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俗解读《易经》(21)

 秀水拖蓝 2012-02-28
第二十七卦 颐 卦
  
  颐,卦名。颐,饮食、颐养之义。《说文》曰:“颐,颔(音hàn)也”,指上下颌(音hé)部位。颐分上颐和下颐,以嘴上下唇为分界线,上颐指上颌部位,人的上颌骨与颅骨一体,是静止不动的,下颐指下颌部位,是可以活动的。颐外部为腮,内部为齿,腮连上下颌,通常颐也指腮。颐动为食,故颐有饮食、颐养之义。《序卦传》曰:“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颐者,养也”。大畜之后,人民丰衣足食,便有条件改善生活,讲究颐养。颐卦由上艮山和下震雷组成,从卦象上看,颐卦形似一张嘴,初九和上九阳爻为上下颌,中间阴爻为齿。上卦艮山为止,如上颌静止不动,下卦震雷为动,如下颌张合,下动上止,为饮食之象,是谓山雷颐。颐养为享受之道,但是,不是什么都可以颐养的,不是什么钱都可以用于颐养的,因此,颐卦必须持守正道。
  卦辞: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
  彖曰:颐贞吉,养正则吉也。观颐,观其所养也;自求口实,观其自养也,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义大矣哉!
  象曰: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一、解译卦辞
  1、直译卦辞:颐卦,守正道吉祥。看别人吃东西,不如自己谋求食物。
  2、解析卦辞:“观颐”,从表象看是观看别人吃东西,但从深层看,有判别他人所得是否来自正道,自己应该如何谋求颐养之义。“自求口实”,实,表意指饮食,内在指自求所得来自正道、实在、坦然,可以用于颐养。“观颐,自求口实”也有“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之义。指应该自食其力,不要不劳而获。
  二、解译彖辞
  1、直译彖辞:颐卦守正道吉祥,是说颐养坚守正道就会吉祥。观看别人饮食颐养,就是观察别人所得是否来自正道、颐养是否科学。自我谋取食物,是要考虑自己的所得是否来自正道,自己养生之道是否合理。天地颐养万物,圣贤的君子颐养贤士,并因此使天下民众得到颐养,颐卦的时势意义真实广大啊!
  2、解析彖辞:彖辞把颐卦的大义阐述得淋漓尽致,一是阐述通过观人而正己,强调颐养要持守正道;二是阐述从颐实到颐德,饮食颐养为实、为外表,道德颐养为精神内在,强调道德颐养比饮食颐养更为重要;三是阐述遵循天地颐养万物之道而颐养贤能,颐养道德,乃至颐养天下万邦万民,把颐养之义从养生、养贤、养德、养民逐步升华到治国大计,归结到民生的根本,进而阐述正确理解颐卦意义的重要性。
  三、解译象辞
  1、直译象辞:山下有雷,便是颐卦的卦象。君子应从中得到启示,谨慎自己的言语,节制自己的饮食。
  2、解析象辞:象辞对颐卦意义进一步延伸,山下有雷为颐卦的卦象有两层类比之义,一是形比,口含食物咀嚼发出声响,形比雷动并发出雷声;二是意比,指人嘴不仅咀嚼食物,言语也会颐动,言语不慎,便祸从口出,如惊雷炸响。饮食不当或饮食过量会伤害身体,言语不慎则会引来灾祸。节制饮食,三思而行,进一步强调道德颐养比饮食颐养更为重要。

  (学易目的见人见智各异,亦各有体悟。本人以为,学易可以“读易明理,见微知著,远祸存身”。至于说到《易经》能否通阴,《易经》就是阴阳通变的学问。人世间可分为三类人群,一是随变,跟大潮流,人云亦云,人变我变。绝大部分人都处在这个层次;二为为应变,观察到事物变化的端倪,把握时机改变,与时具进,占得先机。这些人一定是成功的佼佼者;第三类为通变,即晓天地之理,应鬼神之变,通阴阳之术,引领时势而变,将“术”在“道”中用到出神入化的程度。能够达到这样境界的非凡人所能及,历朝历代都属经天纬地之才,譬如姜尚、张良、诸葛亮等应属于道中术的高人。道中得术,可谓贤人。)

  四、解译爻辞
   初六:习坎,入于坎窞,凶。
  象曰:习坎入坎,失道凶也。
  直译爻辞:重重坎险,陷入危险的深渊,凶险。
  解析爻辞:“入于坎窞”,窞(音dàn),同陷,深坑。指初六陷入重重坎险深渊之中。
  直译象辞:在重重坎险之中又陷入坎险的深渊,是因为迷失道路而带来的凶险。
  解析象辞:“习坎入坎”,指初六处于双重坎险的最下层,故谓“坎窞”,深渊,他处在内患之中,尚有外患在等着他,为坎险不断。“失道凶也”,失道,指初六阴居阳位,阴柔失正,是一个没有志向的小人,没有挑战险阻的坚强信念和勇气,失去了成功志向,在坎险深渊中吓得索索发抖,其结果必然凶险。
   九二:坎有险,求小得。
   象曰:求小得,未出中也。
  直译爻辞:处在坎险之中,通过努力可以得到小的利益。
  解析爻辞:九二处内坎中位,仍然在双重坎险之中。因为九二阳居阴位,刚健得中,具有挑战艰险的勇气和持守正道的诚信,比应初六和六三,通过自身努力,可以为走出坎险创造一些有利条件。
  直译象辞:只能求得一些小的利益,还不能从坎险中走出来。
  解析象辞:九二刚健得中,深知处在重重险难之中哪怕有一线希望也不放过的重要,都要努力去争取,不去争取,则意味坐而待毙。虽为小得,也可能是脱离险境的一线生机,因为现在还没有走出坎险。
   六三:来之坎坎,险且枕,入于坎窞,勿用。
  象曰:来之坎坎,终无功也。
  直译爻辞:来去都是险阻,险难深重,警惕陷入险难深渊,不能有所行动。
  解析爻辞:“来之坎坎”,六三位于内、外卦交界处,来往都是坎险,来,进入外坎,往,陷入内坎,内外都是险。“险且枕,入于坎窞”,枕,靠近、紧挨。紧挨着内外之险,容易陷入灾难的深渊。六三犹如攀援在洪水中央的一棵树上,不能行动,只有等待救援。
  直译象辞:来去都是坎险,最终不会有功劳。
  解析象辞:六三阴居阳位,又居下卦之上,无德无才,不中不正,下乘凌九二,上比敌六四,腹背受敌,如同枕在两个坎上,陷入内外交困、进退两难的境地。在这个处境中连“小得”也不能求,轻举妄动,就会陷入灭顶之灾,只能守静,不能求动,只能求存,不能求功。
   六四: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
   象曰:樽酒簋贰,刚柔际也。
  直译爻辞:一樽酒,两盘菜,一瓦钵饭,将这些从窗户递进(给君王),最终没有灾难。
  解析爻辞:簋(音guǐ),用竹篾编织的方形器皿,通常用于放置不带汤汁的菜肴。缶(音fǒu),瓦器,这里指瓦钵。牖(音yǒu),窗户。这里是说,六四准备了一樽酒、两盘菜、一钵饭,将这份食物从窗户递进请君王享用。“终无咎”,最终没有灾难。用这样粗陋的餐食,以这样不合礼仪的行为请君王用膳,为什么还“无咎”呢?因为是在险难的非常时期,能够准备这样餐食已属不易了,在患难中还能保持对君王的恭敬之心,可谓患难真情,君王只会感激不会怪责。
  直译象辞:为君王准备简易的餐食,是因为六四与九五阴阳比应。
  解析象辞:六四阴居阴位,当位,为近臣之位,与九五君王比应,虽阴弱,但对君王有颗赤诚之心,在患难中为君王送饭,这种舍己救主的高尚行为是不会有灾难的。
   九五:坎不盈,祗既平,无咎。
   象曰:坎不盈,中未大也。
  直译爻辞:水流动而不盈满,仅与河床相平,可以避免灾难。
  解析爻辞:“坎不盈”,有两层含义,表意指九五居于天之高位,水具向下性,不可能盈满于天;内在指君子持守中道,刚健而又谦逊,不会让自己盈满。“祗既平”,祗,同只。既,既定,正常状态。水不但不盈,而且保持在正常状态水平,与河床平齐。说明水流平缓,象征君子胸怀平静坦荡。
  直译象辞:水流动而不盈满,是因为九五居中还没有壮大强盛。
  解析象辞:九五居上坎之中,位居君王之位,虽然中正,但却处在内忧外患之时。象辞的“坎不盈”对爻辞的“坎不盈”有了发挥之义,爻辞的“坎不盈”有不能盈、不让盈之义,象辞的“坎不盈”有还未盈之义。盈、平、中、大都显示水在不同状态下运动形态,也反映了水的特性和运动规律,这里借指君王遵循水的运动规律,该盈则盈,该平则平,该中则中,该大则大。
   上六:系用徽纆,置于丛棘,三岁不得,凶。
   象曰:上六失道,凶三岁也。
  直译爻辞:用绳子捆住,放到丛棘中,三年不能解脱,凶险。
  解析爻辞:“系用徽纆”,系,捆绑。徽,三股拧成的绳子。纆(音mò),用两股拧成的绳子。即用绳子捆住。“置于丛棘”,被捆绑了本来人就动不了,把捆绑的人放在荆棘丛中,便为两道坎险,更是动弹不得。这是一种比喻,实际上是将上六投进大牢了。“三岁不得”,三年不能解脱。古时有惯例,关了三年不能出狱者,就要斩首,有杀身之祸,为凶险之极了。
  直译象辞:上六穷途末路,三年后必遭凶险。
  解析象辞:上六阴居阴位,处坎险之极,无相应、无比和。上坎为天险,处天险之极位,意味犯下滔天罪行,固有罪不可赦的牢狱凶祸。“失道”,有双重之义,一是人失道,阴爻乘凌君王,有犯上之罪;二是道失道,水本在下,他却居于天之上,有违背天理之罪,故而罪不可赦。
  五、本卦小结
  坎卦阐发事物发展中遭遇重重险阻时期的道理。遭遇坎坷磨难是为人、谋事不可避免的必经之路,无论人或事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遭遇坎坷必须持守正道,胸怀诚信,刚毅豁达,处险不惊,审时度势,直面险阻,敢于挑战。陷于绝境应静而保身,陷于险境应创造条件设法脱险。坎中守仁,险中尽义,学习水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利用或设置坎险护国利民,不弃涓涓细流,不傲江河沧海,在逆境中彰显英雄本色。
  六、坎卦纳甲六亲排列图
  上爻 、、 戊子 水 兄弟 世爻
  五爻 、 戊戌 土 官鬼
  四爻 、、 戊申 金 父母
  三爻 、、 戊午 火 妻财 应爻
  二爻 、 戊辰 土 官鬼
  初爻 、、 戊寅 木 子孙
  坎卦为坎宫本宫卦,属水,六亲俱全。坎卦有水中捞月之象,劳而无功之兆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