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加坡的“组屋精神”

 成德明 2012-02-24
新加坡的“组屋精神”
(2010-01-28)

社论
2010年1月28日
  新加坡建屋发展局成立50年以来,马不停蹄地大量建造公共住屋,可谓成绩斐然。其最大的成功,在于彻底解决了攸关人民生存和生活素质的居住问题。由于政府组屋价廉“屋”美,绝大多数国人都有能力拥有一套,使“居者有其屋”的理想真正实现,也使新加坡成为全球国民拥屋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新加坡“组屋”的名声已经广布海外,不仅成为新加坡特有的专用名词,而且更成为这个社会最具代表性的标志之一。因此,除了解决了“住”的需求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值得提及,那就是公共住屋政策的精神内涵。
  公共住屋政策的精神内涵相当丰富,远远超出了住房本身。由于全国80%的人口都住在组屋里,因此组屋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与一个社会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没有什么区别。因此,可以这么说,组屋区就是新加坡社会的缩影,它每时每刻都生动和鲜活地反映着整个社会的运行状况,包括政府的施政理念和管理能力,包括国民的生活状况和生活态度以及国民之间的互动关系,等等。
  实际上,经过几十年的演变和发展,“组屋”在不知不觉之中为新加坡塑造了一种特有的社区文化,包括完善的管理模式、日益趋同的生活方式、日益凸显的身份认同以及其他层面的国民共性。可以说,“组屋”已经成为新加坡社会最明显的性格特征。
  这种特征的最主要内容,就是社区和睦、社会和谐。过去,大部分新加坡人都住在甘榜,在开始建造组屋之后,甘榜逐渐消失。为了保留“甘榜精神”,建屋局在设计和规划上展现出了远见。例如,所有组屋区内都设有邻里商店、湿巴刹和小贩中心等,以方便居民生活,促进居民之间的交往;每座组屋都有不同大小的单位,以便于不同收入的各族家庭生活在一起;组屋区更建有学校、不同宗教教堂、庙宇,还有儿童游乐场和健身园地等公共设施。
  在促进族群融合方面,政府实施的相关政策更值得一提。在建设组屋之前,不同的种族散居各处。在他们迁居到组屋之前,政府通过抽签制,来确保每座组屋的各族居民保持均衡比例。后来,政府又实行了种族限额制,对不同族群居民的 比例予以规定,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单一族群过于集中居住的情况,使得各族居民之间能够保持交往。
  在建屋局成立50周年的庆祝晚宴上,李显龙总理发表讲话时,对组屋区在增强社会凝聚力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过去半个世纪,已有两代新加坡人在组屋区成长。公共住屋塑造了我们独特的国家身份认同和作为公民的共同记忆。它也塑造了我们的社区,并为我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奠定了基础。”
  在建屋局庆祝成立50周年之际,人民协会也迎来了50岁生日。几十年以来,人民协会下属的民众联络所管委、选区公民咨询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一直为组屋区居民提供各种服务,并通过举办不同形式的活动,促进邻里之间、包括不同族群之间的接触和交流。而在这方面,建屋局规划和建设的各种设施,为基层组织开展活动提供了便利。因此,可以说,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建屋局和人民协会的角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今年,建屋局将建造第100万间组屋。在新加坡这个小国,这个数据足以令人自豪。它是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公共住屋政策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同时也让我们对更美好的未来充满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