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凤舞九天——湖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一

 书楼寻踪馆 2012-03-01
作者:一介布衣

   2009年,由湖南、湖北、河南、安徽四省联合举办的“凤舞九天——楚文物特展”于湖南省博物馆展出,展览从全国范围内遴选260余件(套)楚文物精品,分四个部分——“尚武修文”、“尊礼崇乐”、“蕴美求奇”、“好巫祈福”全面展示楚国的政治、军事历史、礼乐文明、艺术成就、思想文化与社会生活。楚国独步一时的青铜器、领袖群伦的丝织绣品、巧夺天工的漆器,五音繁会的乐器、雕琢精美的玉器与诡谲奇异的美术成就,都在此次展览中得以一一展现。

   展览囊括了各地镇馆之宝,如人物御龙帛画、越王勾践铜剑、虎座凤鸟架鼓、错金鄂君启铜节、曾侯乙夫人的编钟、曾侯乙铜冰鉴、王子午铜鼎等等,皆与那些数千年来口耳相传的故事相互印证,且处处展现出凤飞龙游的高华气度。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一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一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一
燕客铜量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 年)
 通高13、口径15厘米
 1984年长沙征集
 湖南省博物馆藏
    燕客铜量是楚国的一种量器的标准器。铭文内容涉及到赋税征收、俸禄发放等,备受政府的重视。楚国铜量发现多件,无论文字的多少,还是所记载的内容,都以此铜量最为珍贵。铜量所记燕国使者询问楚王的事件史书上没有记载。铭文中的“罗”为楚国的县邑,为今湖南古汨罗城的前身。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分政,形成了文字异同的局面,而各国不同文字反过来又促进了强大的文字变革,改变了商周古文字大小不一、上下参差错落的章法,笔画由浑厚变纤丽。金文以独特的字体形成了楚文字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一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一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一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一
鄂君启金节   战国
1957年安徽省寿县邱家花园出土

安徽博物院藏
    共发现车节3件(形式和铭文均相同),舟节2件(形式和铭文均同)。自铭“金节”,是楚怀王颁发给鄂君启运输货物的免税通行凭证。据节文记载,颁发此节的时间是楚国的“大司马邵阳败晋师于襄陵之岁”,为公元前322年。鄂君的封地约在今湖北鄂城一带。舟节规定鄂君使用船只的限额是150艘。自鄂出发,一年往返一次。水路的范围涉及今汉水、长江、湘江、资水、沅水、澧水等。车节规定的运输限额是50辆,也是一年往返一次。陆路的范围涉及今河南南部和安徽、湖北等地。节文还规定载运牛、马及有关折算的办法,禁止运输铜和皮革等物资。凭此节通过各处关卡可以免税,否则必须征税。
   金节是研究当时楚国的交通、商业、地理、符节制度、楚国王权的集中和强化,以及楚王与封君的关系等方面的重要实物。此“金节”用铜铸成,文字错金。因形似劈开的竹节,故名“节”。这种“车节”和“舟节”,迄今为止仅此一见,因而极为珍贵。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一


楚国第一兵器――“楚公(jiā)”铜戈   西周(约公元前1046—前771年)
 通长21.3、内长6.6、援长15.3厘米
 20世纪50年代长沙征集
 湖南省博物馆藏
    此戈非实际作战用器,可能为典礼时参祭者和侍卫所执或所秉用。由楚人仿造巴式戈制成,并铸有“楚公(jiā)秉戈”五字铭文,反映了楚人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吸收和变通。“楚公(jiā)” 即楚国国君熊渠,楚国国君称“王”始自春秋初期熊通“自立为武王”。熊渠伐扬越,进入江汉平原西部,染指长江中游铜矿,极大地促进了楚国的振兴。熊渠善射,据《史记·龟策列传》记载,后羿虽能射落九个太阳,但射艺不如熊渠。有次熊渠夜间赶路,误将巨石当做猛虎而开弓射箭,竟将箭镞和箭翎都射入石缝里。这就是后世流传的“射石饮羽”的故事,虽有些夸张,但也侧面说明箭镞的坚硬锐利,表明楚国制作青铜兵器的技术已达到了较高水平。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一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一
彩绘方块纹弩机   战国

1992年湖北老河口安岗1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一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一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一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一
天下第一剑——越王勾践铜剑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长55.6、宽4.6厘米
 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剑身近格处有错金鸟篆铭文:“越王鸠(句)浅(践)自乍用剑”二行八字。“鸠浅”即越王勾践,为春秋时期越国君主勾践所佩之剑。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一举击败吴王夫差,演出了历史上春秋争霸的最后一幕。在历史人物的光环下,铸造工艺的神秘使得这把剑更加光泽夺目。其剑体上的菱形暗纹图案,与剑基铸为一体。研究认为是先铸出剑基,留出菱形纹饰的空槽,经修整后再注入熔点较低的高锡高铅合金,打磨后形成菱形暗纹。通过这种方法既提高了剑的装饰性,又起到了一定的防腐作用;剑首有11道同心圆,内铸间隔只有0.2毫米。从现在看,只有用制作陶器的转轮才有可能完成,待铸好剑首后再与剑的其他部分二次合铸而成,但要达到如此精度也决非易事。作战兵器上不会使用这种装饰, 一般认为是身份的象征,或者说同心圆越多,地位越高。而菱形暗纹装饰、同心圆技术也成为当时名家制剑的特殊标识。
    此剑历经2400多年,刃部仍锋利无比,试之能将16层白纸划破。史书评价:“肉试则断牛马,金试则截盘匜”,无愧有“天下第一剑”的美誉。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一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一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一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一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一
烹牲之礼——铜镬鼎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通高93.8、口径81.2、两耳宽109.6厘米
2002年湖北九连墩1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镬鼎是古代贵族在祭祀、宴饮等重大礼仪活动中煮牲用的烹食器。鼎最初的作用就是煮食,在商周时期分化出了专以烹煮牲的镬鼎和盛装熟肉的升鼎。升鼎为祭祀仪式的中心而称为正鼎,保存了原始功能的镬鼎却成为陪鼎。《仪礼·少牢馈食礼》:“雍人陈鼎五,三鼎在羊镬之西,二鼎在豕镬之西。”大牢则应有牛镬。杀牲也有不同的时间,同书记载:“牲北首东上。司马刲(kuī)羊,司士击豕。宗人告备,乃退。”就是当时宰杀,有的则是前一天宰杀。此鼎出土时,腹腔内盛有半个牛体,腹底残留有烟熏火烧的痕迹。这件镬鼎是迄今所见楚国贵族墓中最大的一件。成语“鼎镬刀锯”中的鼎镬,即是酷刑刑具,把人煮死。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一
铸客铜甗    战国

1933年安徽省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楚王墓出土

安徽省博物馆藏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一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一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一
立鸟铜盆   战国

2002年湖北枣阳九连墩2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一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一
铜案    战国

2002年湖北枣阳九连墩1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一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一
勾连云纹铜盖豆     战国

1965年湖南湘乡新坳31号墓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一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一
彩绘龙凤纹漆盾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纵:正面92.5、背面93厘米
横:正面58.5、背面57厘米
1982年湖北江陵李家台4号墓出土
荆州博物馆藏
    防御装备。由于重量问题,历代盾牌以藤、木或皮盾为主。与戈、戟、剑等兵器配合使用。盾的用途是将杀伤力加以消耗或偏导,以及作为助攻武器。分为步用和车用,步盾长大利于防箭和维持阵列,车盾短窄利于车上使用。防护最大的威胁是刺,因此战国时,用于近战的双弧形方盾盛行,纵中线凸起的形状,有利于分解刺的力量。背后有握持的把手,作战时,可将盾用皮带系在一只手臂上,或执其把手;行军时,以盾内侧的皮带挂在背后。
    楚国实战用的盾以皮革制成,可防止箭、矛和剑的伤害;用赭、黄色漆绘出生动的龙凤纹和云纹,表面涂漆可防潮腐。湖北出土的这两件盾为木制,造型纤巧细致,可能是用于乐舞的舞具。《诗经·邶风·简兮》“方将万舞”,“万舞”是一种模拟作战的舞蹈,常用盾、戚、戈为舞器。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一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一
世界最早的二十八宿天文图——战国黑漆朱绘星宿图衣箱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 年)
长71、宽47、高40.5厘米
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楚人在天文历法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知识。西周至春秋时期,楚国既使用周正历法,也使用夏正历法,这在春秋战国各国中则是独创。由楚人甘德(今属湖北)、魏人石申(今属河南开封)合写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这件衣箱通体彩绘,环“斗”字一周书二十八宿名称,是我国迄今发现记有二十八宿全部名称,并与北斗、四象相配的最早的天文实物资料,说明我国至少在战国早期就已形成二十八宿体系。它也证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创立二十八宿体系的国家之一。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一
毕孙何次铜     春秋

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8号墓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一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一
"搵儿“铜盏   春秋

1986年湖南省岳阳凤形嘴山1号墓出土

岳阳市博物馆藏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一
填漆铜鼎    春秋

1990年河南淅川和尚岭1号墓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一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一
铜盘、铜匜   春秋

1986年湖南省岳阳凤形嘴山1号墓出土

岳阳市博物馆藏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一
龙耳铜簋   春秋

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1号墓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一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一
王子午鼎   春秋中期(公元前620年——前467年)

1978年淅川县下寺出土
口径66厘米,高76厘米 
   这是楚庄王之子、楚国令尹“王子午”墓中所出七件列鼎之一。鼎身为束腰平底状,侈耳、蹄足,口沿攀附6条龙形怪兽,器腹满饰半浮雕的夔纹和窃曲纹。
   内腹与盖有铭文85字。大意为“王子午自铸铜鼎,以祭先祖文王,进行盟祀,我施德政于民,因而受到尊重,望子孙后代以此为准则。”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一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一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一

[转载]凤舞九天鈥斺敽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一
曾侯乙铜鉴缶   战国   国宝级文物

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1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曾侯乙铜鉴缶” 是古代用以冰(温)酒的器具。它由内外两件器物构成;外部为鉴,鉴高63.2厘米,鉴内置一尊缶,缶高51.8厘米,共重170公斤。鉴和尊缶均饰以变形蟠螭纹、勾连纹和蕉叶纹等,并均有“曾侯乙作持用终”铭文。鉴的圈座附四兽形足,四角,四边共一个攀伏的龙形耳,方形和曲尺形的附加装饰镂空,方盖面中空,以容纳方尊、缶颈,盖饰变形蟠龙纹,浮雕盘龙纹和沟连纹,鉴口沿、颈部、腹部及圈足分别饰以蟠龙纹和蕉叶纹。缶盖呈方形隆起,四角附坚环钮,直口,方唇,溜肩,鼓腹下折内收,圈足缶身腹部四边各有一坚环耳。

  “曾侯乙铜鉴缶”鉴与尊缶之间有较大的空隙,夏天可以放入冰块,冬天则贮存温水,尊缶内盛酒,这样就可以喝到“冬暖夏凉”的酒。此器结构复杂,造型奇特,工艺精湛,是一件具有特殊用途的大型酒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