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防心梗从日常起居做起

 陶乐 2012-03-02
防心梗从日常起居做起 

-

    每年11月份是心肌梗死发病率最高的一个月。因为在这个月份,气温骤降,而心血管功能对温度的变化最为敏感,当气温骤降时,人体耗氧量剧增,心脏为维持正常的体温,需要改变心率和增加血压。心肌需氧指数也相应增高,心肌缺氧现象就要加重。因此,中老年患者在冬初日常生活中要做好心梗发作的预防。 

    心态平和 心梗病人应保持情绪稳定乐观,放松精神,愉快生活,对任何事情要能泰然处之,培养顺其自然的观念,避免因情绪激动诱发冠状动脉痉挛缺血导致猝死。 

    避免单独外出 心梗病人尽量不单独外出。如必须外出,要随身带药(如硝酸甘油),并在胸前挂一个写着亲属联系电话、本人所患疾病的自制急救卡片,如注明“本人患有心脏病,如遇到我昏倒,请将硝酸甘油放入本人舌下。谢谢!”以便突发疾病时他人救助。 

    合理运动 心梗病人运动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运动量过大,加重心脏负担。可采取体操、太极拳、气功等锻炼方法以增强体质。 

    监测“四血”指标 如果血压、血糖、血脂、血黏度不能保持较好水平,则心肌梗死复发几率非常大。所以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病人要重视原发病的治疗和定期门诊复查。

    注意气候变化 持续低温、大风、阴雨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之一。在气候突变时,特别要注意保暖,及时增添防寒用品。下肢更要多穿一些,防止寒从脚起,诱发心肌梗死。

    保持大便通畅 在大便时如果用力过猛,可诱发心肌梗死。因此大便不通畅的中老年人应及时服用麻仁丸或果导片等药物治疗。 

    绝对不搬抬过重物品 搬抬重物时必然弯腰屏气,这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与用力屏气大便类似,是老年冠心病人诱发心梗的常见原因。

    戒烟 吸烟不光是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也是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再梗死的危险因素。心肌梗死后恢复的患者,继续吸烟者再梗死发生率大约为不吸烟或吸烟已戒除者的2倍。被动吸烟与吸烟者有相同危险。 

    洗澡时要特别注意 不要在饱餐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水温最好与体温相当,水温太热可使皮肤血管明显扩张,大量血液流向体表,可造成心脑缺血。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洗澡间一般闷热且不通风,在这样环境中人的代谢水平较高,极易缺氧、疲劳,老年冠心病人更是如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