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崔发周:招生困境“倒逼”职校发展方式转变

 徐天坤1979 2012-08-23

  招生困境“倒逼”职校发展方式转变

  ■崔发周

  眼下正是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录取的关键时期,许多学校都使出了浑身解数,一些关于招生经验的研讨会和招生明星大受追捧,甚至有些学校还采取了“补贴”、“回扣”等不正常手段。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适龄人口的下降,中职学校的招生受到普通高中的严重挤压,一些学校出现招生困难。

  然而,中国是一个具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率刚刚超过50%,按照发达国家农业人口不足10%来计算,我国尚有几亿的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职业教育将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处于战略地位。职业学校发展中出现的困难,根本原因在于自身发展方式需要转变。

  诚然,由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企业需要大批的高端科技创新人才,自动化技术将会越来越多地替代手工操作。但是,即使是像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也仍有大批的中学生毕业后就读职业学校。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总量仍然会不断增长,对职业教育的需要是客观存在的。

  中学毕业生不愿意读职业学校,并非出于无知,恰恰相反,当前的学生及家长相当精明,他们凭直觉就能判断参加职教学习能否“升值”。试想,如果上职业学校不能比直接参加工作学到更多的东西、带来自身价值的提升,即使是免费学习也不会有很大的吸引力。

  要实现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就不能只在招生上做文章。俗话说:“有花蜂自来,强扭瓜不甜。”职业教育的基本价值就是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习者具有更大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正如黄炎培先生所说的那样:“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招生只不过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道手续,完全不用花如此大的精力。

  在当前国家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现代职教体系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必须转变发展方式,由外延扩张型转为内涵提升型、由自身独立发展型转为校企互动发展型、由规模驱动型转为创新驱动型。现代产业体系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创新驱动,而现代职教体系的最基本特征就是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对照这一要求,目前许多职业学校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无需将问题复杂化,只要简单地考察一下职业学校就会知道,目前的职业学校的教师有多少人具有企业工作经验?这些教师是怎样组织实施教学工作的?如果简单地照搬普通学校的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只能是“种地不如老子,养猪不如嫂子。”对于这一点,家长们看的比职业学校的校长们清楚。

  因此,在“人口红利”逐步消失的条件下,职业学校的发展不能再依靠招生手段上的花样,而是应转到主要依靠教师和教学管理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首先,要通过校企紧密合作,引进一大批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使企业的大师成为学校的教师;其次,要提升职校在职教师的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使学校的教师能担任企业的大师;最后,要让企业参与职校的教学评价,企业说好,这样的课才是真的好。

  (作者系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所所长)

  《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22日第6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