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阅读教学点滴

 老曲头的图书馆 2012-02-20
 
查看文章
 
语文阅读教学点滴
2012-02-20 15:11

语文阅读教学点滴

很多的语文课堂总是给人一种矫揉造作的感觉,教师在表演,学生在表演。或是言不由衷的高谈阔论;或是词不达意的牵强;或是词达意而情却无动于衷。课堂上时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很感人的文学文本所有问题的生成与解答,也如一加一等于二那般理性,很难让人涌动出本该涌动的激情。我们课本所选的文本大多是经典中的经典。可是为什么课堂上会出现如此糟糕的情景?

我感觉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没有亲近文本。

周国平先生说得好:读书就如恋爱!

一个人为什么会爱上另一个人?仅仅是通过别人的介绍吗?听别人或者介绍人说这个人如何如何好,于是乎,就深深地爱上了!这是不是太荒诞?可有的教师读了一下参考书就上课,课上几乎都是参考书云,用自己的嘴说着别人的话,让这样的老师真正地能爱上文本是不是荒唐?

一个人为什么爱上另一个人?两个人就看了一眼,于是乎,就爱的死去活来?这样的事情即使有也超乎寻常吧?据说有一见钟情的,但是据科学研究,结局都不是令人满意。可有的教师就是草草的读了一下文本,就信口开河或按部就班的上了一节课。这样的老师能爱上文本岂不也是超乎寻常?

一个人为什么爱上另一个人?因为一方有钱,一方有貌?这样的恋爱从真正意义上是不是真正的爱?有的语文课堂很“实际”,直截了当考什么就教什么?课前给每个学生下发一张试题卷。让学生对着文本回答卷子上的题。恋人之间不爱人——爱物;教师教学不爱文本——爱分数。才与貌失去了就不再爱了;考试一定不考的文本就会放弃。是不是这样?

真正的恋爱是心与心的相许,感情上的如胶似漆,是灵魂有机的融合。恋人之间难分难舍,为什么?就是在恋爱的过程中彼此相互付出、相互了解,这种情感是在生活中经过酝酿与孕育走向成熟地过程。因此才产生:“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样的绝唱!由此,我也在思考古人所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深刻含义。这“义”里面还会含有深刻的、浓浓的情谊!在这百遍中完成了从“读书者看书”向“书看读者”转化的蜕变,是读者与作者之间完成神交的过程。凡是有成就的文人墨客无不是书痴,无不是爱书如命!究其原因就是无不是他在与书真正的“恋爱”。

恋爱是幸福的!那么与书相恋的人也是幸福的!如果一个语文教师与你的教科书相恋,你没有理由不幸福?你细细地品味她、读懂她,深刻的了解她,幸福就会不期而至。应该说很多语文教师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看到那些真正的专家、学者或特级教师,如醉如痴的解读文本时,我们也自然而然地陶醉在其中。为什么?因为他们对文本的解读不是人云亦云,而是来自于他们现有的阅历与生活感悟。他们不是在为别人讲课,而是在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这种交流本身就是幸福的。

常常有教师觉得很累、很痛苦,对于教科书不真正的了解她,又怎能爱上她?不爱她,甚至讨厌她,又不得不天天与她打交道,那消极的情绪自然而然的生成。教科书上的文本值得我们爱她!值得我们咀嚼一辈子!特别是那些经过千年岁月风尘积淀下来的华章,我们穷其一生的经历咀嚼也不会感觉厌倦。在对文本不断地解读中,伴随着我们的是不断成长的快乐人生。乐在其中,何苦之有?

常常有教师埋怨学生课上没有激情,如果你按照参考书给学生上课,你所讲的是“地球人都知道”参考书上早就写好的道理,你自己能有激情吗?现如今充斥在市场上的教材全解,就是教师参考书的翻版。你的问题还没有完全提出,学生就知道答案了,这样的课是不能撞击出耀眼地灵感火花的。学生起初得意自己知道老师所问的答案,而后吃吃笑着,等着他所知道你要问的问题,这样久而久之新鲜感就会全失。其实人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大脑中会产生一种名为多巴胺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类似于吗啡,可以使人的思维情绪进入兴奋状态,但没有吗啡的副作用。按照参考书讲课,学生在课堂上无非就是对答案,没有问题的课堂还有什么激情而言?

实事求是地说,每一名教师也会厌倦自己照本宣科课堂,你厌倦了,你没有激情,学生的激情何在?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激情的缺乏会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因为教育还有另一个名字——影响。

目前在语文教学上,出现了另一种令人匪夷所思的倾向,即两个星期之内就把教材结束。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但是这个“例题”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就抛之不用,这不是舍本求末吗?不否认一些教师素质较高,他们抛开教材另起锅灶学生依然收获很大,但是如果纷纷效仿一定会出现邯郸学步的笑话。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获取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仅仅两个星期,如果教师的底蕴不是非同一般,莫说是学生,就是教师这对话过程未免太快了吧?尤其是编者非普通人所能任之,这些人应该说是精英人才,教材是他们用心血凝聚而成的。寥寥草草的对话,我们能从中获得其精要吗?不否认有时教材编写会出现一些漏洞,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一失,恰恰是需要在我们平等的对话中来弥补的不足。我感觉这对话的要求里面包含着一个语文教师为语文教育所应该尽的义务和责任。

关于对话,先抛开学生层面不说,首先教师在对话中起到何种作用?在前文所说的没有亲近文本就在课堂上人云亦云,这根本不是教师与教科书、编者、文本的对话,而是参考书这个“介绍人”代替了教师与之交流。因此在语文教学上这个环节出现了空白,试想,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如果在这方面有所缺失,对于一名语文教师来说,我感觉最大的损失是——不能实现教学相长!成长是快乐的,如果一个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没有体验成长的快乐,因此厌教情绪产生在所难免,生命的质量一定会受损。

罗素说:使工作变得有趣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技能型的运用,二是建设性。而且罗素说对于幸福而言,工作中的建设性比技能性更为重要。为文本写下了独特的解读,或者将在课堂上对话中碰撞的火花记录下来,任何一个语文教师面对这样的收获都会喜不自禁,因为留下的就如同里程碑一样的东西,自豪的感觉会油然而生。

新的课程标准还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这个标准是意在是通过语文课堂把学生打造成一个美好的身份——读者。“真正的阅读必须是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助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的精神行为。”周国平先生的这句话就是对这个标准的诠释。周国平还曾说过:“一个不是读者的学生,不管他考试成绩多么优秀,本质上不是一个优秀的人才。”

顺着周国平先生的话说:一个不是读者的教师,不管他教学成绩多么优秀,本质上不是一个优秀的教师。是的,教师的分析不能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但是教师对文本的体会体验一定在先,因为教育是影响,只有深刻的教师才能教出深刻的学生,这个道理显而易见!只有教师对文本的有着炙热的爱,才会点燃学生对文本疯狂阅读的激情,这种现象屡见不鲜!而这深刻、这爱的来源没有别的途径,那就是亲近教科书,深入文本,走进编者的心灵。

综合上述,我们对上述课程标准的理解是否应该这样:阅读是教师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从而影响自己的学生。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所以要想在课堂上享受左右逢源的快乐,那你就主动的做一个课本的资深读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