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科学研究基础知识:1 概述

 孤独看客 2012-02-29

教育科学研究基础知识:1 概述  

2012-02-20 14:01:01|  分类: 【教育科研知识】 |  标签: |字号 订阅

教育科学研究基础知识:1 概述

 

一、 什么是教育科研

   所谓教育科研是研究者借助教育理论以有价值的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应的科研方法,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教育规律的创造性认识活动。

教育科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教育科研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科研活动,这同按上级规定的四平八稳的常规教育教学工作有所不同。有目的有计划就要有设想和超前意识,所以它是一种研究活动。

   第二,教育科研是一种创新活动。它不能走别人走过的路,重复别人已做过的事,要解决前人未解决的问题。它最终提出的必然是新知识、新经验、新方法、新理论。

   第三,教育科研要借助一定的理论和方法。既要搞科研就要借助一定的理论来指导,扩大和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同时要选择恰当的科研方法。这种方法不能局限实验法。还可以采取观察法、调查法、总结法、个案法等。

   第四,教育科研是一种探索规律的活动,它要求研究者对研究的教育教学现象的研究结果,达到规律性和本质性的认识,其研究成果有普遍推广和指导作用。

 

二、教育科研课题的基本类型 

   课题从不同角度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

 (一)按研究的领域分类,可分为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性研究。

   ①基础理论研究

   基础理论研究是提示教育现象本质,阐明教育的客观规律概括教育的基本教育理论原则,发展和完美理论。通过教育的客观规律,寻找新的事实,发现新的理论和重新评价原有理论,它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以及理论的体系性、效益的长期性和研究的连接性。例如:关于教育本质、教育目的论、教学过程规律、教育评价性等的研究,其目的在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科学理论。

   ②应用性研究

  它是针对某一具体的实际应用目标而进行的科学实验和技术性研究,教育的应用性研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是把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转化教育技能、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案。使教育理论同教育实践结合起来,达到某种具体和预定的目标。这种研究是回答“是什么”的问题,直接解决教育管理和教育改革中的实践问题,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关键环节。其研究特点是使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具体化和实用化。目前绝大多数教育研究是应用性研究。例如: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教师队伍现代化建设研究等。

 (二)按研究范围大小分类,可分为宏观研究、中观研究和微观研究

 ①宏观研究

  是对教育系统较大范围内的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研究。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与外部的关系,如教育与政治经济,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口等关系研究;二是教育内部带有全面性问题的研究,如教育事业发展、教育政策、教育结构、教育管理、教育投资等研究

  ②中观研究

  界于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之间,它是对一范围、一个领域、一条战线、一个部门内的教育科学研究。例如:幼儿教育研究,初等教育研究,职业教育研究、成人教育研究,农村教育研究,师范教育研究、特殊教育研究、电化教育研究等。

  ③微观研究

  是对教育问题某个单独因素进行具体细致的研究,这种研究立足教育、教学实际,往往是针对某一个问题的研究,如学校德育工作的研究,语文教学方法的研究,差生学习障碍研究等

 (三)按研究的层次分类,可分为阐释性研究,综述性研究和创造性研究。

  ①阐释性研究

   阐释性研究是一种简单的研究,它是将教育现象和已有的教育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给予叙述性并解释出来。

   阐释性研究是低层次研究,它是对各种教育理论的一般叙述,,更多的是在解释别人的论证。虽然阐释性研究是简单的研究,但在科研中必不可少,它能定向地提出问题,揭示弊端,描述现象,介绍经验,有利于普及工作。在教育科研活动中,有对揭示性问题的各种调查;有对实际问题的说明;有对某些现状的看法等都属于阐释性研究。

   ②综述性研究

   综述性研究是把分散、不全面的观点综合在一起,形成整体的系统的观点的研究。它所研究对象不是单一的事件,不是某一种情况,而是某些现象或某一事物的诸多方面。

   综述性研究是对知识的加工,包括贮存、分析、鉴别、整理,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体系化。综述性研究成果往往是对某个教育规律的认识,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查或实验的基础上对某一教育问题的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

 (3)创造性研究

   创造性研究是高层次的教育研究活动。它是用已知的教育信息,探索为、创造新知识,产生出新颖而独特的成果和产品,具有改革教育教学的实际价值或理论意义的研究。其成果可以是一种新观念、新设想、新理论,也可以是一项新方法、新技能、新成就,也可以是其它表现形式的成果。

(四)按研究功能划分,可以分为理论性研究课题,应用性研究课题和开发性研究课题。

理论性研究课题指以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形成或发展教育科学理论为目的而进行的研究课题。

应用性研究课题是运用基础理论研究得出的一般知识、原理、原则,针对某具体实际问题,研究某一局部领域的特殊规律,提出比理论性研究更有针对性的理论和方法,主要解决实际问题。

开发性研究课题是建立在前两种研究的基础上,以开发能使用的教学产品为目的的课题研究。教育产品除教科书、投影片等有形产品外,也包括可操作性的教育教学方法或组织教育教学的策略、程序等无形产品。此外,也可以研究的深度不同分为描述性课题、因果性课题、预测性课题,也可按课题的来源分为招标课题、自拟课题;按研究对象不同分为教育课题、管理课题、教学类课题、教学科技课题等。

 

三、教育科研步骤

  一般说来,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要依次经过以下步骤:

 (一)选题。选题时要审度自己所面临的主客观条件。客观条件指能给研究工作提供的设备、经费、时间、研究对象及资料等。主观条件指可以投入研究工作的人力及研究者的水平与能力等。要根据这些条件,结合问题的大小与难易度,来选择力所能及的课题。

  (二)查阅文献。其主要工作就是查阅与本题有关的重要文献,从中了解在这个问题上前人已经做过哪些重要工作?哪些问题已经解决了?哪些尚待解决?他人采用什么研究方法?结论的科学性如何?只有弄清以上诸问题,才能开始新的研究工作。

   除查阅文献外,还要通过调查、访问及观察等手段对有关问题的实际情况进行初步了解,目的是要对这一问题研究的价值及可能性进一步摸底,做到心中有数。

  (三)制订研究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应明确规定:所要研究的问题及其范围,要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的抽样、时间进度等。根据这个计划,还可以制订具体实施计划。在实施研究中,可以对原计划进行修订完善。

  (四)搜集并整理资料。这是指在实施研究计划过程中所得到的大量的新资料。特别是如果采取实验的方法,那么对研究对象的一切变化现象都要及时观察,形成、积累资料,并要求做到全、实、细,以能客观、公正、真实地反映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

   (五)分析研究。分析研究就是在已经搜集并整理的材料的基础上,再做进一步的脑力加工。如果发现原有材料尚有欠缺之处,还应继续挖掘材料。

   在分析研究中,最关键是下次结论,即把分析研究的结果归纳成几条原理、原则或者作出判断。

  (六)撰写报告。即把科研的全过程以及所取得的成果用文字完整地表述出来,教育科研成果一般有观察报告、调查报告、总结报告、实验报告及论文著述。

 

四、 课题的选择

   选题,顾名思义,指经过选择来确定所要研究的中心问题。从广义上讲,选题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二是选择进行研究的问题。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是进行教育研究的第一步,并且是关键性的一步,它不仅决定研究者现在和今后科研工作的主攻方向、目标与内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科学研究应采取的方法与途径。能否确定一个有创建有意义的问题,对教育科学的发展也将起积极的作用。因此,选定课题在所进行的研究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必须认真对待。

   选题就是寻找研究教育问题的突破口;课题的选定决定了研究的目标、对象和方法;正确选题能提高科研效率。

  (一)、课题选择的意义: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立足于已知,去探求未知。问题的提出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出发点,解决问题是教育科学研究活动的终结。决定一个研究能否取得成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它所选择的科研课题。

   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有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第一,要“小题大做”,  以小见大。因为教师所处的位置和本职工作的特点,可利用的资源和条件有限,所以不宜选取一些很大的题目进行研究,不如选小题,小题大做,小题深做,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可以先在学科中开展教科研,学科科研难度小,见效快,而且投入小,实用大。选题应从教材、教学现状、学生现状为突破口,课题越具体,研究越容易开展。

   第二,要有实践应用价值。教师的教育科研活动其最终目的不是为课题而课题,而是要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本职工作。教师在选题时要考虑对于自己的教育工作能不能带来直接效果,能不能将研究与自己教育中面对的现实问题结合起来。一般来说,任何研究问题,都能直接或间接有利于教育实践,但教师是教育的实际工作者,必须首先考虑研究直接有用的研究问题,才能做到工作和科研互相结合,在时间和精力上得到保证,收到"双赢"的效果。教育改革实践中,有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亟待我们去研究、探索,给予理论上的回答。作为一线教师,应该优先选择当前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最迫切、最亟待解决、最关键性的问题。

  第三,要立意新颖。如今,教科研已经成为众多学校的一项常规工作,各类研究课题可谓琳琅满目。因此教师在选题前,要多看看教育刊物,收集研究的信息,调查和了解这个问题研究的现状。没有人进行过研究或是研究很少的问题,或者研究虽然不少,但不深入,没有一致意见的,这样的问题就有较高的研究价值。选题时要有时代感,能够反映和体现所处时代跳动的脉搏;内容要新,要从教育实践提出的新问题中、新生事物的萌芽中、新鲜经验中选题;角度要新,对于比较热门的选题,要从新的角度去挖掘新题。

   第四,要量力而行。在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时,要考虑自己的研究能力,即研究者个人及课题组成员的知识结构,专业特点、实践经验、科研能力等;还要有课题完成的时间,研究需要的物质条件和经费的保证,这是进行课题研究的必要条件。此外,必须选择那些既有用而又能够操作的具有可行性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课题研究成果要有普遍推广价值。如果既无研究条件,又没有推广意义,就不应立题。 

  (二) 教育科研课题选择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表述不清,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明确。

比如,《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研究》这个课题,“学段”不清,“学科”不明,“能力’’概念不确切,若改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则较为明确。再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若改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则明确了“研究”的学段、学科、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围。

   2、课题名称外延太大。

   比如,《创新教育研究》,若改为《成人高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的表述则比较确切,也更符合其研究实际。再如,《提高教师现代化水平研究》,若改为《成人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提高途径研究》,其针对性和研究范围就更加明确了。

   3、经验之谈,层次太低,象个一般论文的题目。

   比如,《班主任怎样开班会》、《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自信,转化差生》等题目,还有“试论……”、“如何……”、“浅谈……”、“……初探”、“……尝试”、“怎样……”等均不符合研究课题名称的要求。

(三)教育科研课题的来源和选择方法

 1.教育科研课题的来源

  教育科学研究的课题主要来源于教育实践和理论文献两大方面,更具体地说,则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寻找和发掘研究课题。

   (1).从如何提在本职工作的质量上去发掘课题

   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有自己的工作任务与职责,应当如何完成本职工作任务与提高工作的质量呢?这里就有许多值得研究的课题。从本职工作中去寻找课题,加以研究,有利于提高教育工作的科学化程度。

   (2)从工作中的困难与缺点中去发掘课题

   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工作中也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有的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提高教育质量有较大的意义。

   (3)从教育改革与教育建设遇到的新情况中去发掘课题

   在教育改革与教育事业发展中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也就形成许多研究课题。   

(4)从教育实践活动的观察中去发现课题

   观察教育实践活动,最能发现问题,若以科学的敏感,学术的敏感来进行理论的思考,就不难发现一批极有研究价值的课题。

   (5)从各种信息交流中去发掘课题

   在教师和学生、学生家长、同事、朋友等的交谈、会议发言或辩论中,在广播、电视、报纸的报道中,会涉及许多教育问题,若留意将它们记录与思考,就有可能形成教育科研的课题。

  (6)从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总结中去发掘课题

    教育工作者从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宝贵的教育经验,手不少是成功的。但往往又是零碎的、不自觉的,也未经科学检验。因此,这些经验往往“自生自灭”,难以推广。若运用经验总结法或实验法予以科学检验与总结,揭示教育措施与教育效果间的关系,并给以理论的抽象与概括,就使它们有了推广的可能。

  (7)从对某教育现象进行调查而形成课题

   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若能对某些教育现象悉心思考,深入调查,也会从中发现和形成颇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如商品经济发展的浪潮对学校教育带来巨大的推动与冲击,广大教育工作者都有强烈的感受,但具体状况如何呢?须通过深入的调查,做出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研究,否则,有的议论仅仅是泛泛而谈,不能揭示其本质,更难做出正确的教育对策。因此,进行这类审查是非常必要的,这也就形成一批教育科研课题。如生厌学、学生理想、学习目的、兴趣、自主意识、职业意识以及价值观、道德观的调查与教育研究。

   (8)从各种文献资料中发掘课题

在各种理论文献、教育类报刊杂志、会议交流论文集、专题资料集、获奖论文集以及有关的课题指南等等之中,都有教育科研的成果与动态的反映,认真阅读,可以从中发掘出研究课题,其中或是别人尚未注意到的问题,或是尚有争论的问题,或是虽有进展,但仍可作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四)选题的原则:价值、创新、可行、准确。

(五)选题的一般过程
(1)明确方向——发现问题
(2)浓缩范围——经验分析
(3)提示焦点——形成课题

(六)选题的注意事项
(1)选题宜小不宜大
(2)选题应结合实际。选题要有新意。
(3)选题要考虑研究者的优势,与自身工作相结合,与研究者的能力相适应。

 

五、课题申报

 课题申报主要阐述的是问题的价值、创建性和可行性,把自己提出问题的合理性讲清楚,求得认可和支持。研究设计主要阐述的是问题研究的科学思路及行动要点,为问题的最终解决提供科学的方案。

  研究设计科学严密,研究就成功了一半。研究计划的一般内容:

 (1)课题名称;

 (2)课题研究人员的构成及分工、课题负责人;

 (3)课题提出的缘由及其意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参考文献);

 (4)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5)本课题中关键性概念的定义;

 (6)研究对象及其选择方法;

(7)研究方法及实施要点;

 (8)研究进程的安排;

 (9)预期研究成果构成;

 (10)设备经费预算。

 

六、对选定的课题进行论证
     课题论证是对选定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目的在于避免选题中的盲目性。进行这种课题论证,本身也是一种研究,它必须依据详实的资料,并以齐全的参考文献和精细的分析来支持自己关于课题的主张。通过课题论证,进一步完善课题方案,创设落实的条件。
    课题论证主要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问题的性质和类型。
    2、本课题研究的迫切性和针对性,具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3、该课题以往研究的水平和动向。包括前人及其他人有关研究的基础,研究已有的结论及争论等,进而说明该课题研究将在哪几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
    4、本课题理论、事实的依据及限制,研究的可能性,研究的基本条件(包括人员结构、认分配、物质设备及经费预算等)及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
    5、课题研究策略步骤及成果形式。
在系统的分析综合基础上写出简洁、明确具体、概括的论证报告,一般约五六百字。课题论证报告不仅用于申报研究项目,而且也应用于发表论文的开篇,学位论文的前言部分。对于重大课题,常常必须写出开题报告,并经过同行专家的审议。开题报告内容一般包括:(1)课题名称;(2)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即研究本项目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3)研究的主要内容;(4)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5)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包括人员结构、资源准备和科研手段等。

 

七、教师的科研素质

通常教师的科研素质包括:

 主要成分:1、科研意识;2、科研方法;3、科研精神

 1、科研意识是指积极从事科学研究的心向,潜心捕捉和发现科研课题的探求欲。

 2、科研方法是指包括选题、搜集资料、社会调查、实验研究。统计处理、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等具体方法和经验。

 3、科研精神是指勇于探索、刻苦钻研、团结合作、不断创新等精神动力。

 强烈的科研意识、科学的科研方法和崇高的科研精神,三者在构成科研能力中,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八、关于课题研究的中期问题

 课题立项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前路漫漫。我们已进入了课题的中期研究阶段,这个阶段是把前期的设想真正付诸实施的阶段,是在负责人的带领下成员同心合力工作的阶段。课题组须分工明确,有合作也有分工。负责人并非是虚的,是实实在地要负起课题研究的职责,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相关研究工作,负责好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

  (一) 召开开题会议

 召开会议向教师布置课题研究相关事宜。

   ⒈ 宣讲《研究报告》;

⒉ 布置分工、要求(构建课题网络);

⒊ 进行相关理论讲座。

(二)中期必做的几件事

 1、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

 对自己的研究课题内容与目标熟记于心,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运用相关的搜索,发现有价值的资料及时保存。为尊重他人,网上材料须复制粘贴相应的网址。

2、开展研前研后调查

通过调查,深入了解问题与差距,为课题研究寻找突破点和工作重点:⑴ 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保证实效。⑵ 为课题研究提供对比资料,利于验收、推广。

 怎样进行验前调查:⑴ 制定《验前调查方案》;⑵ 进行调查;⑶ 分析统计;⑷ 撰写《验前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的结构:⑴ 引言;⑵ 结果与分析;⑶ 结论与建议。

调查方法:可以采取访谈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

研后调查方法与研前相同,只是结果与分析上要突出与研前的差异。

3、制订好课题研究计划

 计划包括时间、地点、研究内容、主持人、参加人数、效果及备注等,用表格形式设计并记录。是课题申报时研究步骤第二阶段的具体化。

4、定期召开课题组内研讨活动会议

请设计一张表格,内容包括研讨主题、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活动过程、收获及结论等。相对应的做好阶段性成果的总结。

 5、其他方面

 教学设计、活动设计、个案分析设计等。具体内容可灵活掌握,但根据你的课题内容,必须做好记录并保存好,将来结题时可作为附件使用。

 6、实践与研究。这是重中之重,上述的所有都是为研究与实践而做的。脚踏实地地实践,静下心来研究。只要是真的,哪怕是很小的,也是进步。未尽部分,可根据自己课题实际,自行设计。

(三)积累资料

 到结题时常出现无资料的问题,原因是老师在制定研究计划时对资料的积累没有明确的目标。首先,老师制定的研究计划应该包括希望取得的成果及需要收集的资料。其次,研究过程中教师要持续地及时地对采取的行动进行反思,并且不断调整自己的行动计划,对反思和新的行动计划应作简要记录。再次,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突发事件也要及时记录,如其他教师对研究的建议或影响、其他学生的影响等。最后,要对积累的资料进行筛选、分析和评价,最终确定哪些资料与所研究的问题相关,选择研究者认为最有价值、最典型和有效的资料作为论据,并作为最终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建议老师针对要研究的问题建立单独的档案袋,相关资料可以先放入档案袋内,在需要写作研究报告时再进行筛选。

(四)恰当地选择教育科研方法

 教育统计与测量方法:信度、难度、区分度、效度、显著性检测等。

 调查法:问卷、谈话等。设计好调查的问题,开展调查并作分析。

 观察法:自然条件下观察、控制条件下观察。

 实验法:实验室实验、准实验法。设定自变量,分析因变量,控制无关变量。

 经验总结法:及时做地各阶段经验总结。

 个案研究法:选定个案,根据需要进行分析研究。

 教育叙事研究法:善于从教学中发现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文献资料法:多看书,多积累,在前人的基础上深化。

 行动研究法:边行动边研究,并不断地修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