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巫溪职教中心发展思路

 旬邑文冰 2012-02-22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特别是巫溪职业教育中心创立市级重点中职学校以后,我县职业教育发展逐步走上正轨。“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根本,以技能为本位”的办学思想逐步得到落实,学校管理不断加强,在近两年里招生人数突破1200名,学校已经逐步走向内涵发展的道路。但是,巫溪职业教育在规模与内涵发展的道路上仍然有很多现实的困难,这些困难将制约可持续发展。现就破解五大难题做如下分析:

    一、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突破招生瓶颈

    招生是困扰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困扰招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1、家长、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同程度不够。长期以来,读普高考大学,特别是考重点大学是所有家长的期望,这也是一种普遍的 “要面子”的从众社会心理。一些不适合读普高,甚至无法考上普通专科的学生,家长是想尽办法不惜缴择校费也要将子女送入普高。如果送进职业学校,家长、学生都会有“被人瞧不起”的感觉,即使部分家长考虑到让子女读中职学校,也辉向送到万州、重庆等地,从而导致本显中职招生困难。2、外地中职校掠夺式竞争是招生困难最重要的原因。虽然市教委对我市中职教育的发展 结果中已经明确了“内涵发展”的目标,且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和办学准入制度,但是一些条件好的外地中职校在利益的驱动下仍然不断的壮大规模,严重违反招生成本的规定,2007—2008年的招生中介费已经达1500—3200元,初中任课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乡镇村社干部、社会人员甚至一些职能部门已经把中职招生当作一种产业,虽然各级纪检、教育行政部门不断查处,但由于隐蔽性大、取证难、所以收效甚微,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校生源。 3、我县中职教育总体上质量不高是招生难的又一原因。我县的中职教育由于历史原因,基础差、底子薄、设备设施简陋且严重不足、专业课教师短缺且水平不高、学校管理跟不上、课程设置老套、学生技能培训机会少,即便我们出口畅通,但不少学生在没有毕业的时候流向社会,导致学校吸引力不足。

    鉴于以上原因,突破招生瓶颈,应从以下方面作出努力:首先,全方位宣传巫溪职业教育,求德家长、社会、各级领导干部对我校的认同。宣传工作除继续借助媒体的力量以外,重点是把宣传做到家庭,做到社区村社,做到各级领导干部的心里。组建专门的招生宣传人员,招生季节实质性的招生,平时到学校、家庭访问,掌握情况,了解信息,做好工作,使招生工作经常化。争取县上的 硬性政策支持。利用县上的相关会议广泛宣传职业化教育,引起县级部门、乡镇领导干部的重视;出台奖惩措施,将中职送生任务落实到乡镇、学校;打击招生中介,规范中职招生市场,形成良性竞争;运用好扶贫政策杠杆,整治乡镇的 违规行为,从而在社会形成真正的重视职教、发展职教的浓厚氛围。其次,加强管理,提高质量,以内涵发展树立学校形象,增强巫溪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我县职业教育近几年实施的 粗放型管理,社会对学校的期望值很高,虽然中职学生的素质与普高有一定的差别,但是毕业生的素质是就业的关键。因此,必须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要把学生的 综合素质提高作为首要任务。德育优先,品德优先,良好的行为习惯优先。按照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教育管理学生,培养学生勤劳、吃苦、忍耐的品质,树立学生遵纪守法、守时诚信的观念,树立忠诚意识,奉献精神。第三,强化实验实训教学,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实习,让学生能够基本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为就业后的稳定工作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创新宣传方式,让职教、职教政策、职教发展趋势深入群众内心。校内招生激励机制还可以激进,招生就业人员的设置专职化、脱产化、市场化。

    二、研究市场,接轨企业,改革课程设置

    转变职业教育目的,真正将学生推向社会,成为产业大军。研究市场对中等技术人才的需求情况,结合企业的用人需要,甩开多年以前成型的教育计划,开设对口课程,大胆改造现行课程设置,文化课、理论课、实践课、课外活动进行整合,让学生所学成为企业所需,学生满意,家长满意,企业满意,学校声誉必定会大大提高,办学走向招生—教学—就业的良性循环轨道。

    1、改革现有各专业,各学科课程设置和课时设置。文化基础课的设置上,各专业在高一、高二开音乐、美术1节,体育3节,语文、数学、英语各三节,高三时增加到5-6节。人文1节,普通话1节,德育1-2节。其余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专业课设置,高一以专业基础课为主,高二以专业技能课和实训为主,高三顶岗实习为主(参加高职考试的单独组班,文化课集中教学,专业课分开教学)。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创建文化课、专业课的校本课程体系,逐步过渡到使用校本教材。

    2、广泛开展课外活动。高一、高二每天组织1小时的课外活动,开展校内的专业技能竞赛,综合素质比三赛,提高学生的 综合素质。

    3、技能证书考取制度。各专业在高二下学期组织考证培训,考取劳动部门颁发的中级以上的劳动技能证书。

    4、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走进社区,走进乡村,服务人民,引导群众,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社会知识,锻炼自己,适应社会。

    三、校企联合,校校联合,适应社会

    县级职教中心不可能像主城区的学校一样得到大规模的投入,设备设施短缺是短时间难以破解的难题,充分利用借鸡下蛋的办法,争取企业融资投入设备和高校联合拓展办学空间,将对我县在职业教育起步阶段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四、严格管理,德育为先,以质量求发展

    1、强化教师管理。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的敬业精神,强化教师教学管理,鼓励教师改变教法,让学生乐学、会学。

    2、强化学生的德育管理,将德育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 第一位。对照企业的用人要求,从思想意识、行为习惯、道德品质、敬业精神、忠诚质朴、勤劳吃苦、遵纪守法等方面予以落实。

    3、提高办学质量。对中职学生的质量标准实行重新定位。根据国家要求和企业的实际,具备了合格的 品德,初步掌握专业技能,良好的综合素质,健康的身体的学生就是合格学生。

    4、改革学生评价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反对以书面考试成绩判定学生成绩的普通中学通用的做法,创设新的评价体系,增强学生学习、培训的信心,使学生快里、自信、积极、主动的接受教育。

    改革教学评价体系,以学生乐学为主要评价标准,促使教师改革课程内容,改变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态度,真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五、不拘一格,延揽人才,建设专业队伍

    受公办学校体制的限制,我校专业课教师严重短缺,成为制约我校发展的 重要因素。为此,争取县上的特殊政策,解决我县职教师资严重短缺的问题。

      1、利用双选,招录专业教师。争取县上同意选人的 学历标准为专科及以上,主要是高职专科类学生;不限制毕业生的 师范类身份。

    2、在现有文化课教师中实行转岗培训,打破专业限制,通过职教项目培训,学校送入高职院校培训,自费学历培训等方式,培养“本地造”。

    3、外聘教师,打破行业限制,实行市场运作。

    4、争取县财政按照《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决议》的规定,足额将城市教育附加费的30%划拨作为职教师资培训和设备实施购置经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