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彭先诚没骨人物绘画艺术

 愚雅轩 2012-02-23

 

 

愚叟草堂祝您全家幸、安康

 
 
彭先诚没骨人物绘画艺术
 
 
 

彭先诚 一九四一年生于四川成都,1962年毕业于成都第二师范学校。

任成都龙江路小学美术教师。1969年任成都东城区文化馆美工。1973年任成都东城少年宫儿童美术组辅导员。

1984年调四川省诗书画院从事美术创作,四川省诗书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彭先诚自幼酷爱绘画,自学成家。曾作过漫画、年画、连环画、水粉画和油画。

七十年代末专攻中国画人物,曾赴敦煌千佛洞和新疆作美术考察,只身赴大、小凉山写生,足迹遍行大江南北。

八十年代初个人绘画风格确立。尝借古诗词及传统题材入画。擅长没骨点染破墨法,善画鞍马人物。

作画重于直觉,注重偶然的水墨关系,其作品笔精墨妙,格调清新,风格独异。八零年在成都举办个展。

八四年《凉山小市》参加六届全美。八七年在北京饭店艺术家画廊举办个展。

彭先诚八八年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四川八人国画展》,《北京国际水墨画展》。

八九年参加七届全美,作品《西厢画意》获铜奖,《长恨歌》获四川国画大展《金龙奖》。

九零年香港荣宝斋举办个展,作品《马球图》获全国体育美展一等奖。

九一年作品参加香港荣宝斋《中国近代字画拍卖会》。九二年参加《深圳国际水墨画展》。

九三年参加香港云峰画苑《现代中国十杰精品展》。九四年参加新加坡国际艺术博览会与台湾画家丁雄泉联展、香港艺倡画廊举办个展。

应美国《国际访问者计划》邀请访美进行文化交流、美术考察。九五年《昭君出塞图》等十件作品人编《中国逸品十家》画集。

山版有《彭先诚思古幽情》《彭先诚水墨人物画集》《中国逸品十家》《当代中国实力派画家彭先诚古诗画意集》

《中国水墨仕女画技法》等。

彭先诚作品参加香港市政局主办《二十世纪中国绘画——传统与创新》大型巡回画展并人编其大型画集。

没骨人物画艺术
 
     没骨(法)画:中国画传统花卉(花鸟)画的一种画法。直接用颜色或墨色绘成花叶,而没有笔骨”——即用墨线勾勒的轮廓。据宋代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记载,这样画法始于五代的徐熙,徐崇嗣祖孙。其实始于黄筌,徐崇嗣仅是郊诸黄之格而已,《宣和画谱》著录有黄筌《没骨花枝图》一件;《洞天清录集》说黄筌真似粉堆,而不作圈线,(注:在中国古代粉即是色),这即没骨画法。,宋代梁楷用没骨大写意作水墨人物,清代任伯年也用此法画人物,高古脱俗,开一代画风。没骨看似浑然一体的块面,实则是线的扩大,以求笔中墨韵之变化。清代方薰在《山静居画论》中曰:墨法,浓淡精神,变化飞动而已。中国水墨的妙处往往就在于这种变化飞动、出人意表的偶然之美。当代著名画家彭先诚的没骨人物画所表现的便是这样一种多变而深空前莫测的境界,于若即若离中传达出奥妙的天叶变幻之意。多年来,他配心于没骨法的研究,没有画稿,没有一定的创作程式,创作中一切皆随墨与色的渗化而行,成为他毫无章法步骤的创作方法。恰恰是这样的一种随遇而安、随机而变的创作方式,形成了他的错综复杂、偶然天成的墨像,传达出画家独特而莫可名状的审美期待。在这本画集里,可以看到画家对传统笔墨问题的思考和新的尝试与突破。这种对于笔法的提携和宣纸渗化所形成的变化丰富的墨法,在某种程度上延伸了传统笔墨的表现范畴。中国画家的审美意念发乎创作,潜于思辨,具有很强的整体性、辩证性、灵悟性,在彭先诚的创作过程和作品中都得到充分的体现,同时又深透其作品内部的精神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