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虚---人生于地,悬命于天

 迦陵仙音 2012-02-29

人生于地,悬命于天

 
 
    前些日子遇到一位患者,在医院做了子宫切除手术,痊愈后觉得浑身无力。经医院检查,也检查不出问题。后来找到我,原来是气虚。
    气虚是中医特有的概念。因为气是无形的,从X光片、超声波上都看不出来,所以西医是没有气虚这个说法的。但中医通过观其色、听其声,就可以判断出一个人是否气虚。
    中国人最善于从蛛丝马迹中找出事物的本质。有句话叫“见微而知著”,也就是事物的表象下总会掩藏着更深的东西,这个过程叫推断,比如看见月亮周围有光晕,就知道会刮风;看见柱子的基石湿了,就知道会下雨。中医在治病救人时也一直秉承着这个思路。而西医则不同,他们相信“眼见为实”,过于相信感观,而忽视了人体的复杂性。
    我们再来说气,虽然肉眼看不到它,但它是确实存在的,并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先天遗传而来,我们称之为“元气”。“元”即根源的意思。元气就像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财富,是有限的,用一点就会少一点。所以还要有气来补充它,是"天气"和“地气”。几千年前,《黄帝内经》就说过“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日人”。"天气"和"地气"像后援军一样给机体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
    "天气"也就是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的空气。人虽然生活在地上,但一刻也离不开天上的空气。如果没有食物,我们还能勉强撑几天。但如果哪一天人不呼吸了,只能说明这个人死亡了。
    与"天气"不同,"地气"进入人体就没那么直接了,它是通过食物转化而来。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人参,自古以为,人参就被当成补身的佳品。人们用人参时取的哪个部位呢?当然是它的根。人参地面以上的茎、叶等是没有这么大的功效的。根生在土里,它吸收的是地气。当人吃了人参之后,这种地气就被人体吸收。人受到天地之气的供养,身体自然会好。也因此才使它成为补身益气的珍品。不单是人参,中医中的另一味补气良药黄芪也是取得它的根部。不只是这些药材,那些长在土里的普通食物补气的效果也不错。比如医院在给病人做完手术,希望他排气时往往会嘱咐家属给病人多喝些萝卜汤,而萝卜就是长在土中的,吸纳地气的效果很好。
    "天气"与"地气",又可合称为后天之气。后天之气与先天之气相合,则为真气。
    我们全身都有真气的流通,只是由于所在的脏腑不同,名称也不同罢了。比如在肺的叫肺气,在心的叫心气,在肝的叫肝气,此外还有肾气、胆气、胃气等,正是这些气维持着脏腑的正常工作。如果气的力量不够,人就会生病。比如肺气虚,人就不爱说话,并伴有咳嗽等呼吸道疾病;心气虚,人就会精神萎靡、心跳加速;脾胃气虚,就会吃不下饭,手足无力。气虚则无力行血,所以气虚还会导致血瘀,血瘀在心脏就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瘀在肝则导致肝硬化。所以,中医治病一向注重调气。
    有一点需要注意,我们这里所提的气虚与气虚体质是不同的。两者有什么区别呢?气虚只是一个症状。如果生病引起气虚,等病好了症状就没有了。打个比方,气虚就相当于机器的某个零件坏了,催就能好。而气虚体质则表示这台机器从一出厂就是有问题的,它夷长期的状态,需要慢慢调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