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说话 健康是人们成就事业和幸福生活的基本前提。健康不但需要维护,更得进行管理。日前,第七届北京健康管理研讨会暨北京健康管理协会第四届年会举办,多位医学专家就多种关系民生的慢性疾病发表演说。其中胡大一教授、李宁教授、支修益教授的心血管病、肝病、肺癌的发言颇受追捧,下面为读者撷取精华知识。 ■专家背景 胡大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医学部心脏病学系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李宁:北京佑安医院院长,北京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药典委员会委员 支修益: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北京健康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 胡大一教授
别让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上演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由一系列慢病构成的,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精神病和糖尿病,其特点为潜伏期长、病程长,导致患者功能衰弱或丧失。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果再不引起全方位重视,将是一场全球性的灾难!数据显示,全球2/3的成人(15-69岁)的早死源于慢性病,所有成人死亡中3/4与慢性病相关,如果我们继续忽视慢性病的威胁,我们将在懵懂中步入未来,在那里:健康只属于少数人;无数的家庭上演白发人送青发人的悲剧;经济和已经脆弱不堪的卫生体系将摇摇欲坠! 导致慢性病流行危险因素有三个。不能改变的因素是年龄、性别、基因;中间危险因素是高血压、高血脂、肥胖或超重、糖尿病;社会文化环境因素是城市化、老龄化、全球化、农业食品政策。这些因素造成的后果就是冠心病、脑卒中、外周血管疾病、部分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气肿。中国疾病谱改变了。在每年约1030万各种因素导致的死亡中,慢病所占比例超过80%,慢病在疾病负担中所占比重为68.6%。在未来20年,慢性病患者人数将增加2-3倍。慢性病对个体的健康和生活造成的危害巨大,心血管病尤其突出。所有慢病负担中,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和中风)比重将超过50%,约有50%慢病负担发生在65岁以下的人群。老龄化将使中国慢性病防控雪上加霜,而中国已经成为唯一老年人口超一亿的国家(1.78亿),2014年将超2亿。 对此,我们要建设预防为主的体系:0级预防,健康促进;一级预防,非药物和药物治疗;1.5级预防,亚临床筛查,影像生物标记物;二级预防,慢病管理,康复管理。 千湖之国芬兰,经济繁荣,国民生活富足,但原来冠心病年死亡率却达800/10万,居世界之冠。严峻的形势促使政府下了决心,请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到发病率最高的北卡地区指导冠心病社区防治。10年后的试点结果是,男性烟民从50%下降到33%;吃黄油的人从90%下降到20%左右;北加里里男、女冠心病死亡率分别下降了24%、51%。全国范围内死于冠心病下降了44%,从500/10万降低至280/10万:其中35-64岁的男性,冠心病死亡率下降了49%,即从20世纪70年代的720/10万,下降到90年代的360/10万。这一出人意料的结果,被称为照亮了心血管病预防之路的“北加里里曙光”,为许多国家仿效。 对于慢病,我们不能消极等待,而是要抓紧时间干正确的事,举起公益、预防、规范、创新四面旗帜;让人文、临床、基本功实现回归;为早日实现我国心血管病死亡率下降拐点而奋斗。 李宁教授 用随访管理体系关爱慢性肝病患者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高流行国家,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18%,现有慢性乙肝感染者约9300万人。乙肝病毒感染者发生原发性肝癌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群的100倍。因此,同时我国也是原发性肝癌高发国家,全球每年新发肝癌约100万,我国占45%;平均每年每10万人口中35人患有原发性肝癌,明显高于美国、欧洲等国。目前,我国每年死于肝癌的人数约为11万,在肿瘤相关死亡中仅次于肺癌,位居第二。因为慢性乙型肝炎及其相关性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常见疾病,所以针对这种疾病的健康管理对于提高我国人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不论是慢性肝炎还是原发性肝癌,均应提倡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不仅可以高效遏制疾病发展,而且有利于降低国家医疗成本及医疗投入。 陈竺部长曾经指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一个重要着眼点是促进公平,必须缩小卫生资源配置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我认为,通过慢病随访服务管理体系网络建设,可以帮助国家缩小卫生资源配置的差异,如外地农村患者同样可以在网上通过慢病随访管理服务体系申请到自己的肝病专家,帮助其建立健康档案,并定期网络查房、随访。 目前,北京佑安医院正在建立解决慢性肝病患者看病难、看好病更难的全新慢病随访管理服务体系,其内涵是:以关注肝病患者健康为宗旨,以家庭医生责任制医疗小组为服务单元,以国际标准化、全面、全程随访服务为原则,以预防、医疗、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以互联网为纽带,实现e-hospital home全新理念,实现就医、随诊、康复全程服务;预防、医疗、保健全面服务;医院就诊、网络随访全新服务,综合提高我国慢性疾病临床治愈率、降低病死率。这个慢病随访管理服务体系包括:全结构式单病种电子病历系统,标准化、结构化、点选式电子病历为科研数据收集系统;十二级分类诊断系统,器官功能评价系统作为队列分组标准;为患者提供标准化、规范化诊疗、随访方案;实施网络化随访与医院实地随访相结合;采用双向互动式随访管理电子网络平台;“康乐家园”医患互动模式。 我们希望这个管理体系为肝病患者提供全面、全程、全新的服务,实现就医、康复过程快捷、贴切、周到,全面提高慢性疾病临床治愈率及健康水平。 支修益教授 预防肺癌第一要素是远离烟草 近年来肺癌发病情况在全球范围内呈持续上升趋势,更是中国第一致死癌症,每年有60万患者死于肺癌。目前中国癌症的发病与死亡具有双重性,既有发展中国家因癌症防治薄弱导致的肺癌发病快速上升趋势,同时在降低肺癌死亡率方面又同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我们看到,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特别是肺癌筛查和早诊早治项目的开展,北美、欧洲很多国家的肺症死亡率开始趋于下降或者呈现平台趋势,而在我国还是一个持续上升趋势。 就肺癌而言,在过去的30年肺癌的死亡率上升了465%,已经代替肝癌成为第一杀手。数据显示:城市男性四到五个癌症患者当中就有一个是肺癌,女性五到六个癌症患者当中有一个是肺癌。而在肺癌死亡率方面,每三到四个男性癌症患者中就有一个是死于肺癌,女性里面每四到五个癌症患者死亡中就有一个是死于肺癌。希望政府和全社会共同重视控烟与肺癌防治,积极开展肺癌早诊早治项目,大力推进我国的肺癌筛查项目。 现在特别强调要发现“早期肺癌”,这是开展肺癌筛查项目的目的。从新发表的美国肺癌筛查项目的研究结果来看,通过低剂量螺旋CT发现早期癌症患者,通过手术切除能够明显降低肺癌的死亡率。肺癌筛查项目是国家政府行为,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是百姓个人行为。我们希望国家加大对肺癌筛查项目的投入,在我国更多的肺癌高发地区和肺癌高危人群中进行肺癌筛查。同时也建议更多的网民和百姓,特别是中重度烟民,尤其是45岁以上、吸烟史超过20年,每天吸烟超过20支的烟民,应该重视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而且要做胸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 老百姓把肺癌分为早期肺癌、中期肺癌和晚期肺癌。我们医学上则根据肿瘤的大小、有无肺门淋巴结转移、有没有肺外远处转移,把肺癌分成一期、二期、三期和四期肺癌。目前临床上把一期、二期列为“早期肺癌”,其实真正的早期肺癌是指一期肺癌。不论早期还是晚期肺癌,希望全社会关注肺癌的预防!而每一个百姓应该从我做起,第一就是要远离烟草;第二,重视自己的小环境,不论是防止厨房油烟污染,还是重视室内装修材料的污染,应该进一步强化健康意识;第三,要重视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如果你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烟民,生活在肿瘤高发地区,更要重视每年的健康体检,而且最好做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第四,有症状尽早就医,同时要科学就医。 ■文/张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