅装饰画加上边框,至少需要多长的装饰条? 2、出示一扇门(长方形)的平面图,除了玻璃(正方形)、门锁(圆形)以及下面的几个装饰图案(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外,其余部分要涂上米黄色的油漆,算一算门的这一面涂油漆部分的面积有多大? 3、院子里有一个竹篱笆围成的长5米,宽3米的长方形花园,如果想要花园的面积大一些,应该把这个竹篱笆围成什么形状?应该怎么围? (四)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依据“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的原则 ,通过 “ 生活引入——回忆整理 —— 构建网络 —— 综合应用 ” 等环节,在点拨中梳理,尽量创造条件和氛围让学生去看、去想、去说、去做,在老师引导下,让学生经历回忆、整理、建构的思维过程,自己整理,及时反馈,从而理清知识间的脉络,及时查漏补缺,形成知识网络。既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又体现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与引导者的这一角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真正落实新课程的理念。 本教学设计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这一教学理念,但由于注重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设计较多,基本练习设计偏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扬长避短,争取让课堂更加精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