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煤矿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

 黑老赵 2012-02-24
 
 
 
 
 
 
 
 
        摘要:本文结合煤矿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内部市场化管理的内涵、包含的市场要素、市场化的特点以及需要做的基础工作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
  关键词:煤矿企业 内部 市场化 管理
  
  煤矿企业实行内部市场化管理,是煤矿企业从落后的粗放型管理向现代化集约型管理迈进的转折点,是煤矿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技术创新频率加快、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形势下,依靠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已经成为企业求生存、谋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大多企业都着眼于加强内部管理,努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煤矿企业实行内部市场化管理,是煤矿企业谋求更快、更好、高效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一、内部市场化管理的内涵
  
  内部市场化管理,就是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充分利用价值规律、经济杠杆和竞争机制的作用,使职工个人与基层单位、基层单位与企业之间变单纯的行政隶属关系为行政隶属和经济关系有机结合的管理机制,使单位之间及单位与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和管理关系转变为等价交换的经济往来关系。
  内部市场化管理的最终目的是降耗节支、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和提高员工收入。
  
  二、确定内部市场要素
  
  市场主体、价格体系、计量手段、结算办法是构成内部市场化管理的要素,各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明确市场要素是做好内部市场化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1. 确定市场主体
  推行内部市场化管理,在内部核算方式上可实行四级市场主体运作。从一般意义上来讲,一级市场主体是煤矿,二级市场主体是区队、科室,三级市场主体是班组,四级市场主体是个人或岗位。
  一级市场:构成一级市场主体的煤矿成立矿级结算中心并设立单独的内部账户,与其他市场主体发生的经济往来,按照产品和服务价格结算,通过结算中心相互划转费用。主要结算方式有:材料结算单、设备租赁结算单、支护品租赁结算单和办公费用结算单等。
  二级市场:是内部市场的重要环节,二级市场主体是煤矿生产一线及辅助单位等煤矿所属各单位,如:采掘区队、运输区队、一通三防区队等。二级市场中各核算单位采用内部结算票据进行收支结算,以区队、科室为核算单元,模拟会计核算,相互划转经费,改变各单位之间生产协作关系为市场买卖关系,相互之间提供的服务与劳务均按市场价格目录核算收入,并通过各自的经营考核办公室发生供求结算关系。
  三级市场和四级市场:三级市场是二级市场的进一步细分、四级市场是三级市场的更进一步的细分。在三、四级市场中,各班组之间、岗位(个人)之间、上下工序之间市场结算更加明细化、更加直观,市场的作用得到更直接的体现。突出表现是成本的控制,如区队对班组、班组对岗位(个人)核算时,根据月度成本利润计划,将指标逐级、逐项分解,把可控部分承包落实到班组直至个人,材料消耗直接与个人的收入挂钩,使得个人收入与成本之间形成反比关系,从而使每个人都自觉参与到节支降耗工作中来。四级市场是内部市场中的最小单元,每个岗位或个人成了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这些经济实体通过简单的买卖往来关系促成了内部市场的形成。
  2. 价格体系
  结算价格是内部市场正常运行的基础和保障。没有价格就不能进行结算;价格不准确、不合理,也不能进行正常的结算,就会出现经济纠纷和诸多矛盾,因此,在制定内部结算价格时,应力求价格准确、全面、合理,并编制成册,内部发行。同时,根据内外部市场的变化情况,及时对价格进行修订和增删,使价格趋于合理,以不断完善价格体系。
  内部市场价格种类主要有:①编制价格:以劳动定额和材料定额为依据;②市场价格:以社会市场价格为依据;③协议价格:由内部市场主体协商确定;④现场写实价格:既没有统计资料价格,又没有劳动定额和材料定额的价格,通过现场实测确定;⑤竞标价格:通过竞标产生的价格等。无论是哪一种价格种类,最后都要根据煤矿实际确定为一定的内部市场结算价格,这也是内部市场结算的唯一价格。
  价格的测定主要采用完全成本法,随内部、外部市场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并逐步实现与外部市场的接轨。
  3. 完善计量手段
  计量是推行市场化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准确的计量,内部市场化管理就是一句空话,毫无意义。因此,煤矿必须不断加大投入,完善计量手段,做到凡是有水的地方都有水表,凡是有电的地方都有电表,凡是有气的地方都有气表,等等,装表计量率要达到100%,做到方方面面无空白点。否则,就不能进行准确的计量和结算。
  4. 成立结算中心
  各市场主体之间的结算和考核需要有一个部门来协调、汇总与落实。煤矿可在企管科(市场办)设立内部结算中心,负责全矿的核算管理;二级市场主体设立经营考核办公室(或经营考核小组),负责所属各单位的核算管理;三级市场主体设置核算员,负责三、四级市场主体的核算管理。   三、内部市场化的特点
  
  实行内部市场化管理,必须充分认识内部市场化的特点和基本规律,做到有的放矢,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内部市场化预期的目标和效果。
  1. 每一个生产者都是经营者
  煤矿通过细分市场主体,细化生产要素价格,规范市场运作,各种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实现了合理优化配置。企业内部各个单位、各个专业、各个岗位以及每名员工,都成为市场竞争的参与者,生产者和经营者合二为一。各级市场主体的利益和每名员工的切身利益与企业的效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每一个生产者都成了经营者。
  2. 每一种生产要素都有价格
  为确保内部市场化管理的有序运作,煤矿必须配备齐全各种水表、电表、气表和计算机网络等设备设施。同时,根据内外部市场的变化,对各种生产要素价格及时进行调整和修订,形成比较完备的价格体系。从大到做一项工程,小到摆一盆花、沏一杯茶,都有价可计,价格无处不有,“市场”无处不在。
  3. 每一天都知道经营效果
  通过实行内部四级市场价格结算,即:煤矿与区队、科室,区队、科室与班组,班组与个人(岗位)之间的结算,生产经营可以做到“日清日结”和“班清班结”,并通过企业内部网络于每天下午下班前将全矿各单位的生产经营情况生成“四级核算汇总表”,矿领导可以方面快捷地了解各个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结果。
  4. 每一个市场行为都能有效控制
  为有效地解决内部市场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经济纠纷,煤矿可以采取生产经营负责制、经营风险抵押金制、全面预算管理、价格调控、经济仲裁等多种有效手段,抓好事前控制,强化事中管理,严格事后考核,对每一个市场行为进行有效控制,以此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和效果。
  5. 每一项工作都讲求投入产出
  通过推行内部市场化管理,煤矿每一个生产者和经营者都形成了一种共识,即“多花就会少得”,赔本买卖坚决不干,无效益工作坚决不干,做到了先算后干,边算边干,算好再干,增强了员工当家理财的意识。
  
  四、应做好市场化管理的基础工作
  
  确定了价格体系,制定了价格结算办法,还不能完全做好内部市场化管理工作,还需要相应的配套措施,亦即做好市场化管理的基础工作,如加强管理和考核、制定各种管理细则和办法等,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组织领导
  为了保证内部市场化管理规范、合理、有序地运行,煤矿可成立内部市场化管理领导小组,矿长任组长,经营副矿长任副组长,矿其他成员、各经营管理部门负责人为组员;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可设在企管科(市场办)。
  领导小组每一个月或半月召开一次专门会议,总结平衡和安排部署内部市场化管理的有关工作;办公室要制订严密的工作计划,明确分工,落实任务,加强指导,确保内部市场化管理有条不紊地进行。
  2. 强化宏观调控
  内部市场化管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应广泛收集、分析企业内外供求信息,下发给有关部门和基层单位参考,并以内部商品或劳务的单价为杠杆,进行内部市场调控,使其达到有序运转的目的。首先实施行政调控。以正式文件下发对各单位的结算管理方法,对各单位的管理人员有任免权,对经营效益差、完不成承包任务和效益指标的有终止合同的权力,强化对基层管理人员的动态管理;其次实施价格调控。明确规定各类结算价格,及时掌握价格的进行情况,对不合理的价格及时进行调整;最后实施经济分配手段调控。平衡各单位工资总额、平衡结算过程中出现的较大差距,保证各单位经济分配比例合理,调动各单位的积极性。
  3. 完善计量手段
  凡有量可计的工作和场所,都要设有相应的计量器具,包括地磅、电表、水表、电子轨道衡等,并统一计量单位。对计量人员进行培训,制定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和轮岗换岗制度,规范计量监督的考核办法。
  4. 严格考核奖罚
  内部市场化管理领导小组应责成考核部门制定严格的考核奖罚办法,加强监督,定期考核,及时兑现奖罚。对于任务不落实、提供数据不准确或因推诿扯皮而贻误工作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同时,责成各单位负责人和推行内部市场化管理的工作人员,认真负责,任劳任怨,正确处理本职工作和市场化管理工作的关系,对内部市场化管理办公室安排的工作,要不折不扣地圆满完成,否则给予必要的处罚。
  总之,煤矿企业内部市场化是一项严密的系统工程,需要进一步开展的工作还很多,尤其需要单位最高管理层和各部门的重视,才能将这项工作做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