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与传统的自然资源不同,属于无限开发资源;当然,光使用不开发,也会枯竭的——这正是当今企业都将人事部的牌子拿下,换上人力资源部的原因所在。 人力资源经理:计划、指导和协调机构的人事活动,确保人力资源合理利用,管理理赔、人事策略和招聘等。 多数企业管理部门和最高行政主管的职位由经验丰富的低层经理和行政人员替补,人事经理可以晋升为总经理,直至最高职位总裁或首席执行官,也可以去其它机构寻求更有发展潜能的职位。 最近接触了很多圈内的人力资源经理、总监、师及专业培训师,从他们口中及我本人了解的情况或多或少知道一些目前我们的人力经理的状况,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圈内稍有“名人”大部分就是跳槽“高手”,有自己待不下去的,也有被企业在“试用期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或不能胜任本岗位工作的”予以解除劳动关系的。我对部分情况做了分析,发现90%以上的问题都是因为我们自己不够职业化,不能适应各种变化的环境,导致“昙花一现”现象出现。总结有一下几点: 一、经验至上 大部分新入职人力资源经理在入职后根本摆脱不了原来单位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往往把原来公司的表格、制度直接用到新单位里面。要知道经验往往害死人呢。 二、眼高手低 面试的时候侃侃而谈,对人力资源理论理解一套一套的,颇有大家的风范,让领导觉得终于找到了一位高人,看来企业遇到的问题就他(她)能解决了。实际上基本动手能力特差,连最基本的EXCEL表格的相关方法都不会,就会使用WORD;连人力资源分析都不会做,就知道讲很多理由;把前人做的工作批的一塌糊涂,就自己水平最高;认为公司的制度没有规范的,把自己上家单位照搬过来就是最好的;等等。 三、牢骚满腹 没有老板愿意雇用满腹牢骚的人,任何人也不会因为抱怨会得到提升。喜欢抱怨的人,一生不会有成就。人生的毁灭,往往始于抱怨和牢骚。 一上任没10天就修改公司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手册,并且基本照搬原来公司的模式,我把这样的人称为“僵尸”。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思想和大脑僵硬,不懂的理论联系实际,不知道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色,不知道寻找一个适合本企业良性运转的制度体系;第二,一个大脑都不运转的人不就和“尸体”一样吗?我理解这样人的做法,想尽快在老板面前被赏识和得到认可,有所“政绩”,证明自己大脑有“水”。 四、空中楼阁 新任人力资源经理刚入企业最难的就是“落地生根”,可往往但部分人都是悬在空中,不能认同企业的文化,指手画脚。不能和公司的老员工融合在一起,偏偏“鹤立鸡群”和“标新立异”,不能把自己的见解和企业实践结合起来,大侃自己的思想和理论,可对企业一点用处都没有,最后自己就选择“急流勇退” 了。 五、视野狭窄 张爱清老师曾经说过,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是一个管理的大师,应具备财务、人力资源、生产、采购、销售、心理等多方面的知识,也就是说:是一个杂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