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欢政文辛 2012-02-23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三农”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性的根本问题。解决不好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就无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谈不上现代化社会的完全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为切实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对于提高农民健康保障水平,减轻医疗负担,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我市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以来,建立起政府引导、卫生监管、医疗机构服务的运行机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已经广为人知,得到了广大农户认可,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要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持可持续发展,还需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加强监管,对违规的定点医疗机构加大处罚力度,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有效实施,让广大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2010512,政协毕节地区工委副主任马光树率领由地区政协工委民宗处、地区卫生局、地区新农合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组成的调研组到我市,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情况进行调研。政协毕节市委员会副主席王大庆带领政协文教委、民宗委同志陪同调研组,先后深入梨树镇、鸭池镇中心卫生院,市人民医院,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等地,以实地走访、查阅资料、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在市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会议室召开的调研座谈会上,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龚霏及卫生局相关负责人汇报了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情况,市疾控中心、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及部分民营医疗机构负责人参加座谈。与会人员畅所欲言,就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总结成绩、分析问题、提出建议。现就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卫生资源现状

全市现有公立医疗机构41个,其中乡镇卫生院35个,村卫生室628个。公立医疗卫生单位现有职工858人,其中乡镇卫生院有在册职工449人。全市现有各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垫付制定点医疗机构721家,其中:地级垫付制定点医疗机构1家,市级垫付制定点医疗机构34家,乡级垫付制定点医疗机构51家。全市村级统筹定点医疗机构635家,其中享受财政补助、参与公共卫生工作的村级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有588家,不享受财政补助、但参与公共卫生工作的村级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47家。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开展情况

在具体工作中,卫生部门坚持边探索、边实践、边整改、边完善、边提高的原则,在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安全的前提下,努力保障参合农民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不断提高群众健康水平。2007年,参合人数876691人,参合率87.30%,受益人次为519758人次,受益率为59.29%,受益金额为3616.18万元,资金使用率为82.5%,门诊补偿比例为92.5%,住院实际补偿比例为51.6%2008年,参合人数为947493人,参合率为93.58%,受益人次为556439人次,受益率为58.73%,受益金额为5922.75万元,资金使用率为70.0%,门诊补偿比例为76.11%,住院实际补偿比例为59.9%2009年,参合人数达953655人,参合率为94%,受益人次为1203014人次,受益率为126.15%,受益金额为8426.31万元,资金使用率为90.0%,门诊补偿比例为47%,住院实际补偿比例为50.9%2010年,参合人数为862124人,参合率为90.07%,第一季度拨付参合农民住院及门诊补偿金2744.87万元。

(三)、以参合促医卫、效益明显

市卫生局的一项调查显示,农民群众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满意率、信任度和知晓率逐年提高,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药品收费、基础设施建设等较为满意,基本做到了医患和谐。同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开展,为卫生事业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有效盘活了卫生资源,推动了卫生事业的良性发展。目前,全市35个乡镇卫生院均正常运转,在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经济效益也逐年提升。2009年,35个乡镇卫生院中业务收入300万元以上的1家、200-300万元的3家、150-200万元的8家、100-150万元的7家、50-100万元的11家、50万元以下的5家。卫生院将自身的业务收入又投入到单位的基础设施建设、设备配置、人员培训等方面,使卫生院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了一定的经费保障,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

(四)措施有力、监管到位

管理制度方面:一是建立健全了《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办法》、《诊疗服务范围》、《管理流程》等20余个规章制度,从管理、政策支持、部门配合,宣传发动、农民缴费与筹资、基金管理与使用、补偿审核、费用控制、信息建设、定点机构监管等方面,不断完善运行、管理机制。二是因地制宜完善实施方案,实现“住院统筹+家庭账户”模式向“住院统筹+门诊统筹”模式的转变,在保大病的同时也兼顾小病,尽力做到让参合农民就近就医,扩大受益覆盖面,提高受益水平。三是实行医疗机构垫付制度,参合农民在市级及市以下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补偿部分由定点机构先行垫付,达到 “出院即报销”,方便群众获得补偿。四是强化医疗机构的财务规范管理,经过多方征求意见,出台了《毕节市卫生局财务管理暂行规定》,本着卫生资金所有权不变、财务审批权不变、独立核算权不变、债权债务归属不变的“四不变”原则,实行“院财局管院用”,有效规范了卫生院财务管理,保障新农合基金安全。五是严格准入标准,将民营医院纳入定点医疗机构范围,既弥补了医疗资源不足,又实现公平竞争,尽力满足参合群众就医的多样选择。六是在部分乡镇增设卫生院分院,方便群众就近就医。七是从2009年起增设了慢性病种和重大疾病的门诊统筹补偿,使原来不能报销的慢性病人及重疾病的门诊费用得到补偿,扩大了受益面。

监管措施方面:一是建立市合管委和合监委,审计、财政、监察等相关部门,卫生局、合管中心及乡镇合管办共5个层面的督查督检制度,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偏”,保障新农合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强化司法监督,与市检察院联合建立在新农合资金使用中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联系协调制度,多次邀请市检察院有关领导以发生在身边的典型案例对定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开展警示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三是建立定点机构约谈制度,就定点机构执行新农合规章制度的情况、履行服务合同情况、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约谈定点医疗机构负责人,对约谈后进行改进工作效果进行评估,结果作为续签定点服务合同的参考依据。四是发放住院病人回音卡,广泛征求和了解患者及家属对新农合工作及医疗机构的意见和建议,采纳有效意见和建议并认真进行整改。五是建立通报制度,对新农合资金审核情况、定点医疗机构督查情况、新农合资金运行情况进行通报。六是实行“信誉积分管理制度”,建立定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信誉档案,对违反新农合相关规定的行为予以扣减积分,并进行公示,对信誉积分低于80分的定点医疗机构,取消其定点医疗机构资格。七是出台了定点医疗机构的全员培训制度,对培训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计划、内容及培训效果评价。八是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按照统筹兼顾参合群众受益与乡村两级定点医疗机构发展的基本原则,推出“同乡同药同价”制度,降低药品费用,提高参合群众的受益程度。九是建立银行对账制度。十是从2008年下半年以来,陆续安装启动新农合信息网络管理系统。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系统性工程,没有可供借鉴的成熟经验和模式,每一步工作都需要“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和改进。加上我市的财政情况、农民群众的贫富差距、卫生系统基础条件的制约等因素影响,新农合发展过程中就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1、政策宣传不够,农民知晓度不高。农民群众对新农合一些具体政策了解不够。市、乡(镇)、村三级相关工作部门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细则,特别是农民参合后需要遵守哪些规定,门诊住院、转诊程序、补偿程序及结算方式、慢性病种类、报销药品范围等细节问题上宣传尚不到位,导致群众对家庭账户过渡为门诊统筹转变的认识和理解不够。

2、乡镇、村医疗卫生条件和服务能力同新农合工作不相适应。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技术水平较低,编制较少,技术人员短缺,乡镇卫生院有较高职称人员不多,还有部分人员没有职称;而且乡镇卫生院不能设置副高职称岗位,难以调动卫技人员的积极性,难以稳定卫生技术队伍。村级卫生室均是个体户,基本达不到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条件。

3、新农合筹资难度大。新农合制度实施以来,农民自筹部分的缴费方式一直是上门挨家挨户收取,这种方式周期长、效率低、成本高,稳定性差。而且在新农合筹资过程中,部分乡镇办事处错误地认为筹资工作是卫生部门的事,宣传、组织力度不够,科学规范的筹资长效机制有待形成。

4、经办机构能力建设有待加强。市合管中心虽然是事业编制人员,但由于工资及津补贴发放受限制,又不能参照公务员工资标准发放,造成职工情绪不稳定;乡镇合管办无编制,主要是兼职人员开展工作,且人员变动频繁,影响工作质量和管理队伍的稳定性,管理效率不高。

5、医疗管理的软件开发缓慢,无法适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需要;资金流通渠道不畅通,延时较长,影响医院药物采购及患者治疗。

6、医疗机构逐利思想严重,没有真正站在参合群众的实际困难开展诊疗活动,甚至个别医疗机构存在重检查轻治疗,挂床住院等现象。

7、对新农合的监管,部门联动未落到实处,基本上是卫生部门一家在运作,工作难度大、监管漏洞多,导致对来合管中心进行补偿报销的省外发票鉴定困难等许多不利工作开展的情况。

三、下步工作建议

1、提高认识,加快推进。新农合是涉及千家万户、维系亿万农民的民心工程,是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必须充分认识新农合的重要意义,把加快实施新农合制度列入全市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确定推进的进度和目标,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落实。

2、强化宣传,优化服务。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改进宣传方法,提高宣传效果。以多种方式宣传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报道农民受益事例;组织受益农民现身说法。要通过多种方式对农民进行传统美德和思想道德的教育和渗透,提高农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互助共济意识,提高农民参加新农合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坚持按期公布收支账目,增加透明度,提高农民对新农合的信任度。要改进筹资方法,降低筹资成本。要加强对管理人员和医务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改善服务态度,向参加新农合的农民提供便利、快捷、周到的服务。

3、明确职责,扎实工作。第一,要把推进新农合制度实施、改善农村基本卫生条件、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减少本地区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人数、保证农村卫生支出经费等列为职能部门岗位目标责任制管理,作为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第二,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有关部门的组织协调,做好新农合制度的实施、推进和监督工作;加强监管力度,要有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宣传、财政、人事、发改、农业、民政、科技、药监、扶贫以及纪检监察、物价、审计等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共同推动工作的开展。第三,卫生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主管部门职能作用,加快职能转变,不但要成为出色的管理者,还要成为有水平的服务者。在推动新农合制度实施的过程中,要主动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和当地实际,调节和平衡好各方的利益,不断完善各项实施制度、操作措施和服务体系,不断规范医疗行为,确保广大农民群众真正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使他们真正感受到新农合制度带来的好处。第四,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支持新农合制度,做到政府行政推动、社会各界关注、各方力量汇聚、人人参与受益。

4、加强研究,完善制度。在实施新农合制度的过程中,要及时了解上级的新政策、新规定,搜集各种新情况、新信息;及时掌握和分析农民群众的疑虑,采纳合理的要求和意见建议,不断地深入总结经验,完善相关制度。第一,要及时调整补偿标准。以“以收定支、量入为出、逐步调整、保障适度”为基本原则,及时调整补偿标准。针对目前统筹资金沉淀过多的情况,应适当提高补偿比例,降低起报线,提高封顶线,减少自费药品及其比例,使更多的农户受益、得到更多的补偿,提高制度的吸引力,从而优化筹资体系。第二,要适当增加救助受益面,着力提高对弱势群体的医疗救助力度,切实缓解弱势群体看不起病的困难,建议把贫困救助与新农合结合起来,把一些在城镇居住的低保户、五保户、残疾家庭等生活特别困难又无自救能力的弱势群体列入可参加的对象。第三,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网络化管理,解决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不规范、不透明等问题,与此同时,还应畅通各种信息渠道,使参与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群众对合作医疗基金的使用拥有充分的知情权。第四,进一步完善药品采购制度,努力降低药品价格。建议将农村合作医疗的医药用品纳入政府采购,在药品的采购、调拨、使用等环节,要发挥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物价部门、政府采购部门的职能作用,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成本,让利于民,授惠于民。

5、增加投入,规范管理。各级政府要根据国家财政部、国家计委、卫生部《关于卫生事业补助政策的意见》“原则上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不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的要求,扩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比例,增加对新农合的投入,确保资金的足额按时到位。要积极争取国债资金、国家卫生基金及自治区医疗保障经费等对我市实施新农合的投入。要健全管理监督组织,建立完善资金封闭运行体系,实行筹钱、管钱、用钱的分离和有效监督。要建立健全各级经办机构,选好用好培训好管理人员,并要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要解决好经办机构的人员、编制和经费,改善经办机构的办公条件,配置好电脑并开发管理软件,实现计算机联网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6、健全运行机制,加强监管力度。一是建立健全新农合管理组织、参保者和医疗单位三方的制约机制,规范运作。二是进一步完善定点医疗机构的准入、退出制度,完善定点医疗机构考核管理办法,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三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应切实履行组织、协调、管理和指导等工作职责。四是加强经办机构建设,按规定落实人员编制、将工作运转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五是完善基金监管机制,制定监督管理措施,对基金的运行实行审计监督制度,确保基金运作规范、透明、高效。六是要加强医院的会计信息管理,防止因医院会计信息失真给新农合基金运行造成的危害。

总之,我市新农合取得了一定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希望,在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进程中,各级都要切实履行职责,完善新农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发展和改革中逐步解决新农合存在的问题,使新农合真正达到“政府引导、财政出钱、卫生出力、百姓受益、政府得民心、卫生得发展、农民得实惠”的目的。

 

 

毕节市政协新农合开展情况调研组

二○一○年六月一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