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论“丹凤”金鱼的没落

 winner091 2012-02-23
2011-11-08

  来源:蝶尾之家

  在中国金鱼漫长的历史中,一些曾经被培育出的新品种如“翻鳃”,“挂珠”,“硬泡”等因最终无法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现今已经几乎被遗忘或接近被完全淘汰;也有一些成熟的品种因为人为的原因,特定历史条件的原因几乎失传如宫廷名种“鹅头红”,但在所有这些“没落”的金鱼品种中,没有哪一种能比“丹凤”更让如今中国的众多爱鱼人魂牵梦绕。

  作为一种成熟的金鱼品种,作为中国金鱼中曾经光彩夺目的佼佼者,“丹凤”金鱼如今为什么没落以至许多年青人根本不知道她的存在?这背后的复杂原因十分值得人们为之思索。

  不象一些虽然奇异却给人感觉病态,毫无美感的金鱼,“丹凤”金鱼独特,古朴,脱俗的美是无可置疑的,而且丹凤金鱼的美还有更深刻的意义在里:在鲫鱼的众鳍中,背鳍起到平衡作用,这对于原生的体形扁平的鲫鱼是至关重要的。金鱼演化史中的重要质变一环是出现了四页尾鳍,另外的重要一环(也是最后一环)是“龙背”的出现。背鳍的消失和四页尾鳍的出现是相辅相成的————尾鳍的演化使无背鳍金鱼个体也能正常游动,从而能够生存下来。“龙背”金鱼是金鱼演化史上最为显著的变异,是出现得最晚的一类金鱼,也标志着金鱼作为一种人为培育的观赏鱼,她距离她的祖先跨出了最远的一步。这两种重大的,标志性的变异都在丹凤金鱼上得以以极端形式体现,某种意义上说,丹凤金鱼是被培育得“最成功”的中国金鱼。每一尾丹凤金鱼都是一座活丰碑,她是中国人千年来辛勤培育金鱼的“最高成就”的标志。

  但是,在一些影响颇广的金鱼培育理论书籍中,却不约而同地把丹凤金鱼形容为“观赏价值不高”。这里的“观赏价值不高”究竟何解?是指这种金鱼审美价值不高吗?

  到清代末期,中国金鱼的品系已经齐备,在这之后的百年中,由于遗传学理论的成熟运用,中国金鱼的品种培育走向一个追求“繁复”的方向,人们对把各种各样的金鱼互相杂交以产生“新品种”乐此不疲,现在的金鱼中具备两种品种特征而且难于区分主次的不在少数,更有不少金鱼同时具备了四五种以上的品种特征。在这一个世纪里,中国金鱼品种的日趋繁多依靠的是“组合”而不是“创新”,真正被培育出来的新品种金鱼屈指可数。繁复组合为中国金鱼的审美带来了不少难于解决的问题。比如:龙种金鱼的特色在与于眼睛高高突出如同传说中的“龙眼”;狮子头金鱼的特色在于其纵横交错的肉瘤如同中国的石狮子的卷毛一般,眼睛深陷,半露,取其憨厚可爱之貌。这两种品种的性状审美要求本身互相抵触,那么从审美角度就很难为“龙睛狮子头”这种组合确立起一个“最佳性状”的标准。如果头瘤在龙睛之外,则显得“龙眼”性状不佳;之内,则显得狮子头性状不佳;齐平,则这尾金鱼除了有一个硕大无比的头部之外,可以说没有任何特色。这种新品种难说是集了“龙睛”和“狮子头”两家之长,强强相加的结果反而完全剥夺了两种十分优异的性征美。当“组合”涉及到两种以上品种特征时问题就更加复杂。

  我们再来看看日本人————著名日本观赏鱼学者熊谷孝良谈及兰寿金鱼的培育时这样说:“不端正的兰寿幼苗必须全部淘汰,哪怕某一性状十分突出优异,只要影响了整体的和谐度就必须被认为是不可取的”。在兰寿金鱼漫长的培育过程中,当然也出现过种种变异比如出现了突出的眼睛或者绒球等,但日本人从不认为这些品种特征对于兰寿金鱼来说是值得传承的。原因很简单:品种特征越“繁复”,审美问题就越复杂和难于明确,而对于观赏鱼,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日本人都着重纯粹,综合的美。相比局部特征,他们更加强调的是整尾观赏鱼的体态,气势的平衡。日本人以一种几乎工业化的严苛标准来培育兰寿金鱼,把各项标准,各部位要求都细到了极处也落实到了极处,以至这单一种金鱼就构成了一种独特的日本金鱼文化,作为一种高级观赏鱼驰名世界。现代的中国人对待此类问题的态度和日本人大相径庭:几乎任何奇特突变都给予保留和强调,以追求金鱼的奇特有趣为至高无上的目的。只要是品种特征中包含有吉祥寓意如肉瘤中的长寿意味,肚腩中的富贵神态等,都希望以极夸张的形式加以表现,在这种动机下,追求金鱼品种特征的“繁复”也就十分自然,在追求“繁复”的过程中在所不惜地牺牲金鱼整体的美感也是顺理成章之事。所以换言之,对于“龙睛狮子头”这类新品种,只要培育出一尾鱼又有发达的肉瘤又有突出的大眼睛就算大功告成了,至于它作为一尾观赏鱼是不是和谐,富有美感,其实是不重要的。

  然而,除了背部光滑这一蛋种金鱼的基本特征外,丹凤金鱼不具备任何其他金鱼的品种特征。在中国金鱼如今繁复花俏的各种组合品种中,丹凤金鱼显得十分单调。所以归根结底,中国的不少资深金鱼培育专家把丹凤金鱼形容为“欣赏价值不高”实际上指的是丹凤金鱼不够“花俏”,而不是缺乏美感。日本人对“美”的追求平实而严谨;现代的中国人更喜欢“好玩有趣的东西”,这是因文化而生的审美观的具体差异决定的,两种态度本身确实没有绝对的高低对错之分,但以国人的这种十分片面的求趣态度来对待“丹凤”金鱼,却可能为之带来灾难。

  当然,品种特征的单纯并不是她几近绝种的主要原因,许多古老的传统品种如墨龙睛,鹤顶红等一直广受欢迎,在市场上畅销不衰。丹凤金鱼的没落有其更特殊的原因在里:她长得异乎寻常的成长期。

  任何品种的金鱼都可以在出生六个月内充分展示性状特征,在两龄时达到顶峰,但两龄的丹凤金鱼从性状特征角度仍然处于幼年期;当绝大多数金鱼到了三龄已经开始逐渐衰老的时候,丹凤金鱼的品种特征才刚刚开始展现,而且需要再过两年,在五到六龄时才能到达顶峰。培育一尾丹凤金鱼的代价是培育其他任何品种金鱼的五到六倍以上。

  这个代价究竟有多昂贵?

  我们举一个比较生动贴切的例子来说明:假如你是上帝,在冥冥众生中你要选出两个天赋非凡的人,把他们培育成两种艺术家,一位是流行歌手,一位是声乐歌唱家。你分别需要多长的时间?培育一位成功的流行歌手你大致需要五到十年的时间;培育一位成熟的声乐歌唱家你大致需要二十到三十年的时间。按照这一比例,一个人成功养育出一尾丹凤金鱼所需要的时间大致是多少?答案是“半个世纪以上”。把这五十年的光阴交给上帝,他可能能为世人奉献出一位古典音乐的指挥大师。而从古典音乐诞生至今的数百年中,上帝曾经成功培育出多少指挥大师?不超过一打。严格地说,只有两位。作为上帝,你是愿意培育流行歌手?还是指挥大师?这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

  曾经和一位资深金鱼培育专家探讨丹凤金鱼为什么没落这一问题,她用很简单的四个字来概括:国人的“急功近利”。乍听之下,这四个字应该是指责卖方————绝大多数金鱼养殖场不愿意引进和培育丹凤金鱼因为她作为商品周转率极低而且整体而言商业价值不高,此举导致丹凤金鱼几近绝种。

  这的确是事实,不过,我个人觉得这种一边倒的对卖方的指责十分欠缺公允。作为一个金鱼养殖场而不是一个金鱼培育基地,舍弃商业价值低的品种是顺理成章,而且也是合情合理的。一个商业机构所存在的最高目的就是“赢利”,任何违背或者有碍于机构达到这一目的的绊脚石都应该毫不迟疑地一脚踢开。而且即使这些金鱼养殖场其中的一小部分有美好的初衷,愿意在追求“赢利”的同时对一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加以保护,他们也未必有这一能力————上海的一些颇成型的鱼场辛苦劳作整整一年才赢利一万元,亏本的也不在少数,更别提散布在内陆各乡村的零星产业可能面对的各种窘迫境地。艺术,文化,科研等都需要一个相对稳健的环境,在惨淡经营,三餐不保的时候,所有的高层追求全是奢望。

  尽管现在的舆论都倾向于把丹凤金鱼的没落归罪为卖方的“急功近利”,我个人倒觉得用这四个字来指责买方更为贴切。

  设想一下假如你正经营一家水族店,你这样向一位客户介绍一尾丹凤金鱼:

  您别看她体形小,可已经两岁啦!所以别的鱼值五十她值一百五......您别看她现在长得丑,您把她买回去,再养她个两三年,就会变得很好看啦......

  你觉得这笔生意能做成么?

  由于流落到市面上的丹凤金鱼极少,所以我们无从得知在水族店里真正发生过什么,不过狮子头金鱼的现状也是一个鲜明的例证————懂得鉴赏金鱼的人都知道一年龄的狮子头金鱼头部肉瘤不可以过分发达,否则到了二龄时肉瘤二次发育会导致轻则整尾金鱼比例完全失调,失去观赏价值,重则患上“鱼体失衡”的绝症。然而现在市面上可见的一年龄狮子头金鱼基本都拥有十分夸张的肉瘤,一尾体长不到十五公分的狮子头金鱼时常连眼睛都已经找不到了。为什么?那都是因为绝大多数金鱼的买方都要求金鱼的个体在偏小(价格就偏低)的时候其性状特征就展示充分(性价比似乎就偏高了),所以这种过分早熟的狮子头金鱼就十分畅销,直接促使养殖方片面追求头瘤的发达,结果造成狮子头金鱼在成熟期鱼体严重走样。对狮子头金鱼这一传统品种来说,这种短视无异于饮鸩止渴;对于丹凤这种格外晚熟的金鱼品种来说,这种短视则使她们面临灭顶之灾。

  真正操纵着市场和卖方走向的是买方的消费观念————金鱼买方一味“求趣”,中国金鱼的品种培育才走向一个刻意追求“繁复”的方向;金鱼买方的“急功近利”,才是丹凤金鱼几近绝种的真正罪魁祸首。或许在我们谈论“光复丹凤金鱼”的话题的时候,把批判的眼光投向我们自己,要比一味地去指责金鱼养殖场的“急功近利”来得更有建设性。

  在什么(从搞艺术到养猪)都追求快速,高效,利益最大化的现代中国,要真正光复丹凤金鱼,仅仅依靠几位培育专家和几位高级玩家在自家的池塘里,水族箱里辛苦养育是根本不够的,丹凤金鱼的光复最重要的一环是国人观念的改变————什么时候当“暴发户”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贬义词;什么时候当真正的贵族概念深入人心;什么时候当国人对“物质”“丰富”“发展”“飞速”等词汇不再抱着无比狂热的心态......或许距离凤凰涅磐那一天就不是很遥远了。在现在的这种大环境下,即便是把成千上万尾已经到达观赏顶峰期的成年丹凤金鱼大张旗鼓地推上市场,“丹凤”也只会被误判为一文不值的“蛋鸡”,然后迅速地被商业狂潮摧毁————中国人根本没准备好迎接落枝的凤凰,

  光复丹凤金鱼之路是无比漫长和艰辛的,我们这一代人充其量只是奠基人,铺路石,我敢断定我们不可能有缘目睹凤凰涅磐的那一天。

  不过,拜互联网所赐,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折服于丹凤金鱼的美丽,千方百计地寻觅,并以能够拥有一尾美丽的丹凤金鱼为骄傲。这是一个非常良好的开端,光复丹凤金鱼的第一步是很成功地迈出去了。既然把丹凤金鱼大批推上市场为时尚早,那么就让我们从自身作起,开始养育一尾丹凤金鱼,然后以任何得体的方式向所有的人展示她极其脱俗的美吧。

  在你决定把一尾需要用高昂的代价换来的丹凤金鱼带回家之前,建议你先诚实地,客观地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 我真的愿意用多年的时间去养育一个小生命,忍受艰辛劳作和漫长等待的痛苦吗?

  * 我是否具备养育一尾名贵金鱼的基本设施?我有没有充足的水环境和充分的过滤,增氧,水质调整等设备?还是我只有一个高脚杯形状的小型玻璃鱼缸?

  * 我工作时间很长而且经常出差吗?如果是这样,我家里的人能不能,是否懂得如何帮我照看金鱼?如果我一个月里至少有两周不在家,每天都有应酬,成功养育一尾名贵金鱼有可能吗?

  * 我的家中是否有会伤害金鱼的家庭成员?比如小孩?很好奇的狗?尤其是猫?(如果我一定要同时养猫和鱼,我是否已经完全肯定我的猫对金鱼没有丝毫的兴趣?)

  * 我是否负担得起养育金鱼的可能花费?例如:食物,垃圾的处理,必须增添的设备,设备的定期消耗,以及检测,医疗等等费用。一尾名贵金鱼的开销可能是一尾普通金鱼的数十倍,如果我经常连自己的餐费都成问题,我是否真的有资格来养育一尾名贵金鱼?

  * 如果我将来生活会出现重大变化比如迁居到国外,我能否妥善安置曾经与我朝夕相伴的金鱼?

  * 一尾名贵的金鱼需要十分精心的照料才能健康成长,丝毫马虎不得,否则很快就会夭折。我真的懂得怎么养育金鱼吗?如果我遇到难题,我是否有合适的途径和足够的时间去寻得答案?

  *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她是我的“玩物”?还是我的“家庭成员”?当她患病或者年老色衰时,我是会尽心尽力地照顾她,还是把她看做一件用久了的物品直接扔掉?

  我特别强调最后一点是因为总体来说中国人不是很尊重生命,绝大部分金鱼都是因为被遗弃而死去。“负责任”是所有养育金鱼的人都必须做到的,一尾金鱼如果不能活理论上的十几二十年也能活将近十年,如果她在几年内死去,应该被看做是一个失败,而不是胜利。不要因为一时的激情,好奇心或者怀着侥幸心理去把一尾丹凤金鱼带回家。如果你对以上的问题(尤其是最后一点)的回答不是非常肯定,那么她不属于你,她将在你的家里生活得极其糟糕,让她继续生活在出生的鱼塘里会好得多,把养育她的机会让给其他的人会好得多;那么,请不要去纠缠辛苦培育丹凤金鱼的人们,对于他们来说,每一尾丹凤金鱼都是无价之宝,每一尾的夭折都可能意味着前功尽弃,会使他们十分痛心。 最后,我想对每一位在经过冷静思考后决定放弃拥有一尾丹凤金鱼的念头的朋友们说:

  并非每一个欣赏艺术,热爱艺术的人本身都一定是艺术家或者收藏家。

  其实作为一个追求美的人,学会欣赏,本身也是在为艺术添砖加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