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术写作的构句原则与技巧

 yagi1 2012-03-02

都是句子惹的祸

学术写作的构句原则与技巧

蔡柏盈

很多老师改报告,最怕改到「看不懂」的报告论文——并非见解太高深而看不懂,而是每个字都看完了,依然不知所云。这种报告,大抵可读性较低,句子与句子意义不接续,严重者甚至字句间彼此打群架,或是晦涩不通,让人掩卷叹息。

可读性低的文章,通常从遣词用句、段落,乃至篇章结构等,都会出现程度不等的问题。退一步想,倘若连句子都能写出毛病,段落、篇章大概也不能掌握得多好。有鉴于此,本篇谈写作原则与技巧,只先谈构句问题。当书写者能细心经营每一个句子时,段落与篇章自然也较容易写好。

学术写作的构句只有一个要诀:以简御繁。怎么说呢?论文的书写内容已经够难、够复杂了,构句当然要力求骨架明确,以免干扰意义的传达。秉持「以简御繁」的原则,以下整理出四个构句要点,希望能帮助每位正在撰写论文的学生。附带一提,文中所举的例句,请各位读者朗读出声,有助于了解问题所在。

一、宜短不宜长

多数人写文章时,总是顾着扩展论述,不知不觉间,就把一个句子拉得很长。句子一长,意味着该句讯息量很高,所表述事理也变得更复杂。但是,过长的句子,常造成阅读负担,如【例 1】:

【例 1】 烷基苯酚聚乙氧基醇类使用后排放到河水中经生物降解后其中有 90% 会形成壬基苯酚,壬基苯酚是一种环境荷尔蒙,其结构与女性雌激素相似,当生物吸收过量时会干扰其生殖系统,造成雌性化的现象。

读完这个句子,你会不会觉得有点累呢?其实,像这样单纯陈述客观事实的句子,所述事理并不复杂,作者只要让信息井然有序呈现出来即可。适时安放逗号、句号,就能让句子层次清晰,象是这样:

【例 2】 烷基苯酚聚乙氧基醇类使用后排放到河水中,经生物降解后,其中有 90% 会形成壬基苯酚。壬基苯酚是一种环境荷尔蒙,其结构与女性雌激素相似,当生物吸收过量时,会干扰其生殖系统,造成雌性化的现象。

改过后,效果是不是很不同?由此可知,学术写作构句的第一要诀,就是要让读者能「轻松读」。一个句子不要陈述太多的事理,更不要一逗到底,以免造成阅读负担。

二、确立话题 

我们在学英文时,老师总不忘强调,句子内的主词与动词一定要搭配。那么,中文写作的构句有没有基本原则呢?有的,就是善用「话题陈述」句型。所谓的「话题陈述」句型,就是将一个书面句子分成两部份来看,句子开头通常先提一个话题,其余的部份则以话题为中心,说明解释这个话题。如:

【例 3】 日式角色扮演游戏一般都以单线剧情、封闭空间为基本模式。

此句的话题是「日式角色扮演游戏」,其后为陈述。具体而言,「话题陈述」句型,句子的运行模式是「什么-怎么样」。确立句子话题,句意起点明确,则陈述部份才能紧扣着话题扩展。

书写论文时,好好运用「话题陈述」句型,就能轻松确保话题明确,意义连贯。我们暂且回到前面的【例2】来看:第一句「烷基苯酚聚乙氧基醇类」是该句的话题,其余部份是陈述。还有,你注意到了吗?「壬基苯酚」一词,本来位于第一句的陈述部份,但到了第二句,就成为该句的话题。这就是方才说,中间要下句号的原因:话题转移了,自然要另起一句。

当我们不小心写出一个很长的句子,又不能用下逗号、句号的方式缩短的时候, 用确立话题的概念,区分裁开这个长句子,或许就能解决困扰。例如:

【例 4】 自动化断句系统是新的研究,没有前人的标准可循,所以研究的首要工作,即是设定断句成果的评估指标(metrics),并以此计算断句成果的精确度,而后才能以量化的方式,分析断句系统的效能,评比系统的好坏,并作为系统改进时的参考基准。

这个句子读起来很长,同时系连了太多事理,可读性不高。这时,先把句子断开,再以重启话题的方式另立一句:

【例 5】 自动化断句系统是新的研究,没有前人的标准可循,所以研究的首要工作,即是设定断句成果的评估指标(metrics)。〔有了评估指标,〕计算断句成果的精确度,而后才能以量化的方式,分析断句系统的效能,评比系统的好坏,并作为系统改进时的参考基准。

先在「评估指标」下句号,再在第二句以重复关键词的方式,重启话题「有了评估指标」。如此,话题明确,句与句之间的意义也能够连贯。

三、合宜运用连接转承词

大多数的书面句子,都是话题较短,陈述部份相对较长。也就是说,当我们在一个句子内系连多种事理关系时,就会试图去扩展句子陈述部份。这时,适度使用连接转承词,可帮助句意事理明确:

【例 6】 美式角色扮演游戏是由桌上角色扮演游戏(table role-playing game)数字化而来,所以相当程度地继承了桌上游戏传统,提供了比较大的开放性,让玩家参与游戏进程。

但是,如果不断仰赖转承词语标记,去系连句子所述事理,就适得其反:

【例 7】 位于较为低洼之平坦地区的土壤化育程度最为强烈,不但由于地形平坦可提供稳定之洗入与铁铝氧化作用,又由于地势低洼可得到其他地区冲蚀而来的土壤,因此土壤化育程度最为稳定与强烈,不但使得下部土体呈现红黄色,亦因强烈的淋洗作用产生了明显的黏聚层,因而分类为极育土。

这个句子的话题是「位于较为低洼之平坦地区的土壤」,后面跟了冗长复杂的陈述,还加了很多转承词语。像这样「土石流」般的句子,颇难看出这区的土壤,到底有什么现象、变成什么颜色。这时,采用拆开句子、确立话题、减少连接承转词的方式,多管齐下:

【例 8】 位于较为低洼之平坦地区的土壤化育程度最为强烈。这类区域地形平坦,可提供稳定之洗入与铁铝氧化作用,又地势低洼,能获得自其他地区冲蚀而来的土壤。因此,土壤化育程度最为稳定与强烈,不但下部土体呈现红黄色,且因强烈的淋洗作用产生明显的黏聚层,故分类为极育土。

像这样重整疏通之后,句子就干净许多,所陈述的信息也一目了然。

四、避免中间肥大

中间肥大句子的病征,就是作者在句中某个环节,插入一大串过长的成份,象是下例:

【例 9】 最近传出欧盟因希腊政府濒临破产而面临危机的风声。

有没有觉得这个句子读起来,一口气下不去呢?老一辈语言学家吕叔湘就说:这叫做「大肚子病」,文法结构纵然没有问题,但于修辞上实在不好看。现在,我们把这个肥大部分,推匀分散:

【例 10】 最近有风声传出,因希腊政府濒临破产,欧盟也面临危机。

这样是不是更好读了呢?我们可以说,在句中塞进这么肥大的成份,表面上固然展现作者展延句子的功力,实际上却考验读者耐性。请再看下面的例子:

【例 11】 由于行动式营销协会预测,纯文字广告简讯未来的应用会大幅增长,预计收益到 2010 年会成长到 500 亿美元,大约有 2.38 百万兆的讯息量,且纯文字简讯为目前市场的主流,有 40% 的品牌已展开纯文字简讯的竞争,是行动广告中最常使用的,故本研究以纯文字广告为主要研究范围,文中所称的简讯广告,皆是指纯文字简讯广告。

这一句从「由于」到「故」中间,总共塞了两个可独立的句子,共 109 个字进去。读到最后,还记得那些是因,哪些是果吗?可行的解决办法,不如舍弃「由于……因此……」的构句方式,改用两个句子,先分别把两件事说完,再以总结承上的字词「基于上述理由」,去带出因果关系:

【例 12】 行动式营销协会预测,……(以下同【例 11】)。除此之外,纯文字简讯为目前市场的主流,……(以下同)。基于上述理由,本研究以纯文字广告为主要研究范围,文中所称的简讯广告,皆是指纯文字简讯广告。

上述「由于……因此」,是论文书写时,易流于「中间肥大」的构句方式。其他象是「对于……的问题(现象)」、「在……的情况下」,也常见插入过多成份,诸如此类,应该留意,避免落入「蛇吞象」的后果。

结语

本篇所述四个要点,当然不能总括构句的原则与问题。不过,以「提高可读性」的角度来看,这几个要点应可立即运用在学术写作上,帮助你写出简洁明晰的句子。读完此篇,同学不妨找出自己正在撰写的报告、论文,检视有没有上述毛病,并试着修改重整,希望不要再交出让老师「有看没有懂」的报告囉!

参考资料

吕叔湘〈怎样学习长句子〉,《吕叔湘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注:本篇所举例句,多数摘自作者《从字句到结构:学术论文写作指引》一书,这里不另附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