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种胃痛

 郝医好药(郝铭成) 2012-11-09

九种胃痛

(一)寒邪犯胃:

    (主证)胃脘疼痛暴作,畏寒喜暖,温胃脘部可使痛减,口不渴,喜热饮,苔白,脉弦紧。

    (分析)寒邪犯胃,或食生冷,寒积于中,阳气被寒邪所遏不得舒展,而至疼痛。

(治法)散寒止痛。

(二)肝气犯胃:

    (主证)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脘痛连胁,嗳气频繁,大便不畅,每因情志因素而痛作,苔  薄白,脉弦。

    (分析)情志不舒,肝气郁结,不得疏泄,横逆犯胃而作痛,气病多游走,胁为肝之分野 故疼痛攻撑连胁。气机不利,胃失和降,故胃脘胀满,嗳气,大便不畅。脉弦主肝病,主痛,故见弦脉。

    (治法)以疏肝理气为主。

(三)饮食停滞:

    (主证)胃脘胀满,甚则疼痛,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大便不畅,苔厚         腻,脉滑。

    (治则)消食导滞(此外因虫积而致胃痛的以后请参考腹痛篇。

()肝胃郁热:

    (主证)胃脘灼痛,痛势急迫,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分析)此属肝气郁结,日久化火之证。肝胃郁热,火邪犯胃,故见胃脘作痛,烦躁易怒,泛酸嘈杂。且肝胆互为表里,肝热则胆火上乘,故见口干口苦。苔黄脉弦或数,为肝胃郁热之证。

    (治法)以泄热和胃为主。

(五)阴虚胃痛:

     胃痛隐隐,口燥咽干,或口渴,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多细弦。

    (分析)胃痛日久,郁热伤阴,胃络失养故见胃痛隐隐,阴虚津少上乘则口燥咽干或口渴,肠道失润则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弦,为阴虚胃痛之征。

     (治法)养阴益胃

六)瘀血停滞:

    (主证)胃脘疼痛,痛有定处而拒按,痛为刀刺或刀割,舌质紫暗,脉涩。

    (分析)气滞日久而致瘀血停滞,由于血瘀有形,故胃脘疼痛,痛有定处而拒按。舌质紫暗脉涩,为瘀阻血行不畅之征。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七)脾胃虚寒:
   (主证)胃痛隐隐,泛吐清水,喜暖喜按,纳食减少,神疲乏力,甚则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脉软弱。

   (分析)脾胃阳虚,脉络失于温养,且运化迟缓,水饮停胃,故胃痛隐隐,泛吐清水,纳食减少。虚者喜按,寒者喜温。脾主运化,主四肢,阳虚则手足欠温,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舌淡白,脉软弱,为中虚有寒,脾阳不振之征。

   (治法)温中健脾。

(八)吐酸: 有两种分述如下:

     1.  热证:吐酸而兼见心烦,口干,口苦或口渴,脉弦或数,宜清肝泄火。

     2.  寒证:吐酸而兼见胃胀不适,喜温喜按,喛气臭腐,苔白,脉弦。治宜温养脾胃。

(九)嘈杂:有三种分述如下:

     1.  胃热:嘈杂而兼见口渴喜冷,口臭心烦,苔黄或见数脉。治宜和中清热。

     2.  胃虚:嘈杂而兼见口淡无味,食后脘胀,舌淡脉虚,宜健脾和胃。

     3.  血虚:嘈杂而兼见面恍唇淡,心悸头晕目眩,舌淡,脉细,治宜补宜心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