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思维拓展,让学习延伸——看郭初阳课堂实录有感

 drilee 2012-02-27

让思维拓展,让学习延伸——看郭初阳课堂实录有感

已有 155 次阅读2011-9-18 20:40 |个人分类:读书笔记|系统分类:教学随想|

出于职业的关系,每到一个地方学习或培训,必定要去的就是书店,这次骨干教师培训也是如此,北师大出版社书店就在校园边上,一有空就会去看看,书很多也很好,感叹学习是无止境的,书也是看不完的。有些看的懂看不懂的好书,都是渴望看的。其中一本《言说抵抗沉默——郭初阳课堂实录》带给我们新的冲击和震撼,于是毫不犹豫买了回来,虽然在回程中同时奇怪我的旅行箱为什么如此沉重,但是还是很满足于买到一些心爱的书籍。
   
《言说抵抗沉默——郭初阳课堂实录》一本展示初中语老师的教学实录。翻开书页,实录中老师和学生的对话都一字一句记录,从中可以了解初中语文课的模式。首先了解郭初阳其人,原来是杭州外国语学校的语老师,多年来致力于探索一种理想的语文课堂范式——“踏实”与“凌空”的结合,目标是让学生具有独立精神与自由思想的现代公民,是全国中小学语文课堂大赛特等奖第一名。看了作者介绍,看了作者介绍更产生了阅读的兴趣。序言中是两篇老师学生和同学写他的文章,大概可以了解了郭老师其人以及教学的风格,序三是老师写得什么是公开课,更是直面了解了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思想。接下来是五篇课堂实录:《项链》、《珍珠鸟》、《愚公移山》、《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父母的心》,每一篇实录后面都是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然后有一篇评课以及全国各地有名教师的评论和看法。通读全文,感觉犹如一次次的上课评课活动,老师上课的每一个具体的情节、对教材的分析和落脚点以及评课老师的感受乃至上课老师自己的评价都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只是初中的教学有别于我们的幼儿教育,他们将语文课的立脚点放在了更高的位置,不仅仅是让同学们通过教学理解教材的意思,更重要的是通过教材的阅读获得更深层次的思考,包括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写作的特点、文章背后所蕴含的意思等等,透过现象看本质,培养学生剖析文本的能力,这让我觉得初中的教学更高层次的分析和对教师文学素质更高的要求。
   
看五篇文章,看到了老师丰富的阅读知识和过人的思维能力,他能从文本本身的含义中挖掘出不同的教育价值,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分析,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思考精神,还有就是教学现场的把控能力,引导学生层层深入问题的能力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虽然初中的教学和我们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教育是相通地,课堂教学的许多要素也是想通的,书中的课堂教学实录给了我很多的启示:一、教师扎实的基本功是第一要素。老师的每一个课堂实录中都会推荐和主题相关的文章,古今中外不下十篇。可以看出老师扎实的文学素养,感觉不仅仅只是一位语老师,更像是一名学者。因为这些推荐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把这个阅读文本放在这些文章中进行比较阅读,从而让阅读更加多元化,而不仅仅停留在教学所需要的文本阅读中。我想这也正是我们的教育所追求的让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举一反三,而不是死读书。二、独特的思想是教师必备的品质。教师具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才能将文本中的一些教育价值独到地剥离出来,才能将这些独到的思想影响到所教的每一位孩子。所以教材需要老师独到的挖掘和剖析,我想这也是我们教学中所提倡的,老教材新上、同课异构等教学形式都在锻炼着老师们对教材的分析把握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形成要求老师们必须要有对文本分析的独到的思维能力和把握能力。三、课堂语言是教师课堂精彩的关键。要将文本淋漓尽致地展现,课堂的把握是关键,要让课堂出彩,教师的语言是关键。在书中有老师评价老师的语言,一堂课157个提问,有有效的也有无效的,有启发学生的多元化提问,也有限制思维的底结构提问。无论哪种提问在整个课堂中都有存在的必要性,多元化的提问才能获得多元化的思考和发展。这和我们的课堂也是一样的,我们在设计教学活动中也会非常关注教师的教学语言,特别是提问。

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要求,虽然初中课堂教学有很多不同于我们的地方,但是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看了此书还是很有收获,值得大家一读。

冯红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